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船舶柴油机NOx比排放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船舶柴油机排气流量计算精度,利用柴油机不完全燃烧化学反应方程及元素质量平衡关系,推导出一种新的排气流量NOx比排放计算方法,不需要计算CO2的浓度参数,避免排放量的迭代计算。为适应NOx排放实船测试的特点和要求,探讨了基于该方法的近似计算方法和排气浓度简化测试方案。新方法比简单碳平衡法排气流量计算精度高1.1%~1.5%,NOx比排放计算精度高0.3%~0.6%,忽略CO、HC成分浓度所造成的加权NOx比排放误差在0.2%以内。结果分析表明,忽略排气中CO和HC的实船简化测试方案是可行的,NOx排放实船测试可以采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  相似文献   

2.
针对营运船舶上柴油机的实船NOx排放测量,给出了一种通过实际测量少数几个数据,便可推算出NOx排放值的方法.这样就可利用简单小型设备进行实船测试,从而使船舶柴油机的实船排放测量变得容易操作,根据其测量值判断是否符合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船舶造成的大气污染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国际海事组织对MARPOL公约附则Ⅵ的修正案中关于船舶柴油机NOx排放的新规定,NOx的生成机理以及几种主要的减少NOx排放的技术,并为船用柴油机减少NOx排放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结合国外车用柴油机排放标准,通过对影响NOx生成的主要因素分析,提出了从前处理净化、机内净化和后处理净化三个方面降低车用柴油机排放NOx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一台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进气道喷水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的试验研究,同时利用AVL-6501发动机燃烧分析仪记录了柴油机喷水前后不同工况下的示功图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进气道喷水技术的应用对降低柴油机NOx排放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NOx排放日益得到海运界的重视。传统的观念认为要使NOx排放减少,就必须以牺牲柴油机的经济性及多消耗燃油为代价。但是,通过对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措施的研究,表明了在追求NOx排放减少同时,亦可以使燃油的消耗量并不增加。由此实现对NOx排放的最佳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7.
研究冷EGR(废气再循环)系统对柴油机排放影响的规律。在不同负荷工况下,在涡轮增压柴油机R4105ZD上分别采用热EGR系统、冷EGR系统以及不采用EGR系统进行试验,研究3种试验条件下柴油机NOx、HC和CO的排放规律;通过试验分析EGR冷却温度对NOx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不采用EGR系统和采用热EGR系统相比,柴油机采用冷EGR系统时,可有效降低NOx和CO的排放,但对HC排放的影响规律不显著;EGR的最佳冷却温度约为55℃。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是当前汽车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ASM的实行有利于减少汽车对大气的污染,特别是对NOx排放的严格监控。文章选取近10万辆车测试结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汽油车的NOx不合格率高于HC和CO,特别是10年以上的车NOx排放不合格率高达36%;汽油车NOx排放随着车龄的增加而增加,且7年以上开始快速增加;汽车排量对NOx排放影响较小,而不同品牌的车NOx排放相差可能较为明显;测试过程中测试工况对排放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柴油机在经济性和可靠性两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柴油机面临着另一个主要课题--环境污染.1997年9月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对130KW及以上的船用柴油机废气排放进行了更严格的限制,其对排放限制主要有两点:第13条关于NOx限值--低速机为13kg/(kw·h)、中速机为11kg/(kw·h)、高速机为9kg/(kw·h);第14条是关于SO2限值.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对柴油机排放限制更为苛刻,处罚更为严厉.可以相信一些年后柴油机的环境污染问题会象经济性和可靠性一样有很大的突破.本文主要讨论降低NOx排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排放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是颗粒排放和NOx排放.改善柴油机的排放性能的途径有诸如可变喷油正时、EGR、可变空气组分燃烧、二甲醚掺烧、机外废气选择性催化等一系列方法.利用水来降低排放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方法.文中对柴油机加水燃烧降排放机理和节能机理、应用现状进行探讨与分析,对进气道喷水技术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二甲醚燃料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二甲醚燃料的理化性质和特点,阐述二甲醚在柴油机上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二甲醚燃料能够实现发动机高效、超低排放和柔和压缩燃烧.能够彻底消除柴油机的碳烟,大幅降低NOx排放,燃烧噪音可降低10~15 dB.柴油机使用二甲醚作为代用燃料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12.
用fire软件模拟分析不同进气压力对高密度-低温柴油机燃烧和性能的影响;对4100柴油发动机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不同进气压力情况下,其燃烧路径大部分避开Soot和NOx的主要生成区域;提高进气压力会使燃烧充分,放热速率加快;进气压力对发动机性能影响明显,进一步增大进气压力能在Soot和NOx排放有效降低的同时,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明显提高而燃油消耗降低。表明高密度-低温柴油机燃烧模式能够通过提高进气压力同时降低排放和提高热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车用柴油机燃烧排放物的生成机理,讨论了控制排放与提高燃油经济性、控制NOx和控制PM的矛盾,介绍了相关处理的折衷技术措施。对目前的控制柴油机排放的技术措施和实现情况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广泛应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MARPOL公约附则VI对船舶有害气体的排放提出了限制要求,在这些有害排放物中,以NOx的形成和控制较为复杂.减少柴油机NOx排量的方法很多,现对如何选用适合自身条件和发展的技术组合使用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MARPOL公约附则VI修正案的基础上,以Z6150ZLCZ-5型柴油机为例,通过对该机型柴油机NOX排放的现场测试,评价其NOX排放水平,并对影响排放测试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轻型汽车ASM排放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加速模拟工况排放测试方法对3000多辆在用轻型汽油车进行了排放测试,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车辆CO、HC、NOx的排放特性,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CO、HC、NOx的排放值与车辆行驶里程、车龄的数学关系式。结果表明车辆行驶里程从1.0×105km增长到3.0×105km,CO、HC、NOx排放值增大约0.24~0.73倍,车龄从2a增长到10a,CO、HC、NOx的排放值增长约1.7~2.0倍,4a内车龄车辆的CO、HC、NOx排放不合格率在10%以下,10a以上车龄CO、HC、NO排放不合格率大于20%。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柴油机的有害气体排放,尝试着用燃油乳化等化学方法进行控制,并将配制的燃料在柴油机上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显示,NOx等有害气体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应用机动车排放模拟器(MOVES)的微观层次对车辆的排放因子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对试验车辆进行实际道路尾气排放测试,基于测试结果从排放因子角度对MOVES输出的模拟值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快速路上,大型货车CO_2、CO、NOx、HC、PM排放因子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分别为1.40、0.72、1.01、1.05、1.05;在城市主干道上,大型货车CO、NOx、HC排放因子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分别为0.70、1.07、1.07,而CO_2和PM排放因子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分别为1.63和2.12;在城市高速路上,小型客车HC排放因子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值仅为0.34,而CO_2、CO、NOx排放因子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接近,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分别为1.22、1.05、0.86;在城市主干道上,小型客车CO_2和NOx排放因子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接近,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分别为1.20和1.10,而CO和HC排放因子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分别为2.25和0.53。测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OVES预测车辆排放因子的准确性,表明使用MOVES模拟机动车排放因子时,需要对相应参数进行修正,才能更加真实地反映机动车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19.
燃油共轨系统在船用柴油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MO对柴油机有害废气低排放的要求,促使各船用柴油机生产厂家努力开发新型的燃油喷射系统。船用燃油共轨系统是在陆用机燃油共轨系统的基础上,根据船用机的特点而开发的,其中的关键部件如高压油泵、喷油器、电磁阀等,经过多年的实验改进,已经逐渐成熟。船用柴油机使用燃油共轨系统后,可实现柴油机在各种负荷下的柔性控制,提高控制过程的智能化,提高船舶整体运行的经济性,降低有害气体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20.
燃用生物柴油增压柴油机的性能和排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在柴油发动机上优化生物柴油的应用,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掺混比生物柴油对增压直喷柴油机排放、燃料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研究了发动机的碳烟、NOx、CO与HC排放及有效能量消耗率和功率。试验结果表明:与柴油相比,燃用B10、B20、B30、B50、B80和B100生物柴油的发动机碳烟排放平均降低了34.69%,NOx排放平均增加了25.01%,HC排放平均降低了33.05%,CO排放在满负荷下平均增加了11.13%;虽然有效燃料消耗率有所增大,但有效能量消耗率平均降低了2.18%;功率平均增加了5.34%;生物柴油碳烟排放降低的百分比较NOx排放增加的百分比分别提高了7.01%、15.37%、14.17%、10.45%、6.73%和4.39%,因此,B20掺混比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