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铁路客车空调技术不断进步,设备日益完善,数量大幅度增加,给旅客提供了舒适的旅行环境。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客对列车空调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空调的节能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我国铁路列车空调的现状,分析列车空调应用变频技术的优点和可能性,提出铁路空调客车变频技术改造的建议,使之更加舒适、节能。  相似文献   

2.
从列车编组、运行模式及空调机组节能等方面对动车组和轨道客车节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采用先进的变频技术和热泵供暖技术2个方面介绍轨道车辆变频节能空调机组节能原理。在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上,选取列车进行了安装测试,介绍轨道车辆变频节能空调机组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变频空调在轨道交通列车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客流和室外温度的变化,空调季节地铁车站的冷负荷在一天中会有一定的变化。空调水系统能根据负荷的变化进行工作,具有很大的节能空间。自2010年起,空调水变频技术已在上海轨道交通100多座地下车站进行了改造应用,由此,开展了对空调水变频节能技术的能效、维护、运行安全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地铁相比,下一代地铁列车采用了大量新材料、新技术、新系统,具有更轻、更节能、更舒适、更智能、适应性更强的技术优势。文章从列车编组、牵引及供电装置、制动系统、转向架、车体、快速网络、空调系统、气动设计、噪声管理及减阻节能等方面论述了针对下一代地铁列车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轨车辆采用变频空调是否节能的问题,对变频空调的节能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深圳地铁1号线、广州地铁2号线、上海地铁16号线和长春轻轨列车的变频空调机组与定速空调机组进行整车空调通风、制冷与采暖对比试验研究,测定了变频空调和定速空调(电加热采暖)的能耗值,研究了变频空调机组在北方、中原和南方地区运用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上海地铁16号线变频空调列车和定速空调列车进行了制冷试验研究,并测试了2种空调机组在制冷季工作时的能耗值,分析了应用变频空调时地铁车辆的车内舒适度,评价了变频空调机组的节能效果,为我国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綦芳  王峥  江巧逢 《铁道车辆》2023,(3):102-108
城市轨道交通能耗大且逐年增长,节能降耗目标明确且潜力较大,降低能耗可以减少运营成本和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能耗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供电节能、车站节能、线路规划节能、运输组织模式节能和车辆节能的主要措施,重点分析了非晶变压器、车辆轻量化、永磁牵引技术、驾驶控制策略等对车辆能耗影响较大的一些重要因素,指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节能的主要方向,供电侧采用非晶变压器提高电压转换效率,车站采用变频通风空调系统、节能照明器具和控制系统,车辆节能措施采用降低列车自重、永磁牵引技术、三电平辅变技术、高频辅变技术和车载变频热泵空调技术,运输组织采用合理的技术速度和节能驾驶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地铁运营能耗成本,根据长沙地铁2号线试运营期间的能耗情况,分析了牵引能耗和动力照明能耗的特点,对已采用的节能技术和措施进行了综述,肯定了列车再生制动、车站空调优化控制等节能措施在实际运营中的效果,同时介绍了再生电能吸收利用系统等下一步的节能方案。  相似文献   

10.
全热交换器是空调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节能设备,在城市轨道列车空调系统中应用将会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目前对全热交换器的寿命、经济性存在质疑,导致在轨道列车上还没有应用.鉴于全热交换器使用寿命与制冷机组的使用寿命相差较大,采用年计算费用法对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给出了全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和系统经济性之间的关系式,讨论了回收期计算问题和使用寿命对经济性影响问题.以上海轨道交通线上运行的A型地铁车为对象,实例分析城市轨道列车上使用全热交换器不但有很好的节能效果,而且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免高速列车空调系统运行引起的压力变化对列车其他系统及乘客的乘坐舒适度造成影响,对如何控制空调系统运行时的车内压力进行了研究,并有效解决了高速列车空调系统运行压力引起的侧门关闭故障。  相似文献   

12.
从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节能节材和能效比方面对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在上海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进行了重点研究,以提高空调机组能源利用率.研究表明:作为车辆空调节能,既要从空调的角度分析,采用变频、热泵等技术提高空调系统能效比,也要从车辆的角度分析,提高车辆保温性能,降低车体传热系数,最终全方位实现轨道交通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简要叙述国外高速和重载机车车辆的发展状况,并对我国动车组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总结。重点介绍复兴号动车组的技术特点,总结复兴号动车组在安全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乘坐舒适性以及牵引性能、节能环保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等方面采用的先进技术及取得的明显效果;围绕30t轴重重载列车技术、3万t长大列车试验、ECP及C-Link系统对我国重载列车研究进行总结;并从高原铁路环境特点、高原列车适应性技术以及新型高原内燃机车研制等方面总结了我国高原列车的研究工作。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机车车辆发展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需加强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按照铁道部开行“绿色列车”要求,乌鲁木齐铁路局对其管内6对旅客列车车厢内部空气质量和微小气候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采用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评价。调查结果表明,特快空调列车车厢内部空气质量和微小气候均符合国家标准;普通空调列车和旧车型车厢内部的温度、细菌总数等部分指标超过国家标准。根据旅客季节性和阶段性变化情况,控制列车空调机组风机风量,可有效改善车厢内部空气质量,降低能耗;夏季将空调列车车厢内部温度提高1℃,使其保持在25~27℃,可提高旅客满意度21%,降低油耗5.4%,并减少CO2、NOX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杰 《铁道勘察》2011,37(5):96-98
详细介绍了温州站房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如利用空调冷热水二次循环泵进行流量变频控制、空调(制冷、热)系统自动控制、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应用等。介绍了每种技术的应用概况、技术特点、工艺原理、性能特点及效果、应用前景。在空调业发展的道路上,节能已成为空调设计的基本课题和方向之一。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及管理人员在工程实践中应提高节能意识,将各种节能措施合理运用,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选择经济合理的节能方案。  相似文献   

16.
铁路列车用单元式空调机组的设计与房间空调器不同,必须考虑其工作条件的特殊性。采用现代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计算机仿真手段对制冷工质为R410A的新型单元式空调机组进行变工况下动态模拟及性能预测,以期部分替代真实物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R410A制冷剂应用于列车空调系统,应注意其工作压力高、系统匹配改进等问题。仿真过程中制冷压缩机转数或者外界温度改变时,列车空调制冷系统各项热力参数及COP均变化明显,可以为机组的合理设计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YW25G型硬卧列车空调机组运行控制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变频技术应用于空调机组的制冷量调节,使得车厢内的温度在各时刻都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对全冷调节下和变频调节下车厢内的流场以及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变频调节下车厢内气流组织的不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且变频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为列车空调系统的进一步节能改造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开行的空调列车受到旅行者的欢迎。人们说,坐空调列车旅行一路春风,一路欢笑,确是一种享受。空调列车为旅客创造了健康、舒适的乘车环境,它是高新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快速发展的列车空调 我国80年代以前的客车多数采用蒸汽机车牵引。冬季由机车供汽,通过车厢内安装的暖汽管供暖。采用内燃、电力机车牵引后,各车厢安装了独立的锅炉,冬天由列车员烧锅炉供暖。但是,由于列车上未安装制冷设备,夏天只能依靠电扇和自然通风来进行空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基于SSTκ-ω的DDES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城际列车的气动阻力进行研究。分析城际列车的阻力分布及组成,根据列车流场变化对列车表面进行平顺化,主要优化车下设备、风挡和空调等部位,分析各种措施减阻效果。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对比,得出了其变化规律:列车气动阻力主要由压差阻力组成,占总阻力的70%~90%;列车转向架、车下设备、受电弓及风挡连接处流场变化比较剧烈,需通过外形优化进行减阻。优化模型减阻效果显著,以设备舱的形式封装车下设备,总气动阻力下降3.7%;封装车下设备的同时采用外风挡,列车总气动阻力下降12.7%;增加2种不同角度的空调导流装置,总气动阻力分别下降16.3%和18.9%。  相似文献   

20.
列车空调室外综合温度场的确定与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分析空气温度、太阳辐射、长波辐射、列车行驶速度等影响列车壁面综合温度的主要因素,建立铁路沿线通用综合温度场计算模型,给出了基于时变和域变的室外综合温度场。当列车静止时,列车外壁仅存在自然对流换热,因此受辐射影响剧烈,午间温度最高时可超过80℃;列车速度提高可以增强车壁的对流换热系数,进而减小辐射的影响,降低壁面综合温度。当列车以100 km.h-1运行时,车壁最高温度为45℃左右。因此,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对列车节能是有利的。模型反映了列车运行时各壁面综合温度随列车时空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可方便地应用于列车空调的动态负荷计算、设计及运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