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行车过程中,上行车与下行车的相错称为会车。很多新手恐惧会车,特别是在路面较窄的路面会车时,新手往往会产生紧张情绪,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会出现熄火、停车让行,甚至造成两车相互刮擦、相撞,或碰刮路旁非机动车辆、行人以及路侧隔离设施等。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新手首先要在心理上克服紧张害怕的情绪,轻松面对会车。  相似文献   

2.
实学期是掌握驾驶技能的初始阶段。由于初学驾驶员对车辆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缺乏灵活性。他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以下3种心理:一是恐惧心理。初次上车训练.面对驾驶室里的各类部件,新训学员大多身体过分紧张和思想准备不足,易产生恐惧心理。二是重训练轻理论的心理。初学驾驶的同志,对理论学习感到枯燥乏味,总认为驾驶技能是从实际操作中磨练出来的,对理论学习不认真。三是反复无常的心理。  相似文献   

3.
驾驶员在行车中由于受身体、心理、年龄、身体条件及行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导致错误操作而造成险情。  相似文献   

4.
驾驶员心理素质容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适度紧张情绪。正是在这种适度紧张的心理下长时间或长距离驾驶车辆时,影响最大的是驾驶员的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能力,从而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  相似文献   

5.
恶规     
"闯黄灯扣分"开始施行后争议很大,我也从中感受到了它的影响,可能是我心理素质较差,每到路口看到绿灯已亮了一阵后都在犹豫我是过还是停,生怕那个绿灯突然变黄灯,心里不由紧张起来,再没有从容过路口的感觉了。要知道,我开车22年,从没被扣过分,很害怕在黄灯面前突破纪录。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现代都市中的每个人都会时刻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和紧张,尤其是司机朋友们,不仅每天要不停地穿梭于车水马龙中,而且精神和身体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就更容易感到焦躁和疲惫,因此,偶而出现交通事故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重大的交通事故,虽然司机朋友主观上不愿意看到,事实上却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曹烁 《驾驶园》2009,(6):98-98
“出事后虽然跑去了安徽,但我心里还是很害怕、很紧张。这几天没睡一个安稳觉。总感觉这就是一个噩梦,逃也逃不掉。我知道警察迟早是要抓到我的!”在姜堰市酿成“3.19”重大交通事故的安徽籍司机陈会平不无悔恨地说出了这番话。不久前,陈会平选择了向姜堰市警方自首。  相似文献   

8.
徐卫星 《汽车运用》2004,(11):36-36
自我控制能力,保持情绪稳定。由于天气炎热或时间紧迫,驾驶员心情容易急躁。遇到这种情况,驾驶员要保持平稳心态,积极地搞好自我调节。做到礼让三先,避免行车中出现急、抢、挤等情况发生。身体承受能力,保持精力充沛。驾驶员如果身体较为虚弱,在行车中很容易疲劳,因而引起事故。因此,驾驶员必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并劳逸结合,合理休息,保持精力充沛,避免疲劳驾车,确保行车安全。快速反应能力,保持思维敏捷。车辆行驶中,车辆四周和上下的环境随时都在改变,这就要求驾驶员能迅速、准确地正确感知各种交通信息,并敏捷地作出正确反应。若反应迟…  相似文献   

9.
在多圈竞赛中,车手在起点与终点的不断转换中很快会产生疲劳,速度也跟着明显减慢了。这时也就是身体向车手暗示该休息的时候到了,而且连续骑行的时间越长,需要休息的时间也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心理健康卫生问题已受到广泛的重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以致病,还可能加重已患疾病。如暴躁可以引起血压增高,烦躁可能引起失眠等。对于汽车驾驶员这一高度紧张而且要求责任心非常强的职业来说,心理健康卫生问题的意义就更大。因为高度紧张作业可以危害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又与交通安全直接相关。因此,汽车驾驶员应努力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加强心理训练,保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老车 《汽车知识》2014,(9):66-73
<正>面对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和石油资源紧张的局面,汽车业如果不为未来着想,将来发展就会受到极大限制,今天不改变,明天就没机会,谁能适应环境和能源的变化,谁就能占领未来汽车的市场。1713年,一位名叫汉斯-卡尔-冯的德国木材商人,为了能让他的木材生意长久地持续下去,率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今天,我们这些面临石油资源即将枯竭、环境污染越越猖獗的人们,来  相似文献   

12.
祁华 《汽车运用》2003,(2):35-35
忌慌 驾车前应做好充分心理准备,情绪尽量放松,不要紧张。紧张容易造成心慌,使该做的动作不敢做,该走时不敢走,该停时停不住,容易引发事故。 忌急 驾车要胆大心细,不能急躁。情绪急躁,容易顾此失彼,造成操作失误。应该不急不躁,看清情况,能走时及时  相似文献   

13.
驾驶员每日起早贪黑,甚至通宵达旦.精神常处于高度紧张,而且生活规律性差.虽身体强健,但随着时光的悄悄流逝,每每易患多种常见病,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4.
<正>拥有强而有力的核心肌肉群,将会让你的控车能力大大提升,无论是攀爬还是速降。它会提高你身体的协调能力,提升你的骑行表现。接下来的4个训练动作能够锻炼你的核心肌肉群,提高你的核心力量。整个锻炼过程持续大约30分钟,每周2~3次。(在练习中如遇任何疼痛请马上停止并咨询相关医生)必须谨记一点:核心力量训练是一个有难度的训练,要求身体保持紧张并且保证动作的标准性。每组动作之间需要有短时间的休息,好让你的身体"充电"。  相似文献   

15.
琴佳 《驾驶园》2013,(10):95-95
应对视疲劳。驾车时眼睛持续盯着前方,精神高度紧张,尤其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更容易消耗视力。长时间开车者的饮食中需要补充丰富的维生素A,可以服用成品的维生素A胶丸,也可以进食肝泥、肝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以补充长时间用眼的消耗。缓解躯体疲劳。驾驶员身体长时间处于相同的位置无法自由变换,体力消耗极大。此时除了需要轮换休  相似文献   

16.
《汽车杂志》2007,(5):244-247
何谓“棍波”?通俗说即传统的“王”字形手动排挡。在自动变速箱大行其道的今天,为何还有“棍波”的存在?除了车型配置及动力负载的原因,从精神层面上,“棍波”的存在,就是符合了驾驶人需要自主掌控的心理需求。这个意义上,越原始、越纯粹、越是充满乐趣才是充分意义上的“棍波”车。莲花EUSE肯定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虽非易事,但无论如何也要和另半保持关系。因为可怕的事情往往追随单身者。原来,美国居民中不少人患“恐惧症”。害怕去生疏的地方,不敢乘飞机.逃避当众讲舌,还有人害怕雷雨风暴,不敢照镜子,害怕见线团,见了蛇、蝎子,蜘蛛和其它昆虫就逃跑,更有人不敢露天散步——不知会从什么地方突然掉下人造卫星或陨石。  相似文献   

18.
噪声是指人在休息、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需要的或不愿听到的声音。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噪声能引起人精神、情绪、心理及身体等多方面的改变,导致职业性紧张。调查表明,绝大多数车辆驾驶室内的噪声强度为60~80分贝,载货车为80~90分贝,柴油车有的则超过90分贝,特别是累计行驶10万公里以上的车辆,噪声污染更为严重。在非睡眠状态  相似文献   

19.
“空巢综合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其一,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子女离家之后,父母从原来多年形成的紧张而有规律的生活,突然转入松散的、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他们无法很快适应,进而出现隋绪不稳、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  相似文献   

20.
《驾驶园》2009,(10):112-112
因为经常开车.你的神经高度紧张颈部容易僵硬.后背时常酸痛.两条腿偶尔会出现水肿现象头部缺氧造成哈欠不断.其实.只要抓紧堵车的那几分钟活动活动身体.小动作一样可以解决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