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瓦斯发动机燃气混合器长方形瓦斯阀口流量特性建模分析,发现长方形阀口瓦斯流量与其开度呈非线性关系。采用分段式设计思想设计了具有准线性流量特性的瓦斯阀口型线。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瓦斯阀口流量与其开度呈准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武钢热轧厂1700热连轧机组R4轧机主传动系统工作中振动强烈、设备事故频繁的实际问题,在轧机实际生产的条件下,对该轧机主传动系统的齿轮座极其基础的振动信号进行了监测,运用振动诊断法进行了故障诊断,预测了该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并分析了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针对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多工况运行、强耦合、结构时变等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MOPSO算法的变桨变矩优化控制方法.以液力变矩调速装置输出转速波动最小和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输出功率波动最小为控制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并对机组桨距角和导叶开度进行优化,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从非劣解中求取最佳解;以2 MW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为对象的仿真验证表明,提出的优化控制策略可实现风电机组的功率控制,可以平滑输出功率,降低功率波动.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11,(8):34-34
一种新型的Pendolino列车(摆式列车),已经由列车制造商Alstom正式移交给VirginTrains(维珍铁路公司,英国的铁路营运公司之一),该列车每小时可运行125英里。VirginTrains从机车车辆所有者AngelTrains(天使列车,是一家货物和客运车辆提供商,服务于英国和欧洲大陆市场)租赁,列车将在下周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5.
车载设备的振动水平不仅影响设备安全可靠运转,也影响周围环境的振动噪声.降低车辆的乘坐舒适度.为研究设备振动水平,本文建立了单自由度系统振动模型,分析了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振动能量特征.借鉴基于振动速度的振动烈度评价方法,推导了基于振动能量的等效振动速度的振动烈度公式,并采用基于振动速度和基于振动能量的两种方法,分别评价了某型内燃动车组(DMU)动力包的柴油机组振动烈度.结果表明:机组的振动烈度均随运转速度呈递增趋势,基于振动能量的振动烈度评价方法更能全面反映机组的振动水平和动态特性,为评估车载设备振动水平提供了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汽轮发电机的异常振动是发电厂最为常见故障。分析由于汽轮发电机转子不对称及热效应导致汽轮发电机产生振动的原因,并对发电机转子工作异常现象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某电厂大修后开机过程中异常振动故障进行分析,为发电机工频振动诊断提供分析判断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难以利用能量解耦法设计柔性双层隔振系统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表示柔性设备和中间质量弹性模态特点的多自由度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采用广义弹性力对柔性隔振系统进行解耦的方法,并推广到柔性结构中;以某内燃动车动力总成双层隔振系统为例,基于所提方法探讨了构架弹性模态下刚体振动与弹性振动的耦合情况;最后通过振动实验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机组一级隔振系统垂向频率从12 Hz降低到8 Hz后,系统所有模态频率均得到不同幅度的下降,前两阶刚体振动模态频率下降最明显,分别下降50.00%和49.98%;构架弹性模态频率比机组弹性模态频率更低,影响更大,构架弹性模态频率下降8.32%,机组弹性模态频率下降0.80%;在构架弹性振动模态振动中,构架弹性振动能量所占比例提高14.88%,刚体振动能量所占比例降低90.64%,降低一级隔振系统垂向频率能够提高振动解耦效果,减少振动传递.  相似文献   

8.
挖掘机的控制模式可分为电控模式、电液联合控制模式和液控模式。结合无尾转向小型全液压挖掘机的开发实践,分析了当今液压挖掘机的正流量控制、负流量控制和与负载无关的控制等3种控制模式,重点阐述了SKY65—7小型挖掘机液压控制模式原理、特点等。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列车隧道压力激扰下换气风道阀门开度对车内压力及CO2浓度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构建列车空调机组、换气风道阀门、管路系统及满载客室几何模型,计算了某型高速列车风道阀门在不同状态下的车内压力和CO2浓度。研究表明:当列车以350 km/h的速度通过隧道时,风道阀门开度小于80%的情况下车内压力峰峰值及1 s变化率最大值与开度近似呈2次函数关系,3 s变化率最大值与开度近似呈线性关系;风道阀门开度关小至60%时,车内压力1 s变化率降低41.81%,压力舒适度等级由良好提升至优秀,CO2浓度最大值上升15.38%,在允许范围内;风道阀门开度小于40%时,车内CO2浓度将急剧升高,在20%开度处达到临界水平。综合考虑阀门开度对车内压力及CO2浓度的影响可知,风道阀门开度在20%~60%为最佳。在隧道压力剧烈波动路段,将风道阀门彻底关断,车内压力1s变化率降低17.02%,压力舒适度等级由良好提升至优秀,CO2浓度最大值上升10.29%,但仍在允许范围...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对大跨度桥梁颤振后主梁的运动形式给出合理解释,选取大振幅下流线型箱梁断面的4种典型非线性气动力工况,基于非线性气动力和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应用四阶龙格-库塔算法,分析了大跨度桥梁主梁在大振幅条件下的气动稳定性. 结果表明:大跨度桥梁主梁在颤振后的不同振幅和折算风速条件下可出现不同的运动形式;若气动力仅做负功或负功显著大于正功,主梁振动将收敛;若气动力仅做正功或正功显著大于负功,主梁振动将发散;若气动力做的正负功相当,主梁振动将由于结构阻尼缓慢收敛;若气动力正功与相同周期内结构消耗的能量相等,主梁将发生等幅振动;若不考虑气动力的非线性项,桥梁振动可能发散.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阐明子系统参数对双层隔振系统隔振特性的影响, 建立了针对带子系统的双层隔振系统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推导了一、二级主系统与子系统振幅比的解析式; 分析了3种振幅比随子系统质量比、固有频率比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 给出了子系统充当双层隔振系统吸振器时最优参数的解析解和数值精确解; 以中国首批内燃动车动力包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散热器子系统的刚度、阻尼和质量对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隔振性能以及柴油发电机组和散热器本身振动烈度的影响规律; 得到了最优散热器隔振器刚度的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样机, 并进行了振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散热器隔振器刚度大于拐点处刚度1.5倍会严重恶化子系统的振动情况, 其阻尼损耗系数取0.24左右能有效抑制双层隔振系统力传递率和振动烈度比的峰值, 取较大的散热器质量能有效提高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 减小机组和散热器本身的振动烈度; 经过设计后, 停机工况下二级隔振器最大动反力减小50%, 常规工况下二级隔振器的实测最大动反力为296N, 优于同类水平, 常规工况下机组与散热器实测振动烈度最大值分别为15.45、4.97mm·s-1, 水平优秀。可见, 取较大的子系统质量和阻尼, 并将其视为双层隔振系统的吸振器进行优化设计, 可使双层隔振系统在柴油机启停机工况和常规工况下都具备较优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半刚性基层材料振动试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最大程度地模拟现场碾压工况和效果为原则,测试了室内外振动压实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干密度和级配,研究了振动仪的振动参数对半刚性基层材料压实的影响,提出半刚性基层材料振动试验方法。发现工作频率为30 Hz,激振力为7.6 kN,名义振幅为1.2 mm和工作质量为300 kg时振动效果最佳,振动100 s时的最大干密度与现场干密度相等;运用振动试验方法确定的最大干密度的准确度平均为100.0%,振动法成型试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准确度平均为112.6%,而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的准确度平均为96.9%,静压法成型试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准确度平均为42.9%。分析结果表明:振动试验方法能够更好地模拟基层实际碾压效果,成型的试件能真实地反映基层材料实际性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超声波水雾发生器,利用Atmel89C51设计了用于船用柴油机增压加湿装置的硬件构成和软件,完成了加湿装置的智能控制。系统有手动、自动两种控制方式,通过继电器,选择开启或关断振子个数和方位,控制加湿量的大小的同时满足优化的进气流场,从而很好地满足船用柴油机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汽轮发电机转子动偏心形成的不平衡磁拉力(UMP),以QFSN-220-2型汽轮发电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发电机动偏心程度、方向对不平衡磁拉力的影响,并在一定的偏心程度下分析了发电机有功、无功出力变化对UMP的影响.结果表明:UMP随着偏心程度增加而增大,UMP方向随着偏心方向改变而改变,在相同偏心程度下转子偏心方向对UMP的大小具有一定影响.发电机的功率调节对UMP的幅值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当发电机出现振动超标现象时可以通过临时调节无功改善机组振动状态.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困扰各大汽车企业的汽车发电机噪声情况,设计以滤除环境噪音为目标,最终滤出发电机噪声信号,制作发电机试验台,利用虚拟仪器LabVIEW软件进行噪声测试。本研究成果可为发电机降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某轮发电柴油机的高排温、低爆压故障为例,通过对6DSb-22型发电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导致此故障的可能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浮置板轨道的减振效果,阻碍浮置板垂向振动能量向轨下基底的传播,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子晶体局域共振机理的浮置板轨道隔振器. 运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声子晶体隔振器的局域共振带隙特性,并验证了带隙频率范围内声子晶体隔振器对振动的抑制作用;计算了声子晶体隔振器的垂向刚度,建立了三维声子晶体隔振器浮置板轨道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整体结构的力传递率与基础加速度响应,并与传统钢弹簧浮置板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声子晶体隔振器存在声子晶体局域共振带隙,对50~150 Hz频带内的振动有抑制作用;声子晶体隔振器与传统钢弹簧垂向静刚度相近,均为6.0 kN/mm;保留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低固有频率隔振性能,并且在50~120 Hz频带具有带隙抑制特性,在51 Hz附近力传递率可减小10 dB左右;基础加速度响应在51~150 Hz频带内明显小于普通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其中51~60 Hz频带内基础加速度相比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减小30%左右. 因此声子晶体隔振器有助于提高浮置板轨道的减振性能.   相似文献   

18.
车辆轮对的粘滑振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两接触物体的粘滑振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给出了粘滑振动发生的条件。分析了驱动速度的粘滑振幅的影响,应用数值方法对三种不同摩擦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粘滑振幅与驱动速度的似成线性关系,最后从蠕滑力出发对办对可能产生的扭转粘滑振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左右轮轨摩擦不均及曲线通过内轨先产生的粘滑震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