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湖型"散货船船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行于北美洲五大湖区及圣劳伦斯运河的散货船,因航区条件限制(船闸),船舶主尺度、船型参数较特殊。35000 DWT“大湖型”散货船,长宽比L/B=8.1,宽度吃水比B/T=2.215,方形系数Cb=0.888,为高长宽比,特大方形系数船舶。“大湖型”船在快速性、适航性、操纵性等方面与常规船有较大差异,船型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介绍35000 DWT“大湖型”散货船线型优化、船舶节能、船舶操纵性试验研究以及实船试航结果,供船舶设计及建造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芳  王刚 《船舶》1999,(6):42-45
本文首先介绍了FASTLINE船舶线型设计和光顺系统。然后以特殊船型双隧道的“新黄测1号水文测量船”为例,重点对如何应用FASTLINE系统对特殊船型的船舶线型进行光顺设计作了介绍。最后文中比较了FASFLINE系统与其它系统的计算结果,并列出了系统光顺后的线型图。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获得低阻优化船型的方法,并以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及其分离判别方法的有效性。采用Wigley船型作为母型船,基于Michell的兴波阻力理论,并考虑粘性阻力,将非线性优化技术的SUMT方法应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船首形状的优化,另一种是整个船型的优化。用新建立的简单分离判别方法检验了分离事件。对分离的发生用模型试验完成了理论与试验结果之间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钟秋 《海运情报》2005,(1):22-25
将能通过特定港口、海峡和运河等的最大船型称作“MAX”的,“巴拿马型”是第一个。此后,名种“MAX”船型陆续面世。这可以说是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造船厂的船型开发史。在散货船领域,今年“MAX”的新船型相继上市,造船厂的战略目标是最合适化和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处于冲突包围之中的少铁受到各种各样晨的反舰巡航导弹的攻击。美国海军已装备或者正在研制的舰艇综合自防系统将确保美国战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航行在危险的海域。本文介绍了海军用于沿海防御的新型舰艇自防系统,包括快速反舰综合防御系统(RAIDS)、舰艇自防系统(SSDS)、“AKCITA”作战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6.
索健 《天津航海》2000,(4):19-22
本文介绍了德国“900TEU”船舶的概况及特别要求,分析了该船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设计船舶的具体要求确定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构造描述船舶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运用有约束条件非线性规划问题的罚函数算法、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分层序列算法,结合MATLAB“Optimization Toolbox”进行优化计算。计算结果和实际营运效果表明,优化船型船舶与本航区同类非优化船型船舶相比,营运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20000m3耙吸挖泥船“通途”的研发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国内第一艘20000m3耙吸挖泥船 “通途”号的自主研发设计,介绍了船型优化、线型优化、动力系统设计、深水疏浚性能的实现、集成监控系统、优化布置与节能环保等关键研发内容,并通过与国内外同类船型主要技术参数的比较和分析,对国内耙吸挖泥船的发展趋势以及和国外的差距阐明了见解。  相似文献   

9.
基于iSIGHT的船型耐波性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铭  毛筱菲 《船海工程》2011,40(3):62-65
将船型变换程序接入到iSIGHT系统中,进行系列船型的变换,生成船型库;应用三维时域面元法(Wasim软件)对船型库中的系列船型进行耐波性的计算,将计算结果绘制成图谱,对耐波性与主要船型参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并编写插值程序。将船型变换程序与插值程序相连,再接入到整个优化系统中,寻找到耐波性能更优良的船型。以某远洋渔船船型为例,验证了基于iSIGHT的耐波性优化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在35000DWT浅吃水肥大型运煤船的线型优化中开发出的“非对称双尾鳍船型”的几何特征,伴流场特征及其同时有利于船舶快速性,操纵性及船体振动性能的机理。文中还介绍了该船型在多艘双桨船上的推广应用情况。实船试验结果表明,该船型与同类的优秀船型相比,在相同排水量和航速下,节能效果均在8%以上,同时,船舶的操纵性和船体振动性能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挪威皇家海军军械局(NAVMATCOMNOR)继选择表面效应船(SES)作为新型“Oksφy”级猎雷艇的船型后,又在它的高速艇(FPB)计划中选用了表面效应船,该计划包括八条新级导弹艇,将从1997年开始取代“Storm”级巡逻舰。  相似文献   

12.
在SSPA拖曳水澉中进行了一被叫做“Dyne”的油船模型的试验研究。这个模型的型线与1990年在瑞典哥德堡被用在有关粘性流的SSPA-CTH-IIHR的学术会议上的“神秘情况”相同,其艏部型线与HSVA船的艏部型线一样,但它的艉部型线已被修改以便其艉部剖面更接近U型。  相似文献   

13.
ECDIS标准认证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尧 Komro.  E 《世界海运》1999,22(2):20-21
英国船商有限公司生产的Navi-Sailor-2400ECDIS系统在1998年4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IMO A.817(19)性能标准认证的ECDIS。认证过程中采用了英国海道测量局(UKOH)制作的测试软件“S57测试集”。UKHO的S57测试集成检测ECDIS的标准时发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应当引起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足够的重视。鉴于上述情况,船商公司已研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快速性能角度建立优化的目标函数,并考虑了以耐波性摇角的衡准值和操纵性的回转性衡准值为约束条件;借助SUMT优化方法,给出大型运输船的主要尺度,船型系数和螺旋桨的几何要素的优化计算方法,并给出2800TEU船的优化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一个用于船舶水动力评估和船型设计的综合系统SHAFD,它是BSHC在最近三到四年中开发出来并试图作为船舶初步设计整体系统的一部分,以便增加船舶技术参数和船型优化的可能性。该系统是根据设计过程的螺旋特征基理而形成的,它为满足设计的问题中最一般的技术经济要求和准则打下了基础。该方法有效地引入水动力特征或参数来辅助复杂的船舶优化过程。在这个阶段中本系统要从节能和安全航行的角度来考虑许多与船型改进、快速性、耐波性和操纵性有关的问题。该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其优势在于它不仅对常规船型而且对非常规船型的推进都能适用。在该系统实现之前,BSHC已开发了船体几何技术与显示的软件以及改进船舶快速性、耐波性和操纵性的子系统和方法。该系统本身不仅对船舶水地劝和领域的的研究者而对于设计者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为此文中也给出了一些图例。本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不断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35000吨级浅吃水肥大型散货船优化改型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5000吨级浅吃水肥大型散货船是我国“七五”期间为解决能源运输而研制的新一代船型。为了在批量建造中逐步优化船舶质量和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在“八五”期间进行了优化研究设计并建造了Ⅱ型船,本文介绍了优化研究设计所进行的一些工作,如拓展船用途提高经济效益,结构设计的优化、主机选型分析等,并具体介绍了该船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阻力是船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阻力最小是构建船型的首先目标,当前最小阻力船型优化方法存在阻力大等缺陷,为了得到最小阻力的船型,设计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最小阻力船型优化方法。首先对当前最小阻力船型优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建立了最小阻力船型优化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最小阻力船型优化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找到最小阻力船型优化方案,最后通过与其它方法进行最小阻力船型优化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相对其它最小阻力船型优化方法,粒子群算法可以更快找到最小阻力船型优化方案,最优船型的阻力大幅度下降,可以应用于实际的最优船型设计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水下无人运载器(AUV)绕平面圆周航行速度、位置控制为例,推广到任何轨迹的控制问题。利用神经网络学习AUV运动的内在规律,预测未来一步的运行情况,并用改良的PID方式前馈与后馈相结合的控制其执行机构。系统学习、预测及PID各增益量利用GESA全局优化方法求得。本方法具有自适应性、强非线性及前馈控制等特点,优于其它一般的控制器。  相似文献   

19.
“海洋石油720”地球物理勘探船是一艘现代化12缆三维物探船,能够利用声学探测技术原理,借助船载人工震源和信号接收电缆,高效、精确、大面积和高质量地采集海底以下的地质数据。该船型总体设计技术特点包括对物探设备系统的布置、船型优化、重量重心控制、降低水下噪声、拖曳、联动定位和涉及满足最新规范、公约等船舶安全、环保、舒适性问题。目前我国已具备了对该类船型的研发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20.
《水运文献信息》2006,(12):28-28
从上海市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获悉,经过两年多努力,该所担纲的上海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洋山深水港江海联运集装箱船型开发”结出硕果:渝申300TEU江型集装箱船型、汉洋300TEU江海型集装箱船型、中转联运型400TEU集装箱船型“三胞胎”问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