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可变情报板是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重要发布设备.主要用于发布高速公路的交通资讯、气象信息、路面情况、运营指令等综合信息,从而有效地对交通流进行诱导,确保道路的畅通.介绍了丹锡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的设计原理、功能以及故障处理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可变情报板设立位置关系到高速公路信息发布系统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结合认知心理学、交通心理学、交通工程、道路工程理论提出的高速公路雾区可变情报板设立位置算法、最小明视距离算法以及可变情报板设立位置推荐标准,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不同速度下最小明视距离对不同能见度下的车辆进行速度管制。  相似文献   

3.
彭文 《江苏交通科技》2010,(3):24-25,40
门架式可变情报板(LED)主要用于发布高速公路的交通资讯、气象资料、路面情况、运营指令等综合信息,能根据交通、天气及上级部门的指令及时显示各种通告和相关信息,从而有效地对交通流进行诱导,确保道路的畅通。为了降低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的频率,方便社会公众的出行,改善高速公路运行条件,必须充分发挥高速公路信息发布系统的作用,为高速公路安全、高速和畅通的运行提供保障。文章通过可变情报板在襄荆高速公路的应用,对可变情报板的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可供同类项目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大城市的交通拥挤都很严重,车流诱导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交通状况,因此,许多城市正在大量安装可变情报板,用它来发布动态的车流诱导信息。如何更有效安全地利用可变情报板发布诱导信息,本文从可变情报板显示内容的刷新频率、重要信息的闪烁频率、图形文字的视认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定量的研究,并给出了若干比较有效的实施建议,如显式内容的相对固定化、城市路网的概要化、道路区域的色快化,以及显式内容颜色的通用化。  相似文献   

5.
以某高速铁路桩板结构路基工程为背景,研究了桩板结构路基单联跨数对承载板体伸缩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桩板结构的结构布置原则;并根据桩板结构路基具体结构特征,推导了计算结构整体升降温引起的承载板体伸缩温度应力计算公式,该解析式与空间有限元法计算结果较好吻合,可方便地计算承载板的伸缩温度应力。  相似文献   

6.
以现场总线为基础,应用ARM微处理器、CPLD技术,MBI5039等控制技术研制出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交通工程的图文可变信息情报板。本系统实现了显示屏的图文信息显示功能以及相关检测功能。LED采用恒流驱动,应用PWM技术,自动调节显示亮度,达到节能,满足高速公路、城市道路、隧道等领域可变信息情报板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复合材料一阶剪切理论---Mindlin理论的板理论和Rayleigh表面积分方程,对嵌在无限障板上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声传递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复合材料的结构传声损失优化设计模型。最后,基于传声损失理论,应用遗传算法进行对称型复合材料板结构的铺层几何优化分析。算例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小跨度桥梁中,一般采用预应力板梁结构,梁板结构桥梁轻巧、经济,设计得当的梁板结构桥梁不仅使用性能好,而且耐久性也很好.就从先张法预应力梁板结构桥梁的设计等各方面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形式新型情报板的有效性,基于模拟驾驶平台设计了一条包含7种形式的新型可变情报板的高速公路模型,招募30名受试者,在不同的拥堵缓行和施工区域进行驾驶模拟实验。通过驾驶模拟软件对驾驶人的驾驶行为数据进行了采集,并对驾驶人对各情报板的主观偏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拥堵缓行提示情报板,短板在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驾驶人主观评价指标上优于长板,图片形式在横向偏移量、驾驶人主观评价指标上优于文字形式;对于施工区域提示情报板,在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指标上,短板-文字的形式效果最好,在横向偏移量、驾驶人主观评价指标上,长板-文字的形式效果最好。可得出结论:在拥堵缓行提示情报板中,相比于长板形式和文字形式的情报板,短板形式和图片形式的情报板有效性更高;在施工区域提示情报板中,短板-文字、长板-文字形式的情报板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桩板结构路基是应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一种新的路基结构形式,它由上部钢筋混凝土承载板、钢筋混凝土桩基与路基本体与组成,利用板和桩-土之间的共同作用来满足无砟轨道的强度与沉降变形要求,是介于桥梁与路基之间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桩土相互作用非常明显。以往工程上都是利用m法处理桩土相互作用,但是对于桩板结构,实测数据表明m法已不再适用。提出了计算桩板结构动力特性一种合理模拟方法,并通过著名有限元软件ANSYS10.0进行分析。与某高速铁路桩板结构动力特性的实测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模拟方法满足一定的工程精度要求: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两阶段损伤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结构多损伤情况下的位置识别和损伤程度判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和贝叶斯理论的两阶段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频率和模态应变能作为损伤定位源数据,分别用基于频率改变和基于应变能耗散率的识别方法进行损伤信息的初步提取,再利用贝叶斯融合理论对损伤位置进行较为精确的判定.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损伤位置和程度进行更为精确的二次识别.考虑到简单P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提出了3种改进措施,即粒子位置突变、最优记忆粒子微搜索和双收敛措施.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贝叶斯融合理论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可能的损伤单元,在此基础上用改进的PSO算法可以更精确地识别损伤的位置和程度,同时采用3种改进措施的PSO算法的识别精度明显优于其他PSO算法和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12.
黄大琴 《交通标准化》2013,(21):139-140
通过介绍可变情报板的系统构成、功能、原理,以促进其推广和应用,从而更好地为高速公路安全、高速和畅通的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流诱导信息板配置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进行城市交通流诱导,提出了一种基于提高诱导覆盖率和减小诱导重复率双重约束下的信息板配置优化方法。在分区的道路网络条件和交通需求点分布确定的情况下,以追求分区内被诱导的交通量最大为前提,建立信息板优化布局函数,并通过遗传算法设计了信息板优化布局函数求解算法,在提高整个诱导覆盖率和减少诱导重复率的双重约束下确定信息板的合理数量。通过一个15个节点的网络实例验证,当设置6块信息板时,诱导重复率为1.000,且其诱导覆盖率也达到了0.978,为最优配置。结果显示该信息板配置方法能在一定交通诱导重复率的基础上达到交通诱导覆盖率最大,是一种提高交通流诱导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国内普通公交站牌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全和人性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针对公交站牌的主要问题,从信息全面和乘客“受控能力”的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新型公交站牌的基本概念设计思路。通过采用开放式的信息流表达方式,结合区域内公交线网分布图,运用站点索引和线路索引两种查询方式来指引乘客乘坐公交。通过新型公交站牌,乘客不仅可以获得公交线路的信息,还可以获得整个城市的重要公交站点、客运枢纽站和地理位置信息等。设计概念与传统的公交站牌设计思路相比,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首座装配式波形钢腹板PC连续箱梁桥——泼河大桥的建成,该类桥梁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国内外对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粱桥的自振特性尚无明确规范规定。基于泼河大桥的实际设计功能构造特点,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多箱式连续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粱桥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可为同类结构的计算分析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外载荷下的连续结构体的声辐射功率灵敏度和声辐射优化问题.结构的频率响应采用有限元法处理,声辐射问题用边界元法来分析.结合泰勒展开式,将结构-声辐射功率灵敏度信息应用于结构-声辐射优化分析中.在数值计算中,以水中双层加肋圆柱壳结构的声辐射优化问题为例进行数值分析,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扶壁式挡土墙及带卸荷板挡土墙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验证,设置卸荷板可以增大挡土墙抗滑稳定系数的安全储备,从而使墙的断面尺寸具有进一步优化的余地;并从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考虑,得到了适合的卸荷板尺寸及位置优化方案.对比优化方案与原方案可知,优化方案具有减小基底开挖面、节省工程量、节约工程造价的优点,适用于地下水丰富地区的地基开挖或墙后建筑物有限制开挖要求的地基.  相似文献   

18.
基于ESO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的需要,对三维结构的多频率优化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多频优化模型,导出了结构多频率优化灵敏度公式, 给出了优化迭代步骤和衡量优化效率的性能指标,并采用灵敏度重分析技术减少了计算工作量.给出的算例显示了本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公交电子站牌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传统公交电子站牌系统模式,建立一种新型的公交电子站牌系统。它利用短程通信技术——Zigbee,实现车辆与站牌之间的连结,使传统开路的通信方式封闭起来,同时也使公交站牌成为一个路边信标,车辆定位更加准确;其次,它使用一种新型的电子站牌类型——立方电子站牌,使电子站牌占用土地资源更少,显示的信息量更大,合理的布局使其实用性更高;同时,它拥有一套合适的运行方案,此方案使系统的可靠性、容错性、实用性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