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设深港西部通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健平 《公路》1999,(5):5-8
深圳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凭借毗邻香港、交通便捷的优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也高速发展,与香港的经济、交通联系迅速增加。地处香港、珠江三角洲之间交通咽喉的深圳市,由于公路口岸与市中心间没有一定的缓冲区,大量集装箱车穿城而过,致使深圳现有公路口岸及城市集疏道路严重堵塞、市中心区环境污染加重。随着内地与香港间政治、经济联系的日趋密切,深港间公路过境交通量必将进一步增长。因此,迫切需要另辟新的深港过境通道,以满足深港间交通发展需要和改善深圳市城市…  相似文献   

2.
基于TransCAD软件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简化交通影响分析的交通需求预测计算步骤,降低计算难度,提出了进行过境交通量预测的基本思路.根据调查路段交通量,利用TransCAD软件反推现状出行OD矩阵,再根据反推的OD矩阵标定重力模型参数推算出各小区出行产生量;然后利用简化的出行分布和交通分配的组合程序,得到预测的未来年路段过境交通量;应用出行率法得到项目交通产生量,通过方式划分、交通分配,可得到未来年由项目产生的路段交通量.将路段交通量叠加,得到未来年路段交通总量,以此为基础计算服务水平,作为交通影响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公路口岸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交通枢纽,是过境通道系统的咽喉。深入了解口岸的交通特性,对于现有口岸加强管理和新建口岸优化设计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拟以全国交通量最大的公路口岸-深圳皇岗口岸为案例,对口岸交通组成、交通量特征等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加准确的预测旅游公路的交通量,基于交通生成原理的不同,将旅游公路的交通量分成旅客交通量和背景交通量两部分。首先根据景区的等级、接待能力、特点和历史等数据预测得到景区的特征年旅客接待人数,根据景点周边城市的规模和交通条件求出旅游公路的通道交通量,考虑旅客出行特性的不同,采用非集计模型进行交通方式选择预测。最后加上通过常规预测方法求出的背景交通量得到旅游公路的总交通量。本文对旅游公路建设前期工作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交通量预测是交通影响分析中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从面向应用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一种用于交通影响分析(TIA)的交通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回归分析、时间价值原理与重力分布原理预测交通量建立。实例应用表明模型是实用的。较之传统经验方法,模型能够有效定量预测新建公共建筑交通影响分析中的交通产生量。  相似文献   

6.
孙焰  孙有望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133-135,141
研究运输系统中动态交通分布的预测方法,即在运输系统中,当各交通小区的发生交通量及吸引交通量出现变化后,需根据当前交通OD分布表迅速确定下一阶段的交通OD分布表。确定OD分布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已有的预测方法都需经反复多次迭代才能得到计算结果,计算速度不能满足动态交通系统的要求。论文通过建立预测动态交通分布的优化数学模型及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了求最优交通分布的一个解析公式,应用闭回路法设计了满足非负约束并使误差增长最小的一种调整方法。由算例表明该模型计算速度快,计算效果好,适合动态系统的交通分布预测。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过境交通的特点,指出过境交通对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影响的因素。结合深圳东部过境通道路线方案比选的分析,归纳过境通道路线的设置原则、沿线控制影响因素、过境通道路线位置与城市规划路网合理结合的必要性,给出过境通道路线走向比选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由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设计的深港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工程于2007年6月15日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组验收,胡锦涛主席于2007年7月1日亲临现场,为深港西部通道开通剪彩。随同胡锦涛主席一起剪彩的有香港特首曾荫权、广东省长黄华华、深圳市长许宗衡,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长李少光,以及两位深港西部通道工程人员代表。  相似文献   

9.
十年建设     
《经济导报》2007,(26):76-80
深港西部通道 深港西部通道在2007年7月1日开幕和通车,它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之间的第四条跨境行车通道,以纡缓目前位于落马洲、文锦渡及沙头角之跨境行车通道的交通挤塞情况。全长5.5公里的西部通道走线始於将设有口岸过境设施的蛇口东角头新填海区,横跨有高生态价值的后海湾而落点于新界西北区的鳘磡石,然后经由后海湾干线衔接到元朗公路。  相似文献   

10.
以长沙市都市区跨湘江通道的交通规划方案为例,就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路网分布、跨江通道的位置、桥隧接线和匝道控制用地、接线与路网连接、桥型选择、桥梁和隧道方案比较、交通量预测分析和跨江通道的建设序列、各个设计阶段的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于滨河城市的跨江通道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中国西部地区路网的现状,以路网中各路段的历史交通量调查数据和区域经济资料为依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路网的正常交通量进行预测;以现状路网正常交通量为基础,利用概率分配法对新建或改建路网的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进行预测,形成基于路网路段交通量调查资料的趋势增长———概率分配路网交通量预测方法。该方法继承了个别推算法的优点又摈弃了总量控制法的缺点,可操作性强,适用于西部地区的路网。  相似文献   

12.
相关系数法在通道交通需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娟 《中国公路学报》2006,19(5):98-101
通过改进传统的相关系数法进行通道交通需求预测,分析了交通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由通道的综合发展增长率和交通增长率的相关性及相关系数预测通道交通需求总量,并根据可行路径连接的交通集散点的经济特征和支线里程,探讨了吸引权及采用Logit分配模型预测路径交通流量的方法。结合某通道交通需求预测,对该方法进行实际运用,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快速路互通立交主线总交通量、交织流量比和主线外侧第二车道大型车比例等3种因素对合流区端部主线最外侧车道交通量的影响,得出上述3种因素与合流区端部主线最外侧车道交通量具有非线性关系.在实际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广义神经网络对合流区主线最外侧车道的交通量进行了预测,并与实际调查数据对比,对比结果证明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薛晓娟 《交通科技》2012,(5):112-114
分析了专用公路交通量预测的影响因素,把专用公路交通量预测分为3类:A类机械变化交通量、B类园区诱增交通量及C类趋势交通量。提出了3类交通量的预测方法,并通过实例应用,验证了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公路网交通量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日辉  王首绪 《公路》2006,(4):182-185
提出将交通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应用到公路网交通量预测中,提出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模型。从环境系统污染物的输入输出模型出发,构建基于大气污染承载力的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数学模型,实现基于大气环境的交通量控制目标,为交通规划部门制定可持续的交通发展规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交通量演变模式检索的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交通量预测的方法,可以在突发事件情况下评估事件对高速公路网的交通影响。各种预测算法的共同特征,需要一定的历史数据支持。在同一算法中,对历史信息吸收得越多,其预测往往越准确。作者借用图像压缩的原理,从历史交通数据中抽象出历史交通状态演化模式,并用压缩码表示该演化模式。通过对压缩码的检索,可以快速提取与当前演化模式相近的历史数据,通过这些演化模式相近的历史数据,预测交通状态的变化趋势。试验证明,预测数据与真实数据具有良好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17.
对于没有基础的交通量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数据的未开发区域以及没有系统科学的交通量调查数据的曾经偏远落后的地区,很难用经典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来预测其远景年的交通量,可以考虑采用土地利用回归模型对该地区进行交通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18.
在二阶BP神经网络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一种快速二阶BP神经网络,并将把该方法成功地用于公路交通量的预测中,通过与其它方法的比较分析,得出快速二阶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加快了收敛速度,提高了结果的准确度,为科学地预测公路交通量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上海铁路南站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包括现状周边道路及规划 ,南站总体规划、交通量预测、交通组织原则和交通组织设计等  相似文献   

20.
该文首先从港区交通仿真和港区道路设计研究现状出发,提出两者之间协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协同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约集港模式下港区交通流预测、交通流仿真模型研究、港区道路设计、港区交叉口渠化优化设计等,在此基础构建了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最后从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两方面阐述了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