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铁路道岔区无砟轨道服役状态是影响列车安全及运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确保道岔区无砟轨道在设计年限内安全服役,在调研我国高速铁路道岔区无砟轨道伤损现状的基础上,基于高速铁路道岔区无砟轨道结构特征,分类研究了道岔区无砟轨道伤损形式及伤损特点,分析了不同伤损的形成原因,为高速铁路道岔区无砟轨道设计创新提供参考,也为道岔区无砟轨道伤损快速修复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运营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伤损已经显现,个别结构部件伤损严重需要更换,但尚缺乏相应更换技术和更换材料的现实问题。为实现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部件天窗时间内快速更换的目标,研究了无砟轨道结构关键部件更换材料及装备,提出无砟轨道结构关键部件快速更换工艺,形成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部件快速更换技术体系,为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养护维修奠定了技术基础,对于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杭甬高铁线路使用U71M钢轨其强度等级为880MPa,轨顶面硬度260~300 HB,有较好的韧、塑性,焊接性优良。U71Mn钢轨为高速铁路用钢轨,铺设线路时采用长轨条闪光焊接方法,道岔采用现场铝热焊接技术。开通6年来,部分道岔基本轨、尖轨出现疲劳伤损达到维修周期。道岔维修一般采用更换伤损钢轨的方案,利用现场铝热焊接技术。但是无砟轨道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更换曲线(曲尖轨及导轨)标准钢轨与磨耗轨焊接尤为困  相似文献   

4.
对兰新高速铁路不同区段无砟轨道聚氨酯嵌缝材料伤损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分析无砟轨道聚氨酯嵌缝材料伤损类型及发展规律。针对高原大风严寒地区嵌缝材料伤损特点,优选相容性好的有机硅柔性密封嵌缝材料进行现场试验性修补。提出无砟轨道嵌缝材料表面封面、离缝嵌填和整体更换修复技术,为西北特殊环境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嵌缝材料伤损的修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发展需要,许多既有线都进行了提速改造施工,道岔改造是轨道提速改造的关键。更换提速道岔和大型组合道岔为铁路再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奠定了基础,因此得到普遍应用。大型组合道岔换铺施工难点关键在于新混凝土枕组合道岔插入的过程控制、新混凝土枕组合道岔的辙叉过渡、旧的菱形辙叉与新的导轨过渡连接及菱形辙叉外侧导轨与既有旧辙又过渡连接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高速铁路的建设发展,无砟轨道广泛应用,无砟轨道长轨更换施工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以沪宁城际高铁长轨更换施工为例,总结运营条件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长轨更换施工技术,对该技术加以分析阐述,为高速铁路养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CRTSⅠ和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在服役期间可能产生损坏,如轨道板破损,高速道岔伤损,砂浆离缝、碎裂,道床沉降超限等,宜根据伤损的不同程度,采用维修或更换两种不同方式修复轨道结构。结合国外高速铁路维修经验,介绍了我国板式轨道局部破损的树脂快速修补、道床沉降的抬板注浆维修等技术;针对轨道部件更换,提出采用材料非线性计算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依托索锯设备的研制,形成我国轨道板、充填层和高速道岔的快速更换工法。  相似文献   

8.
结合京沪高铁下行线K1167.200~K1167.700更换长轨施工,重点介绍CRTSⅡ型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更换长轨施工方法,并分析了轨道板伤损控制、长轨条固定及限界控制等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国产单开道岔桥上道岔板铺设测量技术的空缺,结合新建沪杭高速铁路,正线国产42号高速道岔整体道岔板铺设施工测量采用数据采集软件及SSPS-Boegl道岔精调系统,分析研究道岔板铺设施工工艺流程中的测量方法。总结桥上高速道岔板铺设的精密测量技术,得出高效可行、满足精度要求的道岔板铺设测量技术与控制精度的施工工艺。此技术操作灵活简单、便于控制测量误差,有利于标准化作业与管理,填补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国产桥上道岔板铺设测量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在对高速铁路道岔大部件更换的施工组织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减少线路占用、适合高速铁路道岔大部件快速更换的作业工法——本线纵移快速置换法。该方法克服了占用邻线更换方法作业效率低、线路占用多、影响范围大的缺点。针对本线纵移快速置换法展开装备研制,保证在电气化区段安全作业,实现高速铁路道岔大部件的快速更换,对提高我国高速铁路道岔大部件伤损应急处置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无砟道岔结构横移是高速铁路轨道出现的典型病害之一,导致了多处列车限速运行。本文以客运专线18号可动心轨道岔为例,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无砟道岔结构横移量对车辆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对横移病害整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砟道岔结构横移会产生方向不平顺,导致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及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大幅增加;直、逆向过岔时,辙叉区横移对车辆动力特性的影响大于转辙器部分,而转辙器部分横移会持续影响车体通过辙叉区的横向加速度;采用抬升推移法对岔区无砟轨道结构进行调整时,底座板与基床表层之间的黏结力对顶推力的影响大于轨道结构刚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武广客运专线岔区长枕埋入式道岔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重点对无砟道岔的铺设、组装、精调、混凝土浇筑、焊接等现场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高速铁路道岔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板式高速道岔,是目前高速铁路施工中较常采用的道岔结构,由于道岔施工当中影响因素较多,对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结合杭甬铁路客运专线上虞北站18号板式无砟道岔精调施工,较详细地介绍了路基上道岔区板式无砟轨道的测量工作和测量方法,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速铁路多以桥梁形式跨越的特点,不可避免存在在无砟轨道结构施工完毕后或在运营中,桥梁支座出现质量缺陷造成安全隐患时,必须对现有存在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的桥梁支座进行更换。采用大吨位千斤顶将梁体顶起后更换存在质量缺陷的桥梁支座,其重要保证是确保在桥梁支座更换过程中无砟轨道结构的几何状态满足运营要求及桥梁、无砟轨道结构不受到破坏。通过对无砟轨道桥梁支座更换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成功更换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支座。更换结果表明采用顶起桥梁满足更换支座必须的高度进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支座更换是可行的,沪杭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支座更换技术对运营高速铁路更换桥梁支座也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大量新建线路需要引入既有车站或枢纽,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运营线无砟轨道地段插入道岔的功能需求日显迫切,已成为制约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结合某新建高速铁路引入既有高铁站的接轨方案,提出拆除既有无砟轨道、新铺无砟道岔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全隔离板墙,封锁一线施工,相邻正线单线行车,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系列措施,可确保施工安全和缩短工期,减少对运营的影响。该方案解决了高铁车站或枢纽无砟轨道接轨的技术难题,实现新建高速铁路线路与既有枢纽的成功引入。  相似文献   

16.
结合TG/GW 115—2012《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和工程实践经验,对无砟道床伤损等级判定指标进行了优化。建议《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报批稿)中高速铁路无砟道床伤损分类沿用现行维修规则中的分类方法,并增加CRTSⅢ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无砟道床伤损等级划分由三级调整为两级,对Ⅰ级伤损应做好观测、记录、分析,对Ⅱ级伤损列入维修计划并适时修补;将CRTSⅠ型板式无砟道床砂浆层离缝判定指标中的对角线长度替换为离缝长度,并给出了其等级判定标准;将CRTSⅡ型板式无砟道床砂浆层伤损等级判定指标中的“离缝深度、离缝对角线长度”修改为“离缝面积比”,并给出了其等级判定标准;将无砟道床伸缩缝嵌缝材料的离缝、开裂、缺损统一判定为失效。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路基上道岔的铺设质量对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板式无砟道岔铺设施工中,道岔板铺设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通过对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站路基上道岔板铺设技术的研究,系统总结了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找平层及底座施工、道岔板粗铺和精调、自密实混凝土灌筑等成套施工技术,介绍了各工序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高速道岔作为重要的铁路转线设备,其服役状态直接关系到高速列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也是影响高速铁路提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确保道岔区无砟轨道在设计年限内安全服役,完善高速铁路道岔区无砟轨道修复技术体系,提出了一种以离缝注浆、防水封闭和排水疏堵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形成集整治工艺、整治材料和整治装备为一体的道岔区无砟轨道冒浆整治技术。通过对比选用弹性波法无损检测技术作为道岔区无砟轨道冒浆整治效果的评价手段,验证了该整治技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既有高速客运专线道岔铺设是有砟线路大修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国内客运专线道岔铺设施工主要以18号及以下型号道岔为主。通过调研国内既有线路有砟道岔铺设施工,总结了国内为数不多的客专42号单开道岔铺设施工成功经验。对客专42号单开有砟道岔铺设施工技术进行优化,提出一套机械化整体铺设施工工法,以提高大号道岔铺设施工效率和质量,并为后续既有高速铁路大号道岔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京津城际铁路Ⅱ型板式无砟道岔施工为例,介绍了板式无砟道岔的道岔板运输、道岔板安装、定位、混凝土灌注、道岔件运输和安装等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供客运专线铺设板式无砟道岔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