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厦蓉高速公路高尧隧道施工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浅埋段软弱围岩、岩体破碎带、软弱夹层、地下水等,致使隧道施工难度及风险性大大增加,隧道施工中多次出现变形坍方。针对隧道存在的不良地质现象,在施工期应用适合的地质预报方法,较好地预测了该隧道的围岩地质情况,保障了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湖北云雾山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问题,重点叙述了预测、规避不良地质灾害风险的施工地质实施方案及应用效果,可为同类长大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公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超前地质预报主要指地质分析法、地球物理法、钻探法(或超前导坑)及诸多方法的综合使用,预报内容包括不良地质和围岩级别。通常,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采用3部曲预报方法,即将物探手段与地质分析相结合进行预报,将钻探作为验证或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在预报过程中,地质分析是基础。  相似文献   

4.
五龙山隧道施工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五龙山隧道进口段、中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交界段和出口段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采用“以地质法为基础、以HSP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超前预报技术”,开展洞内围岩变形监测和地表位移监测。结果表明,所获取的施工地质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了隧道施工状况,有效地指导了隧道施工,其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散射场、围岩电磁场、介质温度场探测及正反演方法及其信息融合技术,针对岩溶地区隧道地质特点研究建立了基于信息融合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GPT及其工作流程,通过数值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和实际隧道施工开挖对比方法,论证本文提出的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通渝隧道全长4 279 m,为单洞双向行驶的长大公路隧道。隧道埋深1 200 m,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高地应力、岩爆、岩溶、煤层瓦斯等不良地质现象。以该隧道设计及施工为例,详细介绍该隧道在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结构设计及施工措施,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工程类比。  相似文献   

7.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掌子面前方一定区域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文章首先介绍了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基本内容及工作目的;其次,概述了地质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参数确定,并通过工程实例,对现场测试结果及开挖后的实际围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规律及特点。最终表明,采用地质雷达对公路隧道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能有效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指导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罗阳高速公路石主隧道为双连拱隧道,其位于溶岩发育区,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以石主隧道为工程依托,介绍双连拱隧道在溶岩发育地质段的施工技术,总结溶岩地区双连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突泥涌水处理、中导坑及主洞溶洞处理等关键技术,为溶岩地区双连拱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沙赫里斯坦隧道是塔吉克斯坦在建高海拔、高寒地区的特长公路隧道,地质情况较复杂。笔者主要介绍了隧道的地质情况和围岩特征,并重点阐述了隧道大塌方的情况及处理措施,指出了对塔吉克斯坦变质岩地区板岩和粉砂岩围岩级别确定的重要性,为位于高原、高寒地区通过复杂地质地段的隧道施工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由于隧道工程围岩状况的复杂多变以及理论上的不完善,目前实际工程中施工前设计主要依靠地勘资料与工程类比法进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施工方法等的变化,使原设计不尽合理。文中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结合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法,本着尊重现场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条件和强化锚喷支护的原则,对某工程实例原有设计进行了优化,使隧道工程建设更安全、更经济。  相似文献   

11.
朱国保  张志强 《隧道建设》2006,26(3):60-61,103
主要阐述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下修筑隧道的要点。针对黄(陵)—延(安)高速公路HY—08标段汉寨隧道的地质特点,研究了湿陷性黄土公路隧道包括开挖、支护、二衬及监控量测等几个主要工序中不同于其它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值得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文工  王洪兴 《公路》2015,(2):248-251
塌方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在新奥法施工过程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能够有效地对隧道塌方进行预警。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提前探明掌子面前方围岩地质情况,为施工方采取合理施工方法通过地质条件较复杂地段提供依据;监控量测工作实施监测围岩动态变化,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判断围岩变形发展趋势。结合岗上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如何依据监控量测数据来指导施工进行详细分析,并成功提出大变形预警,确保隧道正常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确切反映隧道施工塌陷地表稳定情况及塌陷治理效果,需对隧道上部地表及邻近建(构)筑物进行监测与分析。结合某施工隧道的水文、地质情况,地表塌陷事故发生后采取治理措施及监控量测成果,分析该施工隧道发生塌陷主要原因是地形条件、复杂的水文与地质条件、降雨影响、施工工艺;最后,结合监测结果综合采取塌陷治理措施,实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程等级的不断提高,在隧道开挖中遇到的地质环境越来越复杂,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在隧道开挖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预报措施对隧道开挖中人员、设备的安全和隧道硐室的支护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介绍TGP12型隧道地质预报仪探测系统的原理、数据处理、解释技术和在大坪隧道施工中的超前预报应用。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预报结果的准确性,展示了TGP12型隧道地质预报系统在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杨芸 《公路与汽运》2008,(5):139-141
根据镇胜(镇宁-胜境关)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主要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以五龙山隧道为倒,探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的监控和施工质量检测方法,说明了该隧道施工中采用的地质超前预报及监控量测的实施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隧道塌方伴随着隧道施工过程而发生,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地质、设计、施工技术、管理决策等因素有关。通过对百花滩3号隧道顶塌方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处理方案及塌方的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堡镇隧道高地应力顺层偏压软岩大变形段的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孙伟亮 《隧道建设》2009,29(1):76-81
堡镇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质特点是在高地应力、顺层偏压、软岩地质条件下隧道发生大变形。在对国内外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现状基础上,分别对顺层偏压地层和高地应力顺层偏压地层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分析,制定了“超前支护、初支加强、合理变形、先放后抗、先柔后刚、刚柔并济、及时封闭、底部加强、改善结构、地质预报”的快速施工原则和总体方案。通过对开挖方法、通风方式、机械设备配套技术及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攻关,实现了同类工程安全无事故条件下的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18.
隧道施工的新奥法是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作为主要手段,通过量测控制围岩石变形,便于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的施工方法。通过葵岗隧道Ⅱ类、Ⅲ类围岩施工及地质不良地段处理等施工实践,认识新奥法设计与施工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因前方地质情况不明造成施工事故频发的情况,在虹梯关隧道施工过程中,利用以地质雷达法及TGP地震波法为主的长短结合的综合预报方法,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准确判断围岩级别,及时发现不良地质,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快速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叶康慨 《隧道建设》2010,30(2):190-194
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大坪有轨斜井,穿越地质为炭质板岩和炭质页岩,且存在高地应力,由于主要受地质因素影响,施工中出现较大收敛变形,通过介绍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大坪有轨斜井施工遇到的炭质板岩高地应力段大变形的处理,简要分析变形的原因、变形段的施工原则及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