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几年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似有增高趋势,而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又占急性白血病的1/2以上。如我院自1972年7月~1976年12月血细胞室共接诊各型白血病530例,其中急性白血病329例,急粒190例。急粒占白血病的35.6%,占急性白血病的57.6%,故可说是常见病之一。目前抗白血病化疗也日新月异。特别是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对  相似文献   

2.
前言1960年Nowell等在美国费城的一名慢粒患者中发现了一种特异性的标记染色体称为Ph~1染色体(即第22对的一个染色体的长臂的一半缺失)以后,一些学者研究证明,85%以上的慢粒患者都具有这种Ph~1染色体。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这种细胞遗传学异常可累及所有骨髓的细胞,除慢粒患者外,在急淋、急粒、慢淋、红白血病、巨核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患者中都曾出现  相似文献   

3.
二十年以前对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还是束手无策的。1962月以后由于化疗的进展。尤其是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和细胞生化的研究成就来指导临床实践,使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急淋完全缓解率儿童为90%,但急粒的疗效远不如急淋,一般完全缓解率为50%左右,笔者学习了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内科血液组陆道培教授关于羟基脲同步化方案治疗急粒的经验,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选用羟基脲同步化方案,自1976年12月——1979年2月两年内我们观察2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对其中15例坚持用够一个疗者的病人进行初步结总:  相似文献   

4.
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简称慢粒)终未期常出现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多、重度贫血、血小板显著减少、出血倾向加重、高热、骨关节疼痛等类似急性白血病的表现,称之为慢粒急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101例白血病及26例感染患者的髓细胞NAP活性测定。结果急非淋、急淋与淋巴瘤细胞白血病间无显著性差异,均可呈强阳性反应,亦可为阴性,慢粒髓细胞,NAP活性明显减低,慢粒急变者则明显升高,其酶活性与感染及类白血病反应相似。故NAP活性测定呈强阳性反应者,应首先考虑类白血病反应,但不能完全排除白血病之可能,特别是慢粒急变的初发型及CNL,应结合临床进一步探讨其它鉴别诊断之依据。NAP活性测定不能作为鉴别急淋与急非淋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以下简称急粒)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变化复杂。实践证明、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及分化程度不同时,其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亦有明显差异,因而探讨急粒的分型标准,摸索其与临床关系的规律,对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评定疗效,判断预后,探索病因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尖杉酯类生物硷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已得到肯定,单用所得的完全缓解率为16.6—27.7%。为了提高疗效,我们在一九七七年十月——一九七八年三月,半年内试用了以三尖杉酯硷为主的HOAP联合化疗方案,连续无选择地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下称急粒)6例,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白血病的防治工作,正沿着中西医结合的正确途径向前发展。实践证明急性白血病(急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提高缓解率、而且能延长生存期、还有可能从中找到治疗的新途径。现将近年来成人“急白”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讨论于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下称慢粒)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在我国仅次于急粒、急淋居于第三位。近年来有关本病的中西医药治疗报告甚多,为了提高临床效果,选择较恰当的方法、药物和时机。故对此作一概述。1865年Lissaure首先用坤剂治疗,可获暂时改善。本世和初曾试用苯剂,但疗效可疑。其后近50年的时间里,放疗成为慢粒最主要的疗法,较不治疗者,中数生存期有所延  相似文献   

1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虽然仅占所有白血病总数的15%,但多发于30~60岁。诊断后平均生存期约3.5年,转为急性变后约有80%病人死亡。最近的资料指出,急性变后平均生存时间约为2个月。慢粒急性变(简称TCML)表现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临床表现指示急性转变、也没有单一的实验室指标。在通常情况下经过数周或数月缓慢出现的骨髓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白血病的防治研究工作,正沿着中西医结合的正确途径向前发展,大量的实践证明急性白血病(急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提高缓解率,而且能延长生存期,还有可能从中找到治疗的新途径。现将近年来成人“急白”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简述如下,并谈谈我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以下简称勾慢粒急变)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终末期的表现,急变后病情进展迅速,自然生存期多三个月左右。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相似,大都并有进行性贫血、出血、发烧有时高烧而恶化死亡。为探讨慢粒急变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就其临床表现分析讨论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国风产一系列抗非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单抗),以免疫荧光技术,对4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和3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细胞表面抗原进行了检测与分型,比较了ANLL免疫学分型与细胞形态学分型的关系和CML急变期与慢性期抗原的不同点;并对4例形态上难以分型的急性白血病(AL)进行了免疫学分型。结果发现:国产的一系列抗非淋巴细胞单抗,可把FAB_(M1~M5)分为原粒、早幼粒及幼单单核细胞型;ANLL免疫学分型与形态学分型有关,但又不完全一致;28例慢性期CML全部与一个中性粒细胞的单抗反应,而8例急变期CML原始细胞无此抗原表达。4例细胞形态学分型困难的AL经单抗进行免疫学分型,3例为急淋,1例为急非淋。  相似文献   

14.
应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结试验检测60例白血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及红细胞膜免疫复合物水平。结果显示白血病患者发作期及部分或完全缓解期以上两指标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缓解期可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同步检测患者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补体含量,探讨了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降低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升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造血系统     
(一)白血病:据统计白血病类型可达11种以上,通过骨髓细胞或外周血培养后进行核型分析,将一些白血病表现的染色体畸变特征介绍如下: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白血病患者体内有一个特殊的标记染色体(是在结构上发生改变的不正常的染色体,通过这种标记与正常细胞进行区别),这种标记染色体据荧光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使用"氟达拉滨+马利兰(Flud+Bu)"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例患者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5型)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急非淋白血病1例.预处理方案包括氟达拉滨30mg/(m2·d)×4d,注射用马利兰3.2mg/(kg·d)×2~4d;非血缘移植患者加用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5mg/(kg·d)×3d;供者为其HLA配型相合的同胞或非血缘;输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数合计CD34+细胞3.0~8.03×106/kg(平均4.29×106/kg),单个核细胞6.74~13.51×108/kg(平均9.01×108/kg);采用"环孢霉素+短疗程甲氨喋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预处理相关并发症;其中5例患者重建造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STR-DNA证实均为完全供者植入;1例急淋L2患者在移植后早期(<30d)白血病复发导致死亡,其余5例患者随访8~20个月(中位时间10个月)均存活,至今无白血病复发.结论 "氟达拉滨+马利兰"预处理方案移植相关并发症轻,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可行,远期疗效尚待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WT1多肽疫苗对荷人单核细胞白血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对SCID小鼠腹腔注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后24h,皮下接种THP1细胞,建立SCID小鼠荷人单核细胞白血病模型,随机分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的疫苗成分为不完全弗氏佐剂,辅助T细胞表位组的疫苗成分为辅助T细胞表位和不完全弗氏佐剂,WT1多肽组的疫苗成分为WT1多肽、辅助T细胞表位和不完全弗氏佐剂。当肿瘤体积约为100mm3时,开始腹腔注射疫苗成分,疫苗接种14d后处死SCID小鼠。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小鼠脾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肿瘤组织HE染色后镜下观察组织学特点,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及CD4~+CD25~+T细胞水平,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L-2、IFN-γ、TGF-β及IL-10水平。结果实验成功建立荷人单核细胞白血病SCID小鼠模型,各组中所有动物均成瘤;WT1组小鼠脾细胞对THP1细胞的CTL活性高于辅助T细胞表位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WT1组小鼠的肿瘤平均体质量及体积均明显低于辅助T细胞表位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WT1组肿瘤组织HE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存活的肿瘤细胞减少;WT1组小鼠外周血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IgG、IFN-γ和IL-2水平均明显高于辅助T细胞表位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GF-β和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辅助T细胞表位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WT1多肽疫苗可在荷人单核细胞白血病SCID小鼠体内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有效杀伤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化疗诱导缓解后不可避免地面临复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最有效的治疗,通过免疫介导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根除白血病细胞,能有效预防AML复发。移植技术和单倍体移植模式进展使得"人人都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如基因工程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单克隆抗体、新型双特异性单抗,能特异性杀伤表达特殊抗原的白血病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将成为AML免疫治疗的新策略。研究发现高表达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新抗原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抗原-34(monocytic leukemia associated antigen-34,MLAA-34)具有抗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且MLAA-34多肽可诱导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MLAA-34可作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免疫治疗新的理想靶抗原。总之,新近进展有价值的免疫治疗白血病相关抗原的鉴定有可能根除化疗后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有望降低AML复发,延长AML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19.
文献报导某些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下称急淋)患者在急淋典型改变以前呈现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等类似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征象(1),此变化具有对激素良好反应,“再障”可很快缓解,但多于半年内呈现典型急淋变化等特点,Bernarrd曾观察到  相似文献   

20.
近数十年来,随着白血病化疗和支持疗法的进展,急性白血病的生存期相应的延长,因而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外损害较前多见。最常累及的器官和系统为:中枢神经系统和睾丸。肾脏、卵巢、结肠、脏肝的损害亦可见到。急性白血病的神经系统合并症,按过去的病理学分类为:(1) 神经系统的白血病浸润,(2) 颅内出血,(3) 神经系统的感染。现将有关神经系统白血病浸润,即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