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仁博高速公路工程应用,首先对上面层SMA-13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最佳油石比进行设计,然后对其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水损坏性能进行评价,同时通过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肯德堡飞散试验对沥青混合料合理的沥青用量进行评价,最后总结了SMA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和关键控制要点。结果表明,该配合比设计合理,油石比控制适宜,沥青混合料性能优良,为SMA-13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选取间断级配SMA-13,掺入4‰的玄武岩纤维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将其与掺入同掺量木质素纤维的普通SMA-13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对比,以研究玄武岩纤维的使用对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SMA-13沥青混合料相比,掺加玄武岩纤维的SMA-13沥青混合料,其油石比得到降低,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能有所提高,但水稳定性提高幅度有限。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通过粗、中、细3种级配试配,然后再进行马歇尔试件的击实,分析体积指标确定级配、油石比,过程复杂,试验人为误差较大,耗时,耗力。通过贝雷法的粗集料选取密度,CAVF法计算粗细集料比例及油石比,对AK-13A和SMA-13的级配和油石比进行优化,并运用贝雷法3个比例参数CA比、FAc比、FAf比对优化后的级配的骨架嵌挤情况进行判别,以评价优化后的级配是否符合贝雷法3个比例参数的要求,旨在严格控制沥青砂浆体积与粗集料间隙率之间的关系,使沥青混合料的骨架嵌挤效果更好,性能更稳定。研究过程中采用GTM方法成型试件,用马歇尔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结果表明,粗集料的设计密度位于松装密度及干捣实密度之间时可以达到嵌挤状态,对于一般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如AK-13A,粗集料的设计密度选择松装密度,对于SMA选用干捣实密度。采用改进的CAVF法计算粗细集料的比例并优化级配,通过计算得到的油石比与最终实际采用的油石比基本一致。粗型密级配AK-13A混合料的3参数符合贝雷法范围,形成一种嵌挤密实结构;SMA的3参数都不在贝雷法的范围内,其形成的骨架密实结构是独有的。SMA-13的粉胶比较AK-13A大,同时沥青膜厚度小于AK-13A,但2种混合料路用性能经实践证明都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4.
将普通SMA-13中2.36~13.2mm集料全部采用钢渣替换,制作钢渣SMA-13沥青混合料,并与普通SMA-13沥青混合料对比,分析钢渣SMA-13的最佳油石比及路用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SMA-13相比,钢渣SMA-13的最佳油石比增加0.4%,动稳定度增加约12.1%,抗弯拉强度、低温弯曲应变及断裂能分别增加约7.6%、21.7%、27%,劲度模量降低但降低幅度较小,残留强度比及残留稳定度均增加约1.5%且残留强度比及残留稳定度均大于80%,构造深度及摆值增幅分别为46.9%、4.8%,钢渣的掺入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SMA-13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SMA-13沥青混合料属于间断级配混合料,加之纤维的均匀分布,使其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抗高温性能。结合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变更设计实例,确定SMA-13沥青混合料的5种配比,通过室内试验验证其性能,对比分析了不同级配和油石比对SMA-13路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级配范围内设计的5种级配的混合料性能均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5种路面的铺面整体均匀。从试验路芯样来看,方案5的级配最佳。SMA-13路面平整度、构造深度、渗水抗滑等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6.
SMA-13沥青路面配合比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SMA-13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依托仁博高速公路上面层试验段,考虑广东省的气候及交通条件,结合实际施工的合理性,通过材料优选、配比优化及性能验证,确定了上面层SMA-13最佳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采用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飞散试验及低温弯曲试验综合评价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广东本地的辉绿岩作为粗集料,通过级配优化,当油石比为6.2%时,SMA-13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SG温拌剂,针对4种级配类型(SMA-13、AC-13、AC-20、Sup-20)的沥青混合料,确定最佳油石比及拌和、压实温度;在最佳油石比条件下进行水稳定性、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SG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较热拌沥青混合料降低20℃左右;4种级配类型温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均符合规范要求;SG温拌剂B组分用量为0.2%~0.3%时,温拌沥青混凝土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指标提升较快。  相似文献   

8.
玄武岩纤维近年来被作为SMA沥青混合料中的纤维稳定剂,具有突出优势。本文通过玄武岩纤维不同掺量对SMA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分析比对,确定玄武岩纤维在SMA沥青混合料中的最佳掺量,以及通过相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和木质素纤维对其在最佳油石比的SMA沥青混合料中的路用性能的试验对比分析,总结出各纤维在SMA沥青混合料各种性能的优势,为工程需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SMA-13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在相同骨架级配下确定不同纤维掺量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对其高低温稳定性、抗水损害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以某高速项目进行实体工程验证。结果表明木质纤维起到了加筋、粘结稳定作用,最佳掺量为3.5%,相对基质沥青混合料,其动稳定度提高39.36%;低温抗弯拉强度提高34.80%;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与TSR分别提高4.61%、9.66%;铺筑的实体路面工程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70号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RTFOT老化后进行BBR试验来评价沥青的低温性能,并对在同一矿料级配和确定最佳油石比及纤维用量的条件下形成的两种SMA- 13沥青混合料进行低温弯曲试验,得到低温性能参数的对比分析,对两种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做出评价,以检验该沥青混合料在高等级路面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温拌沥青混合料SMA-13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考察温拌沥青混合料SMA-13的路用性能与热拌SMA-13的差异,结合八达岭高速公路大修实体工程,探讨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特点和作用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温拌与热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异同点。最终设计出满足热拌SMA-13设计要求的温拌沥青混合料SMA-13,为其在高速公路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汤东  陈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158-162,M0017,M0018
为研究SMA-13沥青混合料的抗滑衰变规律,对比分析了路面摩擦系数以及宏观构造这两个表征,并且对于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检测方法以及指标进行了观察,在此基础上,采用自研的路面材料加速磨耗测试仪,对SMA-13混合料进行加速磨耗试验,通过摆式摩擦仪和人工铺砂法,分别测试了不同程度加速磨耗试验后的SMA-13混合料试件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进而研究SMA-13的抗滑衰变规律,结果表明:SMA-13混合料的构造深度与摩擦系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荷载作用初期,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衰减较快,后期趋于稳定。表明SMA路面的抗滑性能衰减主要发生在路面通车1~2 a的早期阶段,后期趋于稳定。采用对数法进行拟合,建立了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的相关性模型,将室内试验结果与工程实践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SMA-13沥青混合料及其路面抗滑性能的衰变规律。  相似文献   

13.
采用AC-13,SMA-13,Sup-13三种不同级配,制备高模量剂掺量为0%,0.2%,0.4%,0.6%,0.8%不等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车辙、浸水马歇尔、冻融疲劳、低温小梁、四点弯曲试验,分别研究不同高模量剂掺量及级配组合方案下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及抗疲劳性能.研究表明:高模量剂能够显...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高性能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性能,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SMA-13,AC-13以及橡胶沥青间断级配ARHM-13,并与4%SBS掺量改性沥青下AC-13和SMA-13的对比性试验,研究高性能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及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与SBS完全相同的生产工艺,能够实现高性能橡胶沥青的生产,且制备得到的高性能橡胶沥青不仅达到了湿法拌制的技术标准,而高温储存改性剂离析指标还达到了SBS改性沥青的水平;高性能橡胶沥青适用于传统连续级配、SMA间断级配以及橡胶沥青专用的间断级配ARHM,同时,高性能橡胶  相似文献   

15.
温拌玄武岩纤维SMA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拌玄武岩纤维SMA-13的使用性能,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SMA-13的油石比比木质素纤维SMA-13降低0.8%;温拌玄武岩木质素纤维SMA-13混合料成型温度可较热拌沥青混合料降低20℃左右。温拌玄武岩纤维SMA-13与热拌木质素纤维SMA-13相比,高温性能有所提高,水稳性能和低温性能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6.
依托上海G15嘉浏段拓宽改建工程,研究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和高强添加剂等对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基于G15嘉浏段现场条件及未来使用需求,采用确定适用于G15嘉浏段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的纤维和外掺剂类型。采用室内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入木质素纤维的SMA-13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较好,可有效满足G15嘉浏段高速公路运营使用需求。最后对拌和厂实际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高要求,从矿料级配角度出发,试验选取多碎石沥青混合料(SAC)和沥青玛蹄脂混合料(SMA)作为高原多年冻土区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试验用料,用密级配AC-13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SAC-13与AC-13破坏弯拉应变差异并不明显,而SMA-13的破坏弯拉应变较AC-13降低20.7%。三种级配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由高到底依次为SAC-13,SMA-13和AC-13,选用的两种抗滑表层较密级配AC-13动稳定度提高了一倍左右;三种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基本相当。高原多年冻土区沥青路面病害主要以低温病害为主,因此SAC-13级配沥青混合料在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沥青路面应用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比分析两种生产工艺的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与AC-25(基质沥青)、AC-20(SBS改性沥青)、SMA-13在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抗疲劳性能、抗水损害性能和抗老化性能方面的差异,研究两种生产工艺的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优良性。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叉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南京市气候和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特点,采用AC-13C,SMA-13两种矿料级配与两种沥青共组成四种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测定了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提出了适用于南京市道路交叉口路面面层的沥青混合料类型。  相似文献   

20.
以罗长高速公路B2合同段为例详细介绍了无纤维SMA-13改性沥青表面层的生产与施工过程,提出了无纤维SMA-13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控制要求,并对铺筑路段的使用性能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实践表明,只要施工管理得当,无纤维SMA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