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海》杂志1991年第5期上刊登了杨万里关于《如何确定上止点和下止点》的文章,本人对其介绍的下止点位置的求法谈一些看法,供参考。柴油机活塞的上止点和下止点位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当上止点的位置确定以后,根据柴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从理论上来说,下止点的位  相似文献   

2.
何谓存气间隙?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面与气罐盖底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存气间隙。它是柴油机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其大小对柴油机的工作影响颇大。由于柴油机在使用或修理中,存气间隙很有可能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应对其进行检验和调整。影响存气间隙的因素柴油机在使用或修理中,存气间隙发生变化的主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机械空气分配器存在着定时不精确、不能根据实时工况进气、易磨损泄漏等缺点。采用TMS320F2812DSP芯片作为处理器,利用TRD-NA1024NW光洋编码器采集曲轴转角信号,辅以相应的传输电路,可以准确控制气缸起动阀的启闭,使压缩空气在活塞处于膨胀行程上止点前后进入气缸,推动活塞下行,起动柴油机。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柴油机气缸油量过高或过低,造成活塞、缸套无法磨合或机件污染情况,研究船用柴油机气缸油消耗率均衡控制技术,利用电控气缸注油器均衡控制柴油机气缸油消耗率,电控气缸注油器将回流电控阀安装于柴油机气缸机械注油器出口以及气缸注油枪中,其中回流电控阀由回流阀偶件、阀体、电磁铁以及复位弹簧组成,依据柴油机的气缸磨合状态以及柴油主机运行工况,采用电控气缸注油器优化传统机械气缸注油器,实现柴油机气缸油消耗率的均衡控制。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船用柴油机不同工况下均衡控制气缸油消耗率,节油率高于30%。  相似文献   

5.
研制由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数据采集硬件和以NI LabVIEW为开发平台的上位机软件组成的船用柴油机缸压在线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硬件通过以太网与上位机相连。该系统在线采集上止点、曲柄转角和各缸气体压力等信号,通过等曲柄转角化、上止点标定和多周期平均等处理,计算平均指示压力、压缩压力、爆发压力、燃烧始点及膨胀压力等气缸压力特征参数和放热率;气缸压力特征参数既可用图表形式单缸显示,也可用柱状图形式多缸对比显示;测试结果通过数据库进行管理,以便于后续进行历史趋势分析。经过柴油机试验,验证该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可实现对柴油机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6.
戴逸君 《船艇》1989,(12):19-20
由于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提高(多数是通过提高平均有效压力)、燃油消耗率的降低和燃油质量的劣质化,从而根本上促使了气缸直径从160~650毫米范围内中速柴油机活塞设计的升级。从更新的样机不受烧重油能力限制的观点来看,活塞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燃料质量相关联的,因此提高可靠性将再次变为突出的有关方面。起源于铝合金整体活塞的一些规范变得  相似文献   

7.
李玉林 《上海造船》2009,(2):17-19,29
介绍并分析了在RTA和RT-flex柴油机上采用的一种全新的电子控制的脉冲气缸润滑油系统(PLS)。它通过对气缸壁润滑油分布的改进和充分灵活、精确定时的润滑油喷射,较原有的气缸润滑油蓄压器系统可减少气缸润滑油消耗37%,同时保持了活塞运转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二冲程柴油机气缸润滑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用二冲程柴油机,运行中连续不断地往缸壁上注入一定量气缸油,作用有三:活塞环将气缸油涂布于缸壁上形成润滑油膜,减少缸壁与活塞环、缸壁与活塞裙等摩擦副的磨损;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高压油泵与高压油管、喷油器组成喷射系统。柴油机的高压油泵是将燃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并根据柴油机负荷大小定时定量地把燃油经喷油器喷射到气缸内进行燃烧。它的工作情况直接影响柴油机的正常运转。下面以在船舶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生过的几起故障案例为例,进行分析探讨故障判断及紧急情况时正确处置,在保障船舶安全的前提下又避免对设备造成危害或更大的破坏。最后对高压油泵的日常管理给予几点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并分析了在W rtsil最新的W-X35/40系列柴油机上采用新一代电子控制的脉冲润滑油系统,它由新一代柴油机控制系统UNIC来控制,采用最新型的CLU-5气缸润滑技术,在保持柴油机活塞运动特性的同时,把气缸润滑油注油率的指导值降低到0.6g/kWh,减少了气缸润滑油的消耗,并降低了柴油机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1.
王友涛  赵青双 《船艇》2003,(9):41-43
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使燃油直接在气缸内燃烧,将燃油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利用燃气为介质,再将热能转变为机械功。燃油的两次能量转变都是在气缸内完成的,气缸套承受着高温、高压及活塞对其的侧向力,因此气缸套产生裂纹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仅以6105Q型柴油机为例,对气缸套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0引言可变气门正时(Variable Valve Timing,VVT)系统在柴油机低负荷和高负荷时,通过改变进气滚轮的位置,使柴油机在部分负荷和高负荷时进气定时相对改变:柴油机在低负荷状态下减少进气时间,提高气缸燃烧温度,降低烟尘的排放;柴油机在高负荷状态下增加进气量,提高气缸燃烧效率,降低油耗,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大中型柴油机中,给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内某先进的救助拖船配有2台MAN 6L48/  相似文献   

13.
一、缸套磨损测量监视的重要意义及概况船舶柴油机气缸内部工况监测是一种新颖的船舶自动化手段。它能直接对柴油机运转过程中气缸内部参数,诸如气缸燃烧压力、气缸套的磨损、气缸表面温度、活塞环工作状态等进行测量监视,以选择柴油机的最佳运转工况,并能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从而提高船舶运行  相似文献   

14.
利用曲轴扭振波形参数对柴油机熄火故障进行监测和故障定位分析,并开发故障监测系统。通过试验模拟柴油机熄火故障,利用曲轴扭角峰峰值、各谐次幅值和峭度值可准确地监测熄火故障。对扭角时域波形进行滤波处理后,与上止点参考信号和发火间隔角结合分析,可准确定位发生熄火故障的气缸,开发的故障监测系统可及时对熄火故障进行报警。  相似文献   

15.
关于柴油机的振动从基座到船体结构传递预测已经展开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应该了解气缸爆炸在柴油机激励引起的船体振动以及水下辐射噪声中的重要性。在模拟柴油机激励引起的船体振动响应采和了有限元法,通过多自由度隔振分析,考察机架横向支撑刚度在振动传递中的作用。为计算船体水下辐射噪声,基于有限元解出船体振动速度响应,提供船体边界元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1)气缸爆炸引起的作用在柴油机机架上的激励,会比活塞往复运动产生激励引起更大的船体振动响应和水下辐射噪声级;2)机架支撑刚度在柴油机振动传递到船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频率升高时其作用更为显著;3)忽略气缸爆炸激励部分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对船体振动的过高估计。  相似文献   

16.
船用柴油机的噪音源不同,大致分为三类:空气动力性噪音、燃烧噪音和机械噪音。空气动力性噪音主要包括进排气噪音,涡轮增压器中的空气与废气脉动噪音。燃烧噪音是燃料在柴油机气缸内燃烧时产生的动载荷和冲击波,经气缸盖、套、活塞、连杆、曲轴主轴承传播出来的噪音。机械噪音是柴油机零部件之间机械撞击所产生的振动激发的噪音。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42.160高速大功率四冲程船用柴油机采用单轴多列式主动机构,气缸呈星型七列布置、整机共六排42个气缸。该柴油机在厂内试验台上和使用过程中其主连杆曾多次发生断裂事故。断裂主要发生在主连杆杆身开始向大端过渡的圆角部位,即离开小端中心176毫米的杆身处及主连杆活塞销端处。  相似文献   

18.
2135柴油机活塞及缸套温度测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新桥  张智 《船海工程》2007,36(4):59-61
通过应用硬度塞法和热电偶法分别测量2135柴油机活塞相关点温度和缸套相关点温度,考察柴油机2135活塞以及缸套热负荷状况,对测量结果分析和研究表明,活塞表面温度没有超过材料允许范围,该机型还有工作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于多軸二冲程对項活塞式发动机而言,进排气活塞的布置方式、各曲軸的轉向情况都是較多的,因此发动机具有多种运动学方案。各方案的实现条件(即排气活塞提前角及各气缸夹角的数值)是不同的,同时,它們的动力性能如曲軸主軸承負荷、发动机发火均勻性、平衡性、軸系扭轉振动特性等亦各有所异。本文对多軸对项活塞式发动机的发火均勻性及外部平衡性的計算方法进行了探討。发动机的发火均匀性与曲軸的曲柄排列及橫排各气缸的发火間隔角有关,而后者又决定于发动机的运动学方案。由于各列气缸是斜置的,而活塞的止点位置又不一致,因此以正反轉矢量方法来討論发动机外部平衡性是最为方便的。該型式发动机装置的扭轉振动当量系統为具有多个相同分支的齿輪連接分支系統,它的扭轉振动可分为两部分——节点在齿輪处的振动(共节点振动)和节点在軸上的振动(同相振动)两种形式。文中对多个相同分支軸系的扭轉振动特性作了初步分析,并对消减危險扭轉共振的措施和改进发动杌的平衡性提出了一些看法。此外也給出了三軸及四軸发动机的計算結果,可供該型式发动机設計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某新型低速柴油机连杆在样件加工完成后,先对连杆大端轴承孔进行尺寸测量,然后通过轴瓦挤压点实验,得到连杆大端挤压点值。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轴瓦挤压点,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仿真方法对实验进行了很好的验证和补充作用。通过在仿真模型中改变连杆大端连接螺栓位置,分析了连接螺栓位置对轴瓦挤压点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