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卵砾石层潜盾隧道设计考虑研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依搜集既有卵砾石层潜盾隧道案例显示,其施工可能遭遇如大卵石障碍物、卵石引致切刃磨耗、钻掘引致沉陷、潜盾机具选择等问题,这些问题之因应设计考虑与土层隧道者不同,亦为卵砾石层潜盾隧道重要课题之一.主要为依搜集台湾与日本卵砾石层潜盾隧道案例,基于卵砾石层工程特性,进行相关卵砾石层潜盾隧道设计考虑研析与建议,包括:1)地质调查项目与内容;2)设计研析,含结构分析考虑、潜盾机设计、开挖面稳定、背填灌浆、地盘改良、地中障碍物排除、地表沉陷特性等,期供工程界参考.  相似文献   

2.
妈湾跨海通道工程隧道选线快速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平  辛理敏  孔祥岁  刘学增  师刚 《隧道建设》2018,38(10):1630-1636
为解决滨海地区跨海隧道选线难题,依托妈湾跨海通道工程,在分析影响海底隧道建设安全的地质因素的基础上,从隧道线位地质适应性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地质条件、设计方案、施工方法等因素,基于打分制提出选线快速评价模型。模型包含平面曲率半径、纵坡坡度、抗浮安全系数、隧道埋深、与平面控制因素水平距离、差异沉降6项评价指标。选线快速评价模型前5项指标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采用一票否决制,差异沉降指标考虑地下水位、土层性质、土层厚度、先期固结压力、车辆荷载等因素的影响,依据分层总和法计算隧道沉降; 同时,结合经验法推导出沉降曲率半径计算公式,并将沉降曲率半径划分为5个等级,从而构建出妈湾跨海通道工程隧道选线快速评价模型,并将其嵌入到三维参数化选线分析平台,实现隧道地质参数快速选取和隧道线位快速评价。采用选线快速评价模型对妈湾跨海通道3条盾构线位进行选线评价,评分分数分别为79.3、71.3、84.1,对隧道选线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7,(10)
在地下工程设计过程中,两座隧道线路交叉时,如何保证工程的安全性是目前山区隧道工程常遇到的问题,以某高速公路上跨铁路隧道为实例,用规程规定的方法核算新建隧道爆破施工对已建隧道的振动影响大小,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爆破振动对已建铁路隧道影响较小,新建隧道施工开挖对已建隧道力学性状影响有限。新建公路隧道开挖影响范围明显区域在其一倍洞径范围内,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选线和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平榆高速公路宝塔山特长隧道采用分离式、独立双洞结构,左、右线间距40 m左右,为平榆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隧道根据出口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条件,依山布局洞门,防止大填大挖,从总体设计、结构分析、施工工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了特长隧道设计与施工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5.
王晓帆 《公路》2022,67(2):395-399
滇东北地区地质构造发育,地质活动频繁,隧道洞口地形、地物、地质等建设条件复杂多变.以滇东北某高速公路特长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隧道口边仰坡"开挖前—开挖后—支护后"3个阶段过程模拟稳定性分析,结合施工组织等因素,进行洞口边仰坡"永临结合"综合设计.根据工程实践情况,洞口边仰坡设计效果良好,工程措施安全有效,可为类似建设条...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某浅埋偏压隧道为依托工程,全面分析了隧道洞口段地质灾害的基本特性及形成机理,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隧道洞口段支护结构受力及变形特性,提出了综合处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地质灾害主要为冒顶事故、坡面崩塌、初期支护开裂、钢拱架严重弯曲变形;其形成机理主要有地形地质条件、受力状态、气象因素、施工设计因素;隧道洞口段初期支护结构受力极不均衡,水平应力较大,右侧初期支护承受较大的围岩压力;采用地表覆盖封闭、增设临时支撑、反压回填、CD法施工、小导管注浆加固等措施可有效控制避免其施工地质灾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以中微风化岩质地层为主的青岛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工程的施工速度和安全性,改善工作环境,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与环境控制,以青岛地铁2号线Ⅰ期工程为背景,针对岩质地层城轨交通工程埋深浅、地质变化大、城市密集建(构)筑物周边环境复杂等外部特征,以及隧道线路短、曲线半径小、施工组织复杂等自身特点,对采用双护盾TBM施工方法的城轨交通区间隧道工程设备研发制造、隧道结构型式和现场施工方案进行研究,研发制造首台城轨交通紧凑型双护盾TBM,设计城轨交通双护盾TBM隧道结构,并提出城轨交通区间隧道双护盾TBM始发、到达、过站、转场、快速施工等土建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市政下穿隧道与地铁车站合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至盛  杨凤梅 《隧道建设》2015,35(12):1301-1305
按照规划,成都市一环路某下穿隧道与地铁车站位于同一路由。简要介绍下穿隧道的地理位置、主要技术标准,以及隧道的平面、纵横断面、结构类型等。重点介绍下穿隧道与地铁车站的位置关系、结构处理方式、设计施工要点等。为了解决2个工程分期建设造成工程浪费、施工风险大和多次影响道路交通,以及先期工程未给后续工程预留施工条件,导致后续工程无法实施等问题,经过方案比选,采用了隧道和车站空间"上下重叠",隧道底板与车站顶板"共板",隧道侧墙与车站侧墙"上下对齐",2个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的合建方法,得出隧道与车站合建的设计施工方法是可行的,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9.
京广铁路南岭隧道病害整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惠兰 《隧道建设》2006,26(3):82-85
南岭隧道因岩溶病害严重,在施工阶段即成为工程难点,施工完成后就开始整治,由于埋深较浅,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紧密,加上京广线铁路运输繁忙,历次整治均不能彻底清除病害。介绍了南岭隧道地质条件、原设计及施工概况,以及隧道病害现状及本次病害整治措施。同时对隧道选线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中心城区内复杂周边环境复合地层条件下进行超大断面盾构法隧道施工,面临着从设计选线、盾构机选型、周边环境保护等诸多难题。首先介绍了隧道平纵线形设计,在满足盾构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开现状建构筑物或对其影响降到最小;然后介绍了复杂地层条件下盾构机选型思路;最后梳理了隧道沿线侧穿或下穿的建构筑物等工程重难点,逐一提出针对性设计及施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