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扩建工程吹填料受限、需要用机制砂进行环保施工的要求,对“海洋英豪”绞吸式挖泥船进行适应性改造,在桥架前端加装砂水混合装置,将机制砂与海水在装置内混合,再通过绞吸船的吸砂管输送到泥泵进行远距离吹填,实现环保疏浚。该砂水混合装置可以推广到对吹填转运有高环保要求的施工项目,同时对国内外的环保接力输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纲筛  周壮 《水运工程》2000,(12):87-88
介绍加装液压机臂式吹吸装置作为吸泥、冲水装置主体的改造办法,将原绞吸式挖泥船改造成集绞吸和吹泥一体的兼容型疏浚工程船。  相似文献   

3.
苏文广 《水运工程》2017,(S2):44-46
针对袋装砂围堤施工存在砂源紧张、砂源较远、土质情况不适合袋装砂围堤就地取砂施工问题,依托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进行绞吸船结合袋装砂围堤施工研究,采用大型绞吸船吹填提供砂源进行袋装砂围堤施工,探索袋装砂围堤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效率、质量、成本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项目工期和控制吹填砂细颗粒含量小于20%,在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海上标准贯入实验SPT,并通过N值和室内筛分试验结果,对地层的土质类别及细颗粒含量等情况进行研究。同时,通过现场挖泥船实际吹填效率分析,得到实际疏浚吹填中SPT标准贯击数与不同类型挖泥船的挖掘能力的关系:当N值大于30时,现场7025型绞吸船较难开挖,需引入大型绞吸船或耙吸船开挖。相同土质耙吸船吹填料的细颗粒含量远远低于绞吸船。因此,根据SPT钻孔资料合理安排施工船舶和施工工艺,对项目顺利实施、节约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结合厦门某工程的施工,研究耙吸挖泥船、自卸砂船外海取砂后至储砂坑抛填,再由绞吸挖泥船吹填上岸的施工工艺及相关的优化措施,使得在有限的施工水域内船舶连续施工并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6.
京唐港区砂源为粉细砂,颗粒较细且不易沉淀,采用传统的吸砂船进行水下取砂溢流量极大、效率极低且装舱量少,无法提供可靠的砂源且取砂造价过高。通过增加主管分流装置对平板驳进行改造,结合同期航道疏浚的耙吸船连接管道进行吹砂,通过溢流沉淀,将耙吸船泥舱中的海砂吹至砂船船舱内,再用于防波堤筑堤冲砂。试验表明,耙吸船联合改造平板驳装舱砂船每日可提供砂源约0.93万方。将航道疏浚与防波堤冲砂施工有机结合,同时节约了吹填区围埝建设和取砂船单独水下取砂的费用。  相似文献   

7.
肯尼亚拉姆港疏浚及吹填项目中吹填区须进行临时围埝施工。由于当地石料价格较高,陆地砂源少,因此只能通过大型绞吸挖泥船采用水下取砂的方式进行备砂。而施工区土质为黏土混砂,且含有大量贝壳,砂层较薄,取砂效率极低。为此,研制一种管线用滤砂装置,该装置可将砂与其他废土分离,并分别吹填至不同区域。该大型绞吸挖泥船黏土与砂混挖分离施工技术,解决了砂与黏土球及贝壳分离的难题,保证了砂袋充填砂的质量,提高了充填砂袋施工效率,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8.
刘昊  张亚楠 《水运工程》2015,(5):213-215
曹妃甸围海造陆吹填工程土质具有颗粒细、吹距长等特点,绞吸船产能较低,为提高绞吸船施工产能、降低施工成本,采用对绞吸船挖掘和输送分析、泥泵气蚀点分析等方法研究绞吸船施工,优化其施工工艺。优化后的施工工艺使曹妃甸围海造陆吹填工程绞吸船施工产能提高了15%,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也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9.
随着行业市场不断的发展,吹填工艺已逐步开始往两端延伸,即往大型化长距离与小型化短距离吹填工艺方向发展,而小型化长距离吹填工艺较为少见。目前,国内长距离吹填工艺已开始应用,但多为大型绞吸船直接吹填I类土的工艺。当施工水域狭小、水深不足、大型绞吸船远距离吹填工艺受到限制时,小型绞吸船长距离吹填工艺的发展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以东山县八尺门海堤贯通工程(退堤还海)清淤工程拼装式小型绞吸船远距离多级接力泵送吹填工艺的实际应用,为类似远距离吹填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绞吸船吹填工艺成熟,已得到广泛使用,但用于红树林生长的滩涂营造却少有探讨.基于汕尾红树林湿地建设项目,针对区域水深浅、吹填目标高程低、吹填淤泥工程性质差、易流失等特点,探讨了红树林滩涂高程改造的吹填施工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吹填标高,合理布置取土区、吹填管口、排水口,控制排水时间,使得经过吹填后的滩涂高程和土质条件达到了...  相似文献   

11.
针对3500 m3/h系列绞吸挖泥船在较短管线输送距离时采用缩口减小流量的问题,通过对舱内泥泵和水下泥泵的叶轮进行叶片改型优化,实现泥泵扬程和功率的降低,并将改型叶轮应用于南通海门某疏浚工程.结果表明,"新海鹭"轮泥泵更换改型叶轮后,在3.4 km排距下采用双泵串联输送粉砂土质泥浆,两泵功率降低约500 kW,油耗减少...  相似文献   

12.
采用环保型多功能绞吸船结合土工管袋施工方法,通过施工实践过程中优化设计设备指标、施工作业流程,结果表明,所引进的环保绞吸船作业效率可达40 m^3/h,充灌经排水后淤泥含水率可达80%以下。该清淤工艺的成功应用,可为类似工程标准化施工提供借鉴依据。同时建议对绞吸船的船舶时利率进行统计计算,积累实践经验,为采用该工艺时的施工计划编排、成本测算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定  王野  苏召斌 《水运工程》2020,(S1):95-99
泥浆浓度是绞吸挖泥船施工产量的关键参数,传统的测量技术因使用放射源而产生核辐射风险和环境污染问题。采用电学层析技术中的电阻层析成像(ERT)技术进行泥浆管道的浓度分布成像,利用电导率测算泥浆浓度,研制了一套泥浆浓度的新型无放射源测量装置,并进行了绞吸挖泥船实船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泥浆浓度测量装置与取样结果误差在3%以内;相对于传统放射源测量装置可靠性提高,环保性能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控制投资,需根据项目施工条件合理选择疏浚船型。以绞吸挖泥船为基础,依据现行疏浚定额,分析疏浚价格组成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不同疏浚船型在不同吹距时的价格曲线得到单价的变化趋势,找出吹距相同时的经济船型;总结得出大中型绞吸挖泥船的经济适用的疏浚工程量范围。结果表明,当吹距相同时,采用大型绞吸挖泥船成本优势明显,更适合远距离吹填;当疏浚工程量较小时,中小型绞吸船疏浚成本优势明显;当工程量大于200万m3时,大型船舶具有成本优势;当运(吹)距超过14 km时,选用抓斗挖泥船比耙吸挖泥船经济性更优。  相似文献   

15.
绞吸式挖泥船的性能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臣 《水运工程》2004,(11):21-21,30
通过对港口、航道清淤工程的实际操作,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绞吸式挖泥船良好的特性和基本原理,并对其设计和建造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以供进一步改进挖泥船的性能做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绞吸船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石块、杂物糊堵吸入口或泥泵而影响绞吸船的连续施工,目前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绞刀处加装防石设备。然而防石设备没有标准的形式,不同单位研制了不同的防石设备,各种防石设备对绞吸船吸入能力的影响一直没有办法定量评估。首先总结了目前常用的防石设备形式,然后采用CFD方法对加装不同防石设备前后绞吸船吸入口附近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加装防石设备前后绞吸船的吸入段水力损失,确定了由于加装防石设备造成的局部水力损失系数。经研究表明,防石网和双防石环结构引起的水力损失较大,单防石环和犬牙式防石格栅水力损失最小。为选择防石设备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绞吸挖泥船在清淤过程中挖深不足的问题和环保施工的要求,对绞吸挖泥船进行适应性改造,具体为将绞吸挖泥船前端绞刀挖掘设备更换为环保清淤设备,实现了绞吸挖泥船的环保清淤功能。为了增加清淤设备的灵活操作性能,开发了一种新型清淤设备,位于桥架和清淤吸头之间。针对水平悬挂、36 m挖深和40 m挖深3种工况,对清淤设备关键部件进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关键部件最大应力为84.2 MPa、最大变形为2.5 mm,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优化后关键部件符合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8.
4500m3/h非自航绞吸挖泥船电力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500m^3/h非自航绞吸挖泥船是目前国内生产能力最大的绞吸式挖泥船,也是国内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施工设备大范围采用变频驱动的绞吸挖泥船.本文主要介绍其电力系统概况以及由于采用变频驱动而带来的电力系统设计的要点及难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绞吸挖泥船的维护保养管理问题,提出绞吸挖泥船维护保养管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分析业务需求,设计系统架构,分解定期首排、定期保养、维护保养发现和定期更新设置等功能模块,实现对绞吸挖泥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规范绞吸挖泥船的维护保养管理流程,有效提高维护保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