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重载列车缓冲器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和总结了国内外货车缓冲器的发展概况,概述了钢弹簧摩擦缓冲器、摩擦橡胶式缓冲器、黏性阻尼缓冲器以及摩擦胶泥缓冲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研究了其阻抗特性。就缓冲器动力学计算模型的建立、缓冲器特性间断点的处理及其列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3个方面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缓冲器的选型设计以及纵向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MATLAB的液气缓冲器调车冲击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用于铁道车辆的新型液气缓冲器的工作原理,根据列车纵向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对一调车冲击计算模型和仿真计算模型.通过研究4种不同工况下缓冲器动态特性曲线的变化,分析了运行阻力、缓冲介质黏度变化对缓冲器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动车组用橡胶缓冲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了基于橡胶缓冲器的列车纵向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缓冲器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缓冲器在列车启动、制动工况下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在列车连挂工况下,缓冲器受到的冲击力随连挂速度的提高而急剧增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列车连挂速度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4.
机车车辆液气缓冲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铁道机车车辆液气缓冲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根据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液气缓冲器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液气缓冲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为液气缓冲器在铁道机车车辆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车辆缓冲器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当前国内外货车缓冲器的发展概况,并以常用的摩擦式缓冲器为例,建立计算模型,详细分析摩擦式缓冲器的力—位移特性,对其冲击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表明,在进行缓冲器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确定缓冲器的容量、行程、特性曲线形状以及阻抗力时,必须将整个列车系统综合起来考虑,分析缓冲器的动力学特性及列车的冲动机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列车运行时的纵向冲击力和加速度,以达到缓和车辆间纵向冲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门式起重机碰撞缓冲器的种类与性能特点,结合各种碰撞缓冲器的具体设计计算,给出了现场选用门式起重机碰撞缓冲器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城轨地铁线路的建设需要,研制了车挡缓冲器,并进行了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研制的弹性胶泥车挡缓冲器能够满足运用需要.  相似文献   

8.
应用MATLAB Simulink软件对气液缓冲器的冲击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比试验数据找出了影响气液缓冲器动态特性的关键因素,可为气液缓冲器各关键参数与关键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车钩缓冲器特性曲线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车钩缓冲器实际工作状态和进行缓冲器特性曲线优化,提出采用列车纵向动力学系统对缓冲器的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在优化方面,从响应面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响应面的子区域构造方法,运用凝聚函数和惩罚技术处理约束的遗传算法求解加约束条件的二次响应面最优解。以大秦线实际线路、列车编组以及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为优化计算的条件,结合缓冲器数值模型建立缓冲器特性曲线的优化模型,运用所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响应面方法对重载列车缓冲器特性曲线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说明所提方法对求解缓冲器特性曲线的优化问题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0.
姜洪亮 《铁道车辆》1998,36(4):79-81
介绍了利用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缓冲器特性曲线的方法和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1.
金星  罗运康 《铁道车辆》2011,49(6):1-4,47
介绍了摩擦型缓冲器在车辆冲击过程中动态特性的特点和一种描述其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进行车辆冲击过程仿真计算时,使用该模型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摩擦型缓冲器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摩擦缓冲器冲击试验数据建立缓冲器多段线性模型,利用附加黏滞摩擦力和附加阻尼力进行理论修正,构建缓冲器多段线性修正模型,利用车辆冲击仿真及反映列车运行工况的三角函数位移激励对缓冲器多段线性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缓冲器多段线性修正模型较常规多段线性模型更接近冲击试验结果;转换速度及外部位移激励的频率会对车钩力尖峰阶段产生影响,转换速度越大或者外部频率越小,车钩力越先进入尖峰阶段,形成的磁滞环就越大,消耗的车辆振动能量越多,后续的车钩力和车辆相对位移就会越小;附加黏滞摩擦力较好地模拟了缓冲器特性曲线的尖峰现象,等效摩擦系数越大,附加黏滞摩擦力越大,车钩力也越大;附加阻尼和车体刚度的共同作用使缓冲器加载曲线与卸载曲线之间平稳过渡,在附加阻尼的修正下,即使缓冲器处于过渡曲线上遇到往复加载和卸载载荷,缓冲器也能形成磁滞耗能环,亦能耗散车辆之间的振动能量。  相似文献   

13.
系统阐述了高速重载货运机车车钩悬空故障现象。重点分析了缓冲器上浮的原因,分析认为车钩连挂高差是缓冲器上浮的最主要原因。文章计算得到了车钩、尾框不同配合间隙状态下缓冲器上浮与车钩悬空量的数据关系,并从设计源头提出了解决车钩悬空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用解析法、空间轴对称有限元法和静载电测实验等三种方法对车辆缓冲器环簧的应力和位移进行分析和比较,所得结果十分吻合,因而建议缓冲器环簧的强度分析可采用弹性力学中的厚壁圆筒计算公式或用轴对称有限元法计算。  相似文献   

15.
以某城轨车辆用车钩缓冲装置为例,介绍了其结构组成,通过动力学仿真计算软件,建立了多编组列车模型,并进行列车的碰撞及坡道救援仿真分析,最终得到了车钩缓冲装置在碰撞及坡道救援过程中的作用力、缓冲器变形量及其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碰撞过程中,碰撞连挂面的车钩力及缓冲器变形量最大,沿列车纵向向两端面不断减小,车钩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依次逐级吸收冲击能量;在坡道救援工况中,制动速度对车钩缓冲装置的动力学性能基本无影响,增加车辆载重,其制动过程中车钩作用力变大,缓冲器行程增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CRH2型动车组与救援机车连挂时,前端车钩缓冲器在不同吸收率下动车组车钩力、缓冲器行程和变形时间进行仿真分析,说明了动车组前端车钩缓冲器在不同吸收率情况下,仅仅改变缓冲器的变形时间,不会对动车组连挂时的车钩力和缓冲器变形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前苏联和俄罗斯缓冲器的发展历程、主型缓冲器的结构和性能参数,以及有关标准对于缓冲器性能和列车质量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城轨车辆车钩缓冲器的形式,通过对缓冲器的结构、性能和特性的分析,阐述了缓冲器的配置与能量吸收的关系,为城轨车辆车钩缓冲器的设计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铁列车连挂冲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计算仿真的方法,分析研究地铁列车在不同连挂速度下缓冲器容量与冲击加速度和车钩力之间的关系。提出地铁列车连挂车钩冲击力与连挂车辆数量无关;车钩峰值冲击力决定了缓冲器的容量;地铁列车没有必要追求过高的连挂速度;连挂速度应该在4km/h以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两种高分子弹性元件与钢摩擦元件组合的新型缓冲器钢摩擦元件的设计原理,并应用有限元法对新型缓冲器的静压试验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缓冲器不仅保持了高分子弹性元件缓冲器的优点,又能有效提高缓冲器的能量吸收率,为新型缓冲器进一步的研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