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顶山太澳高速公路过风崖2#隧洞是双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拱顶出现巨大孤石脱落事故。详细介绍了穿越隧道坍方区的施工方案,包括隧道坍方情况描述、隧道塌方处理和穿越隧道坍方区施工步骤与技术措施。实践表明,施工方案合理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以青云山隧道为工程实例,介绍了坍方隧道采取上导洞先行、台阶分割的方式掘进通过坍方地段的施工方法。本文详细阐述了上导先行、台阶分割法掘进的方案方法、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3.
工程概况渝怀铁路濯水1#隧道全长872M。由于地质复杂和施工方法不当,出口开挖至D1K329+664时,在掌子面至衬砌之间的临时支护多处渗水,钢格栅被压弯变形,来不及采取加固措施,发生坍方,并在衬砌端头(D1K329+673)封堵隧道。分析掌子面围岩稳定,未坍方,估计坍方里程为D1K329+664--D1K329+673,长10M,坍方高度估计为20M。设计为整体式衬砌,要求先墙后拱。  相似文献   

4.
综合大跨度隧道特点和工程地质条件,对现场隧道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开挖不同阶段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情况,探讨了大跨度隧道施工过程控制的关键环节。结果表明:分层法在该级围岩条件下的是合理的,而开挖支护方法的选择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5.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山岭隧道施工中经常发生较大的坍方,危害极大.本文介绍范家岭隧道发生大坍方的情况,分析坍方产生的原因,制定坍方治理的原则和方案、实施过程,并对治理效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山岭隧道施工中经常发生较大的坍方,危害极大.本文介绍范家岭隧道发生大坍方的情况,分析坍方产生的原因,制定坍方治理的原则和方案、实施过程,并对治理效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对一双连拱隧道洞顶坍方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有限元手段分析了此种坍方产生的坍方荷载等不利因素对隧道已施工的二次衬砌结构可能的各种不利影响,据此对连拱隧道的施工、设计等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南风坳隧道特殊地质坍方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特殊地质容易产生坍方,会给施工带来巨大困难和经济损失。从分析南风坳隧道特殊地质坍方的原因着手,探讨了如何避免类似的坍方发生。  相似文献   

9.
某高速公路隧道穿越富含水的破碎带时发生坍塌,施工中采用小导管辅以双液注浆止水加固,采取预留核心土环形分部开挖的处理方案,对坍方具体方案进行论述,并对施工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以小南寨隧道施工坍方前的预防及坍方后的治理为例,介绍了隧道施工滑坍的预防及治理方法,着重阐述了洞外使用减载、锚杆锚固等抑制措施,洞内使用钢拱架、锚杆、挂网喷混凝土、注浆等加强措施,成功地治理了隧道的滑坍。  相似文献   

11.
双连拱隧道洞顶坍方对二次衬砌稳定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对一双连拱隧道洞顶坍方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有限元手段分析了此种坍方产生的坍方荷载等不利因素对隧道已施工的二次衬砌结构可能的各种不利影响,据此对连拱隧道的施工、设计等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内昆线某隧道“4.20”大坍方应用大管棚的成功处理方法,来阐明大管棚处理隧道长、大坍方中的有关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高速公路的隧道施工中,不同等级的岩体其开挖、支护、辅助施工的方式也不同。分析隧道开挖施工的质量控制,论述围岩开挖和初支的原则,以及在不同围岩等级、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法及要点,可为同类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将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坍方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致的分析工程及地质概况、施工工艺、坍方基本情况以及坍方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综合处理办法管棚法融合坍腔注浆,通过一系列的施工处理,该路段坍方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可以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推广,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岩溶、溶洞的坍方情况,分析了产生坍方的各种原因,并对可能出现不同情况的坍方采取相应的防坍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层状围岩浅埋隧道在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而围岩稳定性对于浅埋隧道的施工尤为重要。以某隧道为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开挖方法对浅埋隧道层状围岩力学特征的影响,从而合理地选择开挖方法指导层状围岩浅埋隧道的施工。  相似文献   

17.
某铁路隧道在下穿冲沟边坡时出现冒顶。针对该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采用FLAC3D程序模拟隧道施工力学行为,考虑暴雨积水对围岩的影响,从围岩塑性区分布、位移以及锚杆和超前大管棚内力分布情况分析隧道变形和冒顶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隧道超浅埋、持续降水积水、围岩力学性质差及施工支护不当导致坍方。结合工程实际提出洞内加固、冲沟边坡加固及开挖控制的综合处治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为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岭隧道开挖过程中经常遇到断层破碎带,造成开挖、支护施工难度增大,并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是隧道施工的薄弱环节.不同的工法对于围岩扰动程度是不一样的,围岩条件的弱化应该及时采取开挖支护措施的调整,只有合适的工法才能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结合浙江宁波史家山2号隧道,根据其地质特征,运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施工工法穿越断层破碎带的情况,得出了断层破碎带对于施工过程影响并对于合理施工方案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未采用新奥法原理指导施工、监控量测工作不到住、采取的施工方法不当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等原因,造成了观音山隧道塌方。根据处理观音山隧道坍方的工程实践,论述了公路软弱围岩段隧道施工应尽早封闭成环、重视监控量测工作、加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对同类围岩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半明半暗连拱隧道两种施工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半明半暗连拱隧道在不同施工方法下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的力学问题,运用有限差分方法对半明半暗隧道施工方法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建立了不同施工方法下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进而对这2种施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无论先开挖明洞还是先开挖暗洞,2种施工方案没有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