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级公路交通量大、行驶速度高,其养护工作的要求是:在全面养护的基础上,提高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要求养护工作及时、快速、安全、不阻断交通;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护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施工安全,加强劳动保护,减少环境污染。经过近两年机械化养护作业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及设备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1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现状 1.1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随着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高等级公路的养护与维修工作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重建设轻维护"的思想已经成为过去.沥青路面在交通载荷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会逐步失去其服务能力.为了不使路面状况继续恶化,延长路面服务周期,保持路面的使用性能.一般都会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维护手段.中国的路面养护规范一般将沥青路面养护作业按工作量的大小分为:小修、中修、大修和改建等4种.一些西方国家将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作业按功能和目的分为:预防性养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修复性养护(Corrective Maintenance)、路面翻修(Pavement Rehabilitation)、路面重建(Pavement Reconstruction)等4类[1].  相似文献   

3.
李红英 《公路》2012,(7):285-288
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公路养护任务日益繁重,如何采取有效的路面养护手段,实现公路养护的优质高效,实现绿化环保,是“十二五”期间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方向.以鞍山森远的就地热再生施工机组的施工过程控制,阐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已建成的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现状,简要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变形和破坏的阶段划分、变形、破坏的原因分析及养护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广佛高速公路是广东省第一条高速公路 ,也是目前广东省交通量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对该路沥青路面的现状、破损原因进行了分析 ,对沥青路面的大修设计以及施工管理、交通组织 ,以及依托该项目开展的沥青再生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薛国胜 《公路》2015,(2):53-56
近年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长足发展,截至2012年底通车里程已达5000km,全省高速公路路网体系已基本形成。与此同时,养护管理任务日趋繁重,不断增长的养护需求与养护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也将日益加剧,推行基于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理念的科学化预防性养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润扬大桥的应用现状和车辙状况,介绍了就地热再生养护技术,详细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相关试验,通过对施工后路面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证明就地热再生工艺有效治理了车辙病害。  相似文献   

8.
对于道路养护,我们追求的不是暂时的平坦,而是长久的使用。长期以来,英达一直将"延长公路寿命,确保公路使用者安全、舒适、快捷"作为公司的使命。日前,江苏省沥青路面热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会同广东省交通集团检测中心、河南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养护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和苏州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对使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后的部分路段的路面质量现状进行了跟踪回访。在回访过程中发现,使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施工后的路面,车辙、裂缝等最常见的路病的复发程度都要大大轻于同期使用传统工艺处理过的路面。很多使用了3~4年后的道路,依旧保持了相当优异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索智  徐世法  罗晓辉  王超  王东林 《公路》2012,(10):191-195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网基本形成,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良好的路用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然而,由于气候条件、车辆荷载等因素的耦合作用,沥青材料的使用性能随时间逐渐劣化,引起多种路面病害的发生。沥青再生还原剂材料是一种合成树脂与轻油的混合材料,能够有效提高轻度、中度和重度老化沥青的性能指标,恢复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节约养护成本,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预防性养护封层新技术。本论文对研发的三种沥青再生还原剂与不同老化程度沥青之间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通过室内试验量化分析了还原剂在不同掺量下对老化沥青的影响,再以预防性养护效果为判据,提出了沥青再生还原剂的开发和选择原则,对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俊 《公路》1989,(1):18-19
目前,安徽省高、中级沥青路面已有8000多公里,其中50%以上在使用终期,随着四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大吨位车辆的增多,交通量的增加,致使路面使用寿命缩短,每年全省约有200公里的沥青路面亟待修理,由于沥青材料短缺、资金不足等种种原因,很难及时修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为了缓和这种紧张状况,加速修复路面,提高道路服务能力,沥青路面的回收再生利用的研究,已被提到议事日程,被列为我省公路科研课题。自1981年开展这项研究以来,经过多次实验,已采用老沥青路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