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妍 《世界汽车》2002,(10):37-39
在过去的五年里,全球汽车工业经历了一轮激烈的重组和变革,汽车工业的供应链正在经历着整车厂全球化以及大规模兼并重组带来的巨变:美国的汽车公司开始从欧洲采购零部件,而欧洲的供应商也将业务转移至北美,日本的汽车公司也在改变其传统的KIERETSU模式.全球出现了超大规模的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伟世通、博世等公司,他们从整车厂荻取越来越多的业务.汽车供应链的变革将会给供应商和整车厂带来显著的收益,同时也使整个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未来的汽车工业的供应商来说,在整个汽车工业的价值链上正确的定位将对其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杰 《汽车与配件》2011,(10):39-39
五大湖地区是北美重要的汽车产业中心,2010年,汽车厂商在五大湖的投资达到42亿美元。该地区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印第安那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所生产的汽车占北美70%的份额,另有80%的零部件供应商集中在这片区域,这里可谓是北美汽车工业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德尔福公司于1999年从通用汽车公司独立出来后成为独立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并成为上市公司。从通用汽车的分离,创造了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但德尔福从通用汽车继承了大量尖端技术,但同时也从通用汽车继承毫无竞争力的劳资协议,德尔福必须承受高昂的整车厂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又要和其他供应商竞争。近两年,由于北美汽车市场疲软,导致德尔福将对北美业务进行重大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德尔福公司于2005年10月8日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进行企业重组自愿性申请.  相似文献   

4.
《汽车实用技术》2014,(3):114-114
<正>针对汽车配件纵向垄断的调查正在进行。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政策研究室主任黄永和于3月5日召集了维修、保险及零部件业的相关人士,就汽车厂商公开零部件产品信息、打破厂商对零部件的绝对垄断地位进行吁请。"整车厂对中国配件市场确实构成了纵向垄断",黄永和称,目前立法单位正在建议有关部门做出政策调整,拟通过条例的方式,打破汽车厂商对原厂配件渠道的垄断和对零部件供应商的限制,要求汽车供应商不得限制授权供应商对外销售配件,不得限制零部件供  相似文献   

5.
《世界汽车》2011,(5):152-152
由美国密歇根州政府鼎立支持,底特律宏健国际主办.携手北美本土整车厂、OEM供应商、后市场采购商共同举办的“2011底特律国际汽车先进制造技术展览会”(Detroit International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how简称DIAMTS)将于2011年10月3—8日在世界著名汽车城底特律市Cobo Center展览中心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6.
自从“911事件”以后,美国对全世界的来访者都开始了严格的安检。对于出口北美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来说,必须面对这场针对安全的考验。在近日举行的AlAG(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季度供应链会议上,AlAG供应链总监特别就美国“C—TPAT(海关贸易反恐安全条例)”为中国的整车厂及零部件供应商们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由印度汽车零部件协会(ACMA)组织部分印度主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陆续拜访中国核心整车厂及发动机厂(包括福田汽车、东风汽车、长城汽车、潍柴动力等),向中国潜在客户展示其产品和研发实力,就供应链等多个环节进行交流,谈起印度的汽车产业,首先想到的是"TATA"、挂满神像的木质驾驶室卡车、帆布驾驶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Bearing Point Institute研究报告,到2023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达7250万辆,到了2030年,全球约15%的汽车将实现完全自动化。汽车产业智能化、互联化趋势推动着整个产业的技术变革,也带来无数挑战。这些挑战包括海量数据的采集处理、不同驾驶路况的分析、网络安全和黑客防御、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等。除产业链上游的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外,下游的电子和软件供应商也正加快研发步  相似文献   

9.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份新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鼓励和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重要政策.大集团、规模化越来越成为未来零部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目前在国际上,年销售额100亿美元是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基本规模标志,现已有25家全球性的零部件供应商销售额在70亿美元以上:销售额在7.5~20亿美元的零部件公司只能成为全球供应商的地区性战略协作伙伴,负责开发和生产子系统的零部件配套.预计到2010年,我国零部件企业经过联合与重组,其整体数量将减少70%,最终形成20~30家一级供应商、250~350家二级供应商和1250~1500家三级供应商.面对以上激烈的竞争态势,国内零部件企业要想做强做大,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成为全球供应商在中国区域的战略协作伙伴,并在未来的国际零部件采购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正确选择自己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正在智能化、电动化、数字化浪潮下,汽车产业格局正发生巨变,传统车企纷纷宣布转型为科技出行公司,前有丰田、大众、宝马,后有长城、吉利等。业界已逐渐形成共识,未来行业的竞争或将围绕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三大维度展开。目前来看,智能座舱的争夺战颇为激烈,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争相发布智能座舱概念,消费需求升级更驱动这些方案陆续落地。在汽车座舱这一细分领域,佛吉亚一直是全球领先的内饰、座椅老牌供应商。敏锐洞察产业之变,佛吉亚聚焦"智享未来座舱"战略,相继收购一系列汽车电子企业,整合成立了"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事业部,与内饰、座椅业务联动,成功转型为智能座舱系统集成供应商,其对行业与技术有着全面、深刻的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在制定相应的国内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制定满足ISO 26262要求的汽车电子功能安全解决方案成为整车厂和供应商共同关注的课题。通过对管理体系和产品开发过程体系的适当改进,可以符合ISO 26262标准。功能安全是系统工程,在汽车产业分布式开发的模式下,需要整车厂、汽车电子供应商以及二级供应商分工合作,才能完全满足ISO 26262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5G技术应用的落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技术技能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车载设备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国内汽车电子技术及相关专业课程以电子技术类为主,而涉及汽车智能设备开发、测试以及整车厂零部件在线检测等内容的课程较少。在深入调研行业、企业、院校、毕业生的基础上,分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需求,为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驱动汽车产业发展和创新90%的原动力都源于汽车电子的创新,这因此也造就了这番景象:2018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18)吸引了全球大部分主机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科技公司、半导体公司,展现当下热门的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熙熙攘攘;而2018年北美国际车展(以下简称:2018北美车展)相比往昔,概念车、首发新车的数量大幅度减少,也谈不上聚焦何种"大势"、"风向标"之类,门庭冷落。但这并不是相悖力量的较量,而是传统与创新科技的碰撞。北美车展自1907年创办至今,历史已百年有余,传统偶有没落是常事,但终不会消亡,在"破立"中坚守精髓之处,不断融合创新力量,相信会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4.
<正>普华永道近期发布报告《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整车厂"三电"产业链布局策略》,本刊记者摘取报告中的精华内容以供读者学习。实际上,新能源汽车重构了并行于传统汽车的产业链条,产业链整体呈现出三大关键发展特征:供应商掌握话语权,整车厂成本控制能力受到挑战;未来零部件行业将整体出现产能过剩趋势,但优质资源依旧不足;产业链大部分利润向上游转移,零部件厂商的盈利情况普遍优于整车厂。  相似文献   

15.
6月份新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鼓励和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重要政策。大集团、规模化越来越成为未来零部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目前在国际上,年销售额100亿美元是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基本规模标志,现已有25家全球性的零部件供应商销售额在70亿美元以上。销售额在75~20亿美元的零部件公司只能成为全球供应商的地区性战略协作伙伴,负责开发和生产子系统的零部件配套。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急速发展,跨国汽车企业,包括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研发工作的全球化,已构成当代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规律,这不仅是对中国,在全球的汽车产业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2004年6月份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鼓励和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重要政策。大集团、规模化越来越成为未来零部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目前在国际上,年销售额100亿美元是衡量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基本规模标志,现已有25家全球性的零部件供应商销售额在70亿美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徐多 《汽车与配件》2010,(24):42-44
<正>每年,AlixPartners都会进行一个关于全球汽车行业的研究,包括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该调研报告集成了AlixPartners在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深入研究,以及AlixPartners的团队在国内及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一个强大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汽车产业。"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和支撑条件。综观全球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无一不是有着一个具有强大支撑力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实际上,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左右着汽车  相似文献   

20.
纵观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是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产销量双双下降,有投资者预测,通用和福特可能在未来2~3年内申请破产保护。德尔福、德纳等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也都随之陷入为生存而挣扎的境地,美国本土汽车产业微现萧条景象;另一方面,以丰田、日产以及本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企业攻城略地,抢占全球汽车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并且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