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密集建筑群下城市浅埋大跨隧道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厦门市机场路一期工程梧村山隧道下穿浦南段是国内罕见的下穿密集建筑群的城市浅埋大跨连拱隧道,开挖跨度达34 m,围岩以Ⅵ级围岩为主,埋深仅10~30 m,地下水埋深2~4 m.地面房屋密集,且结构条件差.通过强大的超前支护手段和双层二次衬砌结构,采用中导洞先行、侧壁开挖的三导洞施工方法,合理组织施工步序,及时封闭支护衬砌结构等措施,成功对该工程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2.
针对既有旧公铁立交桥下不能将地下水顺利排到泵站等问题,介绍了增设U形槽封闭地下水后排明水的维修改造方法,通过计算验证了U形槽结构的厚度、排水系统泄水的合理性,分析了施工注意要点.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维修改造方法既能减少投资,又能为后期的养护管理带来方便,同时节约养护成本.  相似文献   

3.
刘卡丁 《隧道建设》2014,34(2):140-146
以深圳益田村地下双层停车库工程为例,指出该工程结构抗浮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比分析3种结构抗浮设计方案(锚杆抗浮、钻(冲)孔灌注桩抗浮及泄水引流抗浮),最终决定采用泄水引流抗浮方案,即利用动水压力小于静水压力的原理,通过渗流、滤水措施排泄一部分地下水、控制底板下的动水压力,从而减小结构受到的浮力,解决抗浮问题。该方案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投资、减少了建筑材料的用量、使地下水得到循环利用,符合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余晶  程勇  贾瑞华 《公路》2012,(9):244-249
介绍了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工程中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下穿口岸段隧道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法的比较过程。根据实际工程调研及设计经验,提出了封闭管幕保护下的浅埋暗挖方案,并对设计施工技术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渝黔高速公路K63+730~+980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边坡病害产生的影响因素,明确了不利外倾结构面是促发其滑动的主要因素,地下水是重要的诱发因素.针对边坡变形破坏特征,采用常规方法和数值模拟对其稳定性和变形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对滑动体的处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U型槽结构在严寒高水位下穿立交引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严寒高水位地区 ,下穿式立交引道采用U型槽结构封闭地下水时 ,换填非冻胀性材料至冻结线以下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罗星  汤永久 《隧道建设》2012,(Z1):65-70
深圳市益田村中心广场地下停车库工程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地下停车库之一,车库设计采用中心岛法施工,车库结构抗浮设计采用抽水减浮方案。通过工程实例,全方位介绍该大型地下停车库的综合施工技术,提出大型地下停车库工程采用中心岛法与盖挖施工方法的关键技术,同时提出大型地下结构采用抽水减浮方案的施工控制要点。所采用的工法节约了工期和投资、减少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循环利用了地下水,符合国家提倡的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三面临河特殊环境条件下浅基岩含流砂地层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地下水防控技术难题,结合合肥清三冲调蓄池深基坑工程,对基坑特征及基坑场地地层参数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先在基坑上部适当放坡降深、再在基坑周圈连续封闭且与基岩顶面严密结合"的地下水综合防控措施。同时,对深层搅拌桩及高压旋喷桩嵌岩施工、钻孔灌注桩穿越流砂地层钢板护壁护筒施工等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工程实施效果及监测数据表明,基坑坑内降水开挖对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影响均在合理范围内,基坑侧壁整体无明显渗漏水情况发生,地下水防控措施防护整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地下工程受地下水渗流的影响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依托某城市轨道交通共建管廊工程,通过FLAC3D进行流固耦合分析地下通道对地下水渗流规律的影响以及地下水渗流规律变化对地下通道的反作用.找出限量排水情况下,地下工程结构所受孔隙水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数值的变化情况.找到结构所受应力随孔隙水压力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得出地下工程对地下水渗流规律的影响结果以及影响范围,同时发现渗流规律的变化对应力场分布范围产生的影响及最大应力分布位置和数值都有变化.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上海地区一个深基坑工程的降低承压水的工程实践。在实践中采用了系统的深层承压水治理方法,设计了降水井布置方案,进行了群井降水试验。根据试验成果,对降水方案进行了调整。采用三维渗流模型模拟了地下水的降深分布。实际施工证明该降水方案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正0引言地下水处理是在富水地层修建隧道工程中一项决定工程进度、施工安全甚至是工程整个生命周期的关键工作,隧道施工所揭露的地下水对结构本身的承载力、围岩的稳定性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处理不当会使整个工程处于瘫痪状态,国内外已有的隧道突涌水工程案例已表明:由于隧道开挖的揭露,使得围岩周围的富水区域突然向隧道内涌出,这种突涌水过程往往发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城市道路下穿规划轨道交通停车场的设计分析,对下穿方案中U型槽和挡墙加盲沟的选取进行了研究.探讨如何根据道路周边建设条件、地下水情况、土质情况等,研究U型槽和挡墙加盲沟两种方案的适用性,选择合理可行的方案,确保设计合理、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3.
高水头地下水长久以来一直威胁着隧道工程的建设施工,对生态环境也有影响。处在高水头富水层中的隧道工程应将处理地下水作为首要任务,建设隧道工程时,地下水的处理应保证不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并且优化工程衬砌构成。同时应该适度控制地下水排量以及适度减小地下水对工程主体的压力。对通天河隧道进口富水段处治方案的研究,利用数学分析方法对渗流理论进行数据推导,获得水压力折减系数数学表达式,提出在地下水水头大的工程里不适于使用全封堵型衬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程广朝 《路基工程》2011,(1):144-145,149
结合新建青岛客站主站房地下候车室工程实例,依据地下水勘察报告、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现场情况,对地下水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了钻孔灌注桩抗浮方案与岩石锚杆抗浮方案的优缺点,决定采用岩石锚杆抗浮,并顺利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潘聪 《路基工程》2021,(1):192-195
结合某港口铁路专用线工程U型槽在长大地下水路堑中的应用,分析不同结构形式U型槽的优缺点.根据工程特点采用俯斜式梯形截面,利用midasCivil进行结构计算,详细介绍了U型槽抗浮设计、防水设计及临时基坑开挖支护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设置后浇带是消除混凝土早期收缩应力,取消伸缩缝的一种常用方法.然而,后浇带留置时间过长是影响工期的主要因素,国内外缺乏对其计算方法及相关试验研究.由于工期的要求,经理论计算,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青岛流亭机场三期工程的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留置21 d后封闭,并在工程现场进行了应力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工程后浇带拉应力未超过抗拉强度,结构安全,同时,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所建议的计算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关于地下水与岩土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由地下水诱发的工程事故和地质灾害的研究不足,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笔者在总结地下水的工程影响和其诱发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上以滑坡为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连华昌变电站电缆隧道出现了严重的底鼓、衬砌裂缝等病害,采用现场测量、钻芯取样等方法对隧道的病害情况进行全面检测,并对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病害是由地下水作用、原支护结构强度不足和施工质量差等因素综合引起的,决定采用电缆临时移位、底板钻孔注浆后凿除、加设钢筋混凝土内衬的整治方案。目前该工程已竣工,隧道结构稳定,电缆运行正常,取得了较好的整治效果。实践证明: 大连华昌变电站电缆隧道的病害整治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深挖路堑边坡的稳定对于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结合工程实例,系统研究边坡岩土体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作用以及各种外部因素对边坡稳定的影响,采用二维分析软件进行了边坡稳定的计算分析,并结合当地水文、地质及地产材料等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加固技术方案,为类似工程的加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半填半挖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填半挖路基稳定性受填挖结合部位软弱交接面结构类型、岩性条件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处理措施采取不当将造成路基变形不协调,甚至发生整体失稳破坏.该文采用简化Bishop法,从填方高度、地下水、填土力学参数和交接面结构类型4个方面进行了稳定性对比研究,通过灵敏度分析,找出填方高度、地下水和填土粘聚力是影响路基稳定的较敏感因素,对指导该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