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惨淡经营到迅猛发展,从举步维艰到进入国际市场……或曲折,或进步,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一直以来关系着中国汽车强国梦的实现。就在经历过一番迅猛增长之后,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份额连续12个月下滑的事实宛如入冬前的寒流引起业界的急切关注。基于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出现的严峻形式,9月25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召集各大自主品牌企业人士以及主流媒体存北京首次举行了“中国品牌汽车宣传工作高层研讨会”。十三家汽车企业代表、行业主流媒体代表、汽车行业资深专家针对中国品牌目前市场表现、原因探讨了中国自主品牌在产品发展和产品宣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May 《汽车杂志》2007,(7):65-65
在微车领域,自主品牌是绝对的主流势力,这几年,长安、哈飞、昌河等在保持微车领域优势的同时,纷纷进军轿车领域,如果奇瑞、吉利算是轿车领域自主品牌的第一势力,那么以江准、长安、哈飞等为代表的商用车、微车企业便可以称为自主品牌的第二势力了。日前,本刊记者与哈飞汽车工业集团的康平副总经理进行了由自主品牌开始谈起的一次对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当前主流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架构和国外同行软件架构标准规范以及商业解决方案,结合自主品牌汽车电子系统的应用实践,定义兼容相关国际标准且满足自主品牌汽车电子功能需求的软件架构,并开发出基于该软件架构的嵌入式软件产品,应用于自主品牌整车电子电器系统,以提升自主品牌整车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即将过去的2007年,对于国内自主品牌车企而言,并不如2006年那样顺风顺水。小排量车市场持续萎靡、新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提升以及主流自主品牌企业同时步入战略转型期,在一系列利空因素的作用下,自主品牌无论是新车销量还是市场份额,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展望2008年,自主品牌的发展趋势又该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自2011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总体上呈现减速增长态势,伴随着汽车消费的日益升级,乘用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主流合资乘用车企业凭借产品优势,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利润总额;另外一方面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固守低端市场,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企业经营面临较大挑战。为帮助我国自主品牌竞争力的改善和提升,本文对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和合资品牌乘用车企业进行竞争力对标分析,并针对自主品牌竞争现状提出了我国自主品牌竞争力改善和提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刊伊始,《汽车杂志》就始终以关心中国汽车业发展为己任,自主品牌的发展,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所关注的焦点。每年的这个时间,我们几乎都要制作一期以自主品牌为题材的中国拼盘。2014年仲夏,我们找来现时自主品牌在售的主流SUV车型,以四人评审团的方式专业客观中立地轮流试驾,借助这11台SUV,我们将告诉大家关于自主品牌的最新造车水平。这是《汽车杂志》的责任,也是一份大刊所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市场上,紧凑型轿车是主流的家用轿车,销量最大,竞争也最激烈。之前,这块市场是合资车型的天下,卡罗拉、速腾、标致307、思域等车型都是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产品。自主品牌阵营中,还没有一款车能够拿出来和这些合资品牌的车型正面竞争。然而随着荣威550的上市,这种格局终于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8.
正8月9日,拉美9国主流媒体11名记者,应邀探访上海凤凰自行车公司,了解凤凰作为"中华老字号"品牌的历史沿革与创新实践。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互动,共同探讨双边合作的发展前景。凤凰作为民族品牌,在90%以上的出口贸易中输出的是"凤凰"品牌,被商务部列为重点扶持的自主出口品牌。近几年,凤凰的自主品牌外贸产品从  相似文献   

9.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6,(11):27-37
目前,我国共有商用车、乘用车品牌387个,其中自主品牌占69%,国外品牌占31%。从各产品类别来看,在97个载货车品牌中,90%是自主品牌,在158个客车品牌中,76%是自主品牌,也就是说,在商用车领域自主品牌汽车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乘用车领域,国外品牌的优势地位十分突出,以轿车为例:在目前国内在产的90个轿车品牌中,自主品牌只有30个,只占有1/3的份额。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运动》2010,(3):18-18
<正>江铃皮卡在2006年有一次自主品牌最不成功的达喀尔尝试,仅仅跑了两个象征性的赛段就退赛了,连非洲大陆都没有到达。这次失败极大地打击了自主品牌参赛达喀尔的热情。4年后,奇瑞和长城再次不约而同地站在达喀尔的起跑线上,掀起了自主品牌冲击世界越野主流运动的大潮。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以奇瑞、吉利等为代表的传统自主品牌与以广汽本田、东风日产等为代表的合资品牌虽然在产品线上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冲突,但在品牌形式上始终是泾渭分明。随着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介于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另一种品牌形式诞生了,合资品牌与传统的自主品牌在品牌形式上有了交集。  相似文献   

12.
从近半年来看,自主品牌推出的新车确实有向高端发展的迹象,一汽、上汽、江淮、广汽,不论是大集团主流企业.不论老品牌振兴还是新品牌崛起,在新一轮的自主创新浪潮中,都选择走高端路线。似乎都在向世人传达这样一个信号:中国汽车工业最新一轮自主创新浪潮.正从高端领域掀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5,(36):24-29
2005年,国内小排量微型轿车行业异军突起,取得了骄人的市场业绩。其中,主流微型轿车品牌的杰出市场表现功不可没。前11个月,天津一汽夏利一举夺得国内单一品牌轿车销售量的冠军,奇瑞QQ获得国内两厢轿车销售量第一的殊荣,吉利系列微型轿车代表中国自主轿车品牌第一次亮相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车展,在国际五大汽车展览会上扬威。  相似文献   

14.
自2011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总体上呈现减速增长态势,伴随着汽车消费的日益升级,乘用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主流合资乘用车企业凭借产品优势,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利润总额;另外一方面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固守低端市场,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企业经营面临较大挑战。因此,非常有必要系统地进行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竞争力对标,从而指导我国自主品牌竞争力的改善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实质上包含了四层含义:(1)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竞争力分析是相对于合资品牌企业的竞争力;(2)体现为产品或服务优势;(3)体现为企业持续拥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需要一个基于国家利益之上的清醒品牌战略,需要一种坚守发展底线的品牌执着之外,还需要更新培育品牌的理念,丰富培育品牌的手段。据悉,上汽正通过四条道路同时推进自主品牌建设一是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自主开发.二是收购国际经营团队,包括技术开发力量:三是深化战略合作合资生产中国品牌:四是合资企业内部的本土化开发(合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四头并进,争取在2007年实现生产自主品牌汽车5万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过去数年,近20家大大小小的中国汽车企业在本土市场推出了自主品牌的汽车.占据目前接近27%的市场份额。甚至在某些细分市场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一时间。很少有业内人士会怀疑未来将会有中国汽车企业继日本和韩国之后。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但是,如果具体到哪家中国企业、会在何时能够完成“蜕变”。答案通常是:不知道。原因是。一方面目前多数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利用低价、排壹相对较小的车型进军市场。而主流中高档轿车鲜有公认的成功者;另一方面。由于从自主品牌厂商发展模式中展现出来的诸如研发能力不足、品牌认可度低等问题。使得洞察未来变得异常艰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11.22万辆,同比下降2.56%。自主品牌车企去年均未完成销量目标。尚缺乏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如何在2012年自我纾困成为待解之题。2012,公众对自主品牌汽车不得不说的话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郑云 《时代汽车》2012,(10):52-53
自主品牌今年对外出口成绩喜人,但是成绩背后还存在着隐患。今年上半年的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处于绝地求生的境况,与合资自主完全呈现两极分化发展趋势。与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严峻形势不同,今年自主品牌对外出口的成绩还颇为亮眼,但不断有召回的消息传来,却又给自主品牌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9.
杨再舜 《汽车情报》2006,(12):29-34
MPV(多用途车)是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于一身的车型,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MPV从美国开始风靡全球。我国于2000年引进MPV,经过近6年的发展,目前已有十几个品牌,近百个品种,但仍未具有真正的自主研发能力,大部分都是通过合资引进国外的研发产品或引入国外的生产线。因此,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主流品牌基本上都有美、日、韩、德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晓辉 《时代汽车》2008,(12):76-77
一味沉浸在“拿来主义”式的自主品牌建设中,等待自主品牌的,只能是落后和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