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程概况 某地区干线公路大中修项目所在路段为S201线K26+000~K64+900段。是该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交通生命线之一。此路段于2006年10月竣工通车,路面结构为7cm沥青混泥土面层+30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33cm天然级配砂砾底基层。路面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标准当量轴次为413万次,  相似文献   

2.
工程概况 某一级公路路线全长3740m,起点为K3+740,终点为K7+480,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建设,双向四车道,其中K3+740~K5+420段为新建沥青路面;K5+420~K7+480为旧混凝土路面改造路段,道路两侧均设置3.6m宽的人行道。设计速度为40km/h,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道路最大纵坡为4.5%,最小纵坡为0.6%。K5+420~K7+480为旧混凝土路面改造路段,补强路基采用40cm的水泥稳定基层;路面为24mC35混凝土路面+10m沥青路面。K3+740~K5+420段为新建沥青路面,路面总厚65cm;其中基层厚54cm,沥青路面厚11cm。  相似文献   

3.
概述 常熟通港路是227省道干线公路的一部分。通港路的路面原为水泥混凝土,养护改善工程在修补后的水泥路面上加铺20cm二灰碎石基层,然后加铺两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8cm Superpave20结构的普通沥青混合料.在其上加铺4cm的磨耗层.其中从7K+360至10K+400共3km为铺筑TOR沥青-橡胶混合料的试验路。  相似文献   

4.
工程简介本段公路采用高速建设标准,双向四车道,计算行车速度80km/h,山岭重山丘区。整体式路基宽24.5m,路面结构形式为:功能性表面+5cm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界面粘结防水层+25cm碾压混凝土基层+18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20cm级配碎石基层。  相似文献   

5.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路线全长10.4km。路基宽度24.5m,两侧行车道宽度各2×3.75m,硬路肩2.5m,土路肩0.75m,辅道路基宽度8.5m;改路工程K31+806-K32+220段,630.32m。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I型)、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I),上基层为18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为18cm水泥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砾石,底基层为18cm水泥稳级配砾,中央分隔带宽2+0.5×2m。  相似文献   

6.
路面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质量的好坏,对于整个路面的使用寿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省道鞍(山)至羊(山)公路K291 200~K318 300合同段为例.详细阐述了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厂拌摊铺中质量控制的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科技工作者对公路路面结构的设计不断作出改进。目前公路路面基层常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碎石、水泥粉煤灰碎石三类,通过对比发现,以适当的粉煤灰代替水泥有利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为面层:24cm厚C35水泥混凝土板;基层:20cm厚10%水泥粘土稳定砂.下基层:15cm厚5%水泥粘土稳定砂。该公路路面破损情况较严重,并且原基层厚度较薄施工质量较差,设计在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路面设计以轴载BZZ-100作为标准轴载进行设计。本次设计采用MHB即多锤头碎石化技术.它利用多个重锤反复冲击打碎水泥混凝土板.将路面分层打裂成大小均匀的块径。这种技术破碎后的路面,可形成上面层较小.中面层稍粗,  相似文献   

9.
工程概况 本项目施工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起讫桩号为K67+000~K103+897.5.全长36.897km。合同段内工程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道宽3.75m,中央分隔带宽3m,设计行车速度120m/h,路基宽度28m。主线水稳基层碎石基层厚度16cm。互通连接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为20cm。  相似文献   

10.
工程概况 某高速2013LM-3合同段,工程起点为K212+100,终点为K240+883,单幅共计总长度为57.566公里。该高速公路原有路面沥青面层的标准结构为:上面层: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型;中面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型;下面层: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型;基层为:20-36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石灰稳定土。旧路改造路段沥青路面上面层为4cmS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为5cmS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以下设置9-11 c m的沥青碎石(或水泥稳定碎石)找平层与旧路相接。  相似文献   

11.
段东旭 《交通标准化》2010,(19):111-113
阜阳至合肥高速公路K24+000~K49+052合同段路面采用3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两层进行机械摊铺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稳定土厂拌设备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的作业法进行施工,避免了原材料不合格、配合比不准确、拌和不均匀、摊铺不平整、粗细料离析、碾压不密实、接缝不平整等质量弊病,以及松散、弹簧、翻浆、强度不合格等质量缺陷的出现,确保了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前大能量压路机的发展,国内对厚度超过20cm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已经总结了不少经验,施工技术比较成熟。但该类型基层在新疆的公路施工中仍然比较少见。鉴于此,以G217线布尔津—克拉玛依(白碱滩)公路改建工程第五合同段为例,详细论述20cm以上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为新疆地区同类型工程项目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实验、实践及规范诸方面阐述了水泥、白灰稳定风积砂基层在公路上应用的可行性,为基层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内容,扩大了基层路用材料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作就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砂砾(碎石)底基层(基层)的施工,提出了有实用性的施工管理,尤其在材料的采备(自采),底基层施工使用摊铺机,基层施工对含水量的要求方面作了简述,使工程质量提高了一个台阶,为公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鉴于水泥碎石基层在公路施工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准备、具体实施技术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泥、石灰、土这种无机结合料综合稳定天然砂砾,因其板体性好、后期强度高造价底廉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低等级公路基层和高速公路上做路面底基层.赞昔一期、赞昔二期(二级公路)都采用了这种结构形式,各合同段均采用20cm厚的水泥、石灰、土综合稳定砂砾作为基层。  相似文献   

17.
大五里至莲花院公路按山岭重丘二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为60km/h.路基宽12m,路面宽11.4m,两侧各设0.3m路缘石:大中桥为净11+2×0.5m防撞护栏;涵洞与路基同宽。路面结构层为3+5cm沥青砼面层+2×1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cm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考虑到用一部分粉煤灰代替水泥,可以降低造价.减少干缩和温缩,并且粉煤灰在迁安电厂就地取材,利用工业废渣.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路是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县、乡、村的主要通道,甚至是一些贫困地区唯一的运输通道。在农村地区,水泥、石灰、河砂、山砂、砾石等材料资源丰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工艺也已成熟。但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造价比较高,常用的18cm厚水泥稳定类基层20cm厚水泥混凝土面板结构,其每平方米造价一般在60元左右,则铺筑1km长、6.0m宽的四级公路路面,约需资金36万元。  相似文献   

19.
水泥稳定碎石以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及抗冻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修建等级较高的公路、城市道路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藁城市一些公路的基层或底基层也多数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下面以我公司承建的省道新赵线大修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为例,探讨如何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合格率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公路由于交通量大、轴载超重和设计车速很高,破坏力比一般公路大6~10倍,按照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2-94)设计的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面板结构偏薄,板厚基本在24~26cm之间,很少有28cm厚的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