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动态     
<正>珠航局正式启动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日前,珠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珠航局")组织召开了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局内启动会暨局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项目实施有关工作,这标志着珠航局正式启动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会上,局长王建华指出,要充分认清该项  相似文献   

2.
目前,珠江水运交通主管部门正在加快推进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建设,助力珠江水运在"互联网+"发展形势下加快转型升级。珠江电子航道图系统是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做好电子航道图系统的开发建设,需要对现有电子航道图资源进行梳理分析,探讨资源整合的模式和相关的制作技术标准,优化建设方案,推进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正11月5日,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珠航局")在广州召开了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珠航局建设项目上线试运行启动会。启动仪式上,随着珠江航务管理局局长王建华用手指轻轻点击屏幕上的启动图标,屏幕旋即跳转进入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登录界面,这也标志着该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王建华表示,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珠航局建设项目上线试运行,是该系统建设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珠江航运信息化发展迈出的一大步,是"数字珠江""智慧珠航"建设的里程碑成果。珠江水运从此有了专属的、功能全面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4.
<正>4月14日,由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联合广东、广西交通运输厅共同建设的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该工程将有利于解决跨区域航运管理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整合共享各方协同管理的信息资源,实现航运信息服务一体化。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是服务珠江水系航运的信息化工程项目,由珠航局联合部海事局、广东、广西交通运输厅共同建设推动。其中,珠航局重点解决航运信息服务总体水平不高、部省间及水系各省区间信息资源不共享、水系航务海事协同等问题;广东、广西交通运输厅重点解决航运动态情况监测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10月30日,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珠江航务管理局)建设项目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该系统的建设打通了信息孤岛,初步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为政府机构、水运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航运信息服务,同时提高了跨区域航运管理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推进了珠江航运信息服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6日,已经进入冬季的广州依然让人感到特别的温暖,由珠江航务管理局主办的"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方案座谈会",将来自珠江流域四省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代表紧密地相聚在一起,共同深入研讨了如何加快推动珠江航运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问: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由三家单位共同建设,为什么一项工程需要三家单位共建,如何实现协调?答: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项目共建,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1.解决过去多部门管理、多部门建设,信息封闭的问题;2.解决过去多部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3.实现信息共建共享,强强联合,高效服务珠江水运的目标。为加强共建过程中的协调,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会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三方达成了"三方共建协议",并成立珠江航  相似文献   

8.
胡新 《珠江水运》2011,(20):7-7
日前,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在广州组织召开《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方案》(初稿)座谈会。该局副局长祁军辉主持会议,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和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的18名专家参加会议并发言。  相似文献   

9.
珠江内河航道感知平台采集航道水文、视频监控、桥梁净高、定位等信息,通过数据融合、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是珠江航道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视频监控整合平台、水文遥测遥报子系统、桥梁通航净高显示子系统等。本项目有效整合了航道相关信息资源,有助于提升航运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船舶证书"一次通办",是指申请人对同一船舶提出两个及以2019年10月30日,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在广州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特邀专家对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珠江航务管理局)建设项目进行竣工验收现场核查,通过现场查验工程建设成果,听取项目相关建设、设计、实施、监理和审计等单位的工作汇报,审阅档案资料,并经专家质询和讨论,验收核查委员会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11.
12月24日,珠江航务管理局在广州组织召开了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建设协调会。部综合规划司、水运局、科技司主管部门负责人到会指导,广东、广西两省(区)交通运输厅(港航管理局),广东、广西海事局以及方案编制单位部规划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的3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20日,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下称"珠航局")在南宁组织召开了《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内审会,会议一致同意《初设报告》通过内审。会议听取了工程设计单位关于工程初步设计情况的汇报,会议代表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代表一致认为,《初设报告》内容完整,架构合理、目标明确,符合国家和部有关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的深度和要求;《初设报告》在工可批复的内容基础上提出的建设内容和规模能  相似文献   

13.
2021年10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珠江航运"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首次纳入交通运输部规划体系,是指导"十四五"时期珠江航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加快推进珠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明确到2025年,初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珠江航运体系,航道功能、装备水平、服务品质、保障能力、管理效能显著提升,总体服务能力满足交通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力争新增及改善高等级航道里程超过800公里,实现南宁以下3000吨级船舶直达粤港澳大湾区。  相似文献   

14.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0,31(4):269-269
<正>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三峡—重庆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不久前通过鉴定,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据悉,项目研究人员通过对国外内河航运信息化的系统调研,结合国内内河航运发展实际,明确了中国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的总体定位、目标、内容及服务体系,重点研究制定了内河航运综  相似文献   

15.
赖定荣 《珠江水运》2001,(10):12-15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历史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革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学习"三个代表"思想,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按"三个代表"的要求,统揽珠江航运建设的全局,推动珠江航运事业的发展,促进珠江流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在21世纪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奉献.  相似文献   

16.
珠江动态     
<正>"珠江航运运价指数"广州试运行近日,广州航运散货物流发展论坛在珠岛宾馆举行。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旨在为航运市场提供风向标的"珠江航运运价指数",已由广州航运交易所编制完成,并处于试运行阶段。此外,广州港集团正积极打造华南散货物流平台,中海散货运输公司则正开展"散货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助力广州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据介绍,"珠江航运指数"包括珠江航运集装箱指数和珠江航运散货运价指数,前者包括内河内贸航线集装  相似文献   

17.
推进内河航运与经济互动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内河航运发展的必然要求. 珠江航运应在"9 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指出,内河航运对经济的发展作用要用长远发展的眼光审视,要推进经济与内河航运互动发展.张春贤部长今年两次视察西江航运干线时指出,必须从全局、政治的高度和经济规律的角度思考水系的航运发展问题,并多次表示要加快珠江航运发展,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运支持.  相似文献   

18.
1月9日下午,交通部翁孟勇副部长到珠江航务管理局检查指导工作.他在听取珠航局党组的工作汇报后,要求珠航局站在"三个服务"的高度,根据珠江及水运行业的分工特点,抓住珠江航运发展的主要问题,选准切入点,做好珠江水系航运发展的大文章,推进珠江航运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珠江航道事业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以下三个方面:坚定不移地站在保护、开发利用珠江航运价值的前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推进航道行业两个文明建设;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对航运"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需求摆在首位,为航运提供安全、经济、畅通的航道.  相似文献   

20.
珠江航运是我国华南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简称广州中货,COSFREGZ)作为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广州分部,结合自身的业务情况,在多种业务中,珠江驳船业务得到了大力发展,不断壮大,积极参与珠江航运的建设,促进珠江航运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