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敏 《珠江水运》2001,(9):38-40
本文简单介绍了对循环水槽船模试验进行微机控制以及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的目的、研究调试过程以及基本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2.
方新洲 《航海》2004,(6):44-44
日本港湾机场技术研究所斥资5亿日元,在横须贺建成了一座假想海上油轮溢油的“油污回收再现水槽实验”装置。其水槽长20米,宽6米,水深2.5米。可将水槽内的水温调到5℃-30℃,与实际海面相似的状态,使海水在水槽内掀起50厘米高的波浪。公开实验是在水槽倒人粘性油污,先用油污回收机把油污和海水同时吸人,然后再用分离装置分离油污。  相似文献   

3.
作为海军大型空泡水槽设计工作的一部分,作者对水噪声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便建成后的水槽能够满足不同工作条件下试验背景噪声的指标要求。为了设计LCC的噪声控制方法,必须对未经声学处理的LCC的背景噪声的声源和量级进行估算。这一工作借助于噪声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壳体单元和实体单元混合分析的网格叠加方法。在船体壳体的结构设计过程中,总体模型通常采用壳体单元。然而,在对应力集中区或裂纹附近的区域进行分析时,就有必要采用实体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对模型的分析工作常采用局部网格细分的方法进行,并通过设定边界条件,将总体模型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供给局部模型分析时使用。从解的精确度和建模的灵活性等方面来看.网格叠加法比局部网格细分法要好得多。为了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列出了带裂纹表面或带有凸台的板模型的分析示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广东省五大重点实验基地之一的广东省航运科研所的三面收缩水槽驻波的形成,抑波板的形状对消波的效果,并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四面收缩水槽进行比较。探讨了抑波板形状、收缩段形状对水槽消波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使役二十年的南海希望号储油轮,进行了总体结构、局部结构计算分析、模拟试验及实测。完成甲板与左舷第5号压载水舱(5P舱)裂纹处的应变应力实测后又发现左舷第2号压载舱(2P舱)也存在裂纹及裂纹损伤,在进行2P舱应变应力实测的同时还对5P舱裂纹损伤处相对应的前一肋段进行了实测。这些数据对探明损伤原因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湿空气透平循环(HAT循环)中饱和器性能实验台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晓红  翁史烈 《船舶工程》1998,(2):21-23,27
本实验模拟了实际HAT循环中饱和器的热力过程,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影响饱和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从而探讨了HAT循环的商业化途径,本文介绍了实验装置流程,饱和器结构,喷雾嘴布置及水加热设备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笔者试图通过多年大副工作的经验,从实践和理论上就编制一张成功的积载图应对货舱设备的条件及存在的各种缺陷作清晰地了解,防止船舶局部和总体强度的破坏,并对船舶常数的测定等若干问题进行了细致地分析探讨,从而使积载得以合理、顺利地实施。  相似文献   

9.
在循环水槽中进行船模试验时的边壁效应,包括阻塞、浅水和侧壁波浪反射等,会影响测试结果。论文通过非定常RANS数值方法针对排水型高速单体船开展循环水槽边壁效应研究,归纳边壁效应修正公式。通过数值不确定度分析验证了网格的合理性。通过数值模拟的循环水槽与开阔水域中船模阻力的比较,拟合速度增量,得到水深弗劳德数Frh <1时的修正公式。该修正公式反映了阻塞效应、浅水效应以及高速船阻力的特征,循环水槽修正后的阻力曲线与开阔水域的阻力曲线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刘涛  沈丰 《中国造船》1996,(2):71-78
救生钟初步设计阶段的强度与稳定与稳定性较核是根据潜艇规范或某些近似理论进行的。为研究整个钟体在各种载荷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和总体抗失稳能力,采用有限元分析结构分析软件MSC/NASTRAN进行整体计算,对救生钟整个耐压壳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计及壳体局部开孔和曲率突变影响的有限元分析。分析中考虑了初挠度和弹塑性对耐压壳体失稳压力的影响,得到了后屈曲阶段的载荷-挠度曲线。从救生钟各种工况下的整体变形  相似文献   

11.
胡希红 《江苏船舶》2008,25(2):18-21
以3 000t油驳改造成码头浮吊为例,介绍了改造设计的依据、主要内容,并介绍了改造后该码头浮吊的使用功能和总体布置、船舶的性能、局部结构的加强形式,舾装设备的配备、轮机和电气部分的主要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论文建立了一种极区船舶结构冰激疲劳评估方法。基于极地科学考察船在北极现场的测量数据,分析得到海冰的统计特性;由冰厚和航速的联合概率分布,得到极区环境航行的典型工况。采用离散元方法建立船-冰作用模型,获取不同工况下船首局部区域的冰载荷分布。将局部冰载荷施加在船首有限元模型的对应区域,采用插值方法计算热点区域应力幅值和循环次数。根据累积疲劳损伤理论,将各工况的疲劳损伤叠加,得到总损伤。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将船舶结构冰激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英国劳氏船级社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很好地应用于极区船舶结构冰激疲劳设计。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元法对近海某小型船进行总体振动和上层建筑局部振动模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该型船在正常使用时不能满足总体振动的频率储备要求,是其发生严重振动的主要原因,对罗经甲板的局部振动提出了改进要求。  相似文献   

14.
循环水槽试验段流场的不均匀度和紊流度是衡量循环水槽流场品质的重要指标。为研究超高速闭式循环水槽试验段的流场品质,在8种来流速度下,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aser Doppler Velocimeter, LDV),通过建立流场测量点阵列对循环水槽试验段的3处流场截面进行轴向流速测量,并对其不均匀度和紊流度进行计算。试验结果表明:在8种来流速度下,试验段流场截面流速的不均匀度均小于1%;在8 m/s的试验段来流速度下,截面流场的紊流度均小于0.5%。试验测量结果满足循环水槽流场品质对不均匀度和紊流度的技术指标要求,可为超高速闭式循环水槽的试验研究和优化设计提供初步的测试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40 000 dwt灵便型散货船设计建造过程中,为了控制船体出现的有害振动,对船体总体振动、上层建筑总体振动及船体艉部局部结构进行了振动预报分析.对船体总体振动和上层建筑总体振动进行分析,避免与主机和螺旋桨激励发生共振;对于船舶艉部结构,重点关注上层建筑各层甲板工作和生活等重要区域的振动情况,采用结构有限元法分析各层甲板的振动特性,设计时通过调整局部结构刚度并保证一定频率储备来避免共振,为船体结构减振设计提供依据.本文给出了设计阶段船舶总体、上层建筑总体及局部结构振动计算分析方法和过程,可对船舶设计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甲板大开口已成为现代货运船舶结构的典型特征,但是甲板大开口的存在不仅削弱了船体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也使其性能与响应更加复杂。基于模型试验与非线性有限元法探究了设计的甲板大开口箱型梁在中垂循环极限弯矩作用下的结构承载能力与破坏模式,分析初始缺陷和材料硬化效应对结构极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循环载荷作用下,模型的塑性变形随着循环次数增加而逐步累积,屈曲破坏将从甲板板扩展到舷侧板;模型即使发生屈曲破坏,仍保留了大部分承载能力;材料硬化效应在循环极限加载中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大开口船舶结构的安全性评估和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大中型船舶纵向下水时,往往会因支墩反力过大而需要检验船底局部强度和进行局部结构的加强.文章通过若干实船下水的墩反力计算及加强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提出了合理布墩和加强设置的若干原则,并以某汽车运输船为例,进行了船底局部结构三维有限元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结构加强原则和措施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内河船舶的主尺度或结构构件的选取由于某些原因超过规范要求值时,需对其进行直接计算,有限元分析是校核在此情况下局部强度的最常见的方法。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就某趸船的局部强度有限元计算为例,浅析了此类船舶的局部强度有限元分析方法,以供同类船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极地航行船舶与平整冰碰撞挤压的典型场景,采用内聚力接触法模拟平整冰与舷侧碰撞发生挤压破坏的过程,构造粗糙化单元表面模拟冰与结构物表面的非同时接触,选取均匀化冰体单元描述冰的微裂纹扩展和挤碎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碰撞场景下舷侧局部载荷的分布规律,并对舷侧结构变形和吸能结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局部载荷的大小与碰撞速度的关联性不强;在平整冰与舷侧碰撞过程中,纵骨对结构抵抗外载荷并保持稳定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简单循环燃气轮机性能较低,且其性能又易受大气温度变化影响的先天不足,提出了一种由单级吸收制冷机和回热燃气轮机组合而成的新型复合动力循环--余热制冷进气的回热燃气轮机循环,并就该循环的一般特性问题建立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该动力循环达到相当高的比功和热效率,有效地改善燃气轮机装置性能对外界大气温度的敏感性,该动力装置技术成熟、性能优异、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