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铁路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围绕铁路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提出的“绿色选线”制度,运用系统分析和多目标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技术支撑,以决策支持系统(DSS)为核心理论,并引入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从铁路线路方案的环境影响问题出发,结合其特点,对基于环保理念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技术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完善了现有铁路选线过程中环境问题的考虑方式,提高了决策的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铁路等线性工程的选线阶段,选线的原则一般足根据工程的数量和投资进行选线,我们称之为工程选线;在地质比较复杂的地区根据沿线的地质条件进行选线,我们称之为地质选线。那么,在选线过程中由于要考虑绕避国家明令禁止通过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为保护沿线的饮用水源取水口及人型的噪声、振动等敏感建筑物等因素进行选线,我们称之为环保选线。本文对环保选线过程中所要考虑的几种因素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等的规定进行简单分析总结,仅供在选线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在铁路配合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方案变更原因分析,阐述了铁路选线尤其山区铁路选线应重点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铁路与政治、社会的相关性,铁路选线的技术经济性,以及目前我国铁路的技术发展政策等方面,谈谈自己从京九铁路赣粤段线路走向选择得到几点启示。说明铁路选线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应用工程学。提示选线程师:在选线过程中,应纵观全局,综合分析,合理取舍,选择线路走向,确定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京沪高速铁路安徽凤阳段选线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铁路线位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皇陵的关系的情况,并就如何处理好铁路建设与各类保护区、古迹、文物等的相关关系进行一些探讨。在铁路选线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要熟悉法规、更新理念;要将环保选线理念贯彻到选线的全过程;环保专业人员要早期介入选线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建铁路拉萨至日喀则线一组典型局部线路方案比选的研究,总结出一种可供借鉴的长大峡谷区选线设计思路,即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保护、建筑与自然的协调、行车的安全性等因素,遵循“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协调发展”的设计理念,确保铁路选线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铁路新线建设过程中,选则线路走向格外得要。特别是在很多敏感地区,铁路走向很可能对沿线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铁路选线过程中,尽可能降低铁路对沿线环境的影响,实现铁路与沿途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便成为了绿色选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郴州~红岩段,大面积出露碳酸盐岩,岩溶发育,既有南岭隧道发生了严重的涌水、突泥及不可逆转的环境病害。依据本段线路地质选线的原则:以路基通过为主,辅以低桥跨暗河通道、短隧道穿“孤峰”,进行了3个方案的地质选线比选工作,确定了短隧方案为本段线路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9.
以巴准线选线为例,谈西北黄土高原铁路选线中的地质选线、横断面选线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铁路选线应综合考虑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春明 《铁道勘察》2007,33(2):69-72
以胶新铁路、太中银铁路的选线设计工作为例,从满足客货运输的要求,适当预留发展,正确处理选线与地方规划相结合,突出重点工程,综合考虑节能、节地,合理绕避军事区、环境保护区、不良地质等方面,阐述了铁路选线中应综合考虑的主要问题:合理确定限制坡度;尽量加大曲线半径,适当预留提速条件;正确选择接轨方案;正确处理铁路建设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重大不良地质区域的关系;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军事设施的关系;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重点工程的关系;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节约用地的关系;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以拉日铁路选线为例,谈山区铁路选线中地质选线、路基横断面选线及桥隧方案选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在京沪高速铁路安徽凤阳段选线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铁路线位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皇陵的关系,并就铁路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各类保护区、古迹、文物等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建议在铁路选线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要熟悉法规,更新理念;要将环保选线理念贯彻到选线的全过程;环保专业人员要早期介入选线过程.  相似文献   

13.
铁路选线工作综合性强,牵涉面广,科学性高,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分析铁路选线涉及的多种不确定因素,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设计部门的选线方案要从环境的适应性、工程的可靠性、投资的合理性、兼顾多方利益、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等方面考虑。选线方案应配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目标,兼顾地方其他建设项目的建设及规划,处理好与环境保护、工程安全、工程投资的关系,注重环境保护,在特定地段贯彻“地质选线”原则,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保证设计质量,处理好与重点工程及其他设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联平 《科技交流》2000,30(3):126-130,135
山区地形、地质复杂,选线难度大,地质对选线有控制作用,地质工作的质量影响着选线的成败及优劣。本文根据近年来我国西北路网地质选线的实践,论述了地质工作在山区铁路选线中的重要作用,也详细地介绍了山区铁路地质选线工作的组织形式、程序、方法,以及主要内容,对今后山区铁路地质选线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铁路选线设计是一件关系铁路建设全局的总体性工作,也是一项集知识、经验为一体的工作.如何科学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充分挖掘专家的经验知识,提高选线设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是现代铁路勘察设计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建设一条高质量铁路的重要支撑.课题组依托渝利、渝万、贵广、中老等铁路项目,针对"选线设计本体、选线设计知识表达、地理信息智能获取与利用、智能选线设计方法"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多年"产-学-研-用"协作攻关和工程实践,提出基于知识工程的铁路智能选线理论和方法,研发了铁路智能选线辅助设计系统.研究成果突破了铁路智能选线设计的关键技术瓶颈,支撑了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多条铁路的勘察设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山区铁路选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岭铁路线路由岭顶间垭口处的隧道(或路堑),分水岭两侧的河谷展线以及岭下谷部的桥梁(或路堤)三部分组成,本文就如何进行越岭铁路选线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以实例说明地质工作在山区越岭铁路选线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目前有效铁路规范虽然对地震区选线有一些规定,但没有结合具体的地震动参数,操作性不强.汶川大地震在艰险山区产生的次生灾害非常严重,但汶川地震不同动峰值加速度值大小与山区铁路次生灾害的严重程度是不一样的,选线设计、工程处理有很大差别,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导位于艰险山区高烈度地震区铁路(目前非常多)选线,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研究结论:对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 g、0.15 g的地区,铁路选线可不考虑地震因素;对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 g、0.3 g的地区,铁路选线要考虑地震因素;对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等于0.4 g的地区,铁路选线受地震因素控制,工程设置以易于修复为原则.  相似文献   

18.
风沙灾害威胁着沙区铁路建设运营,由于高速列车具有速度快、车体轻的特点,线路在穿越风沙地带时受到的风沙流威胁更大。为在选线设计时就将线路风沙危害尽可能地减小,通过分析风沙流对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影响机理,针对风沙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结合铁路选线基本理论与方法,提出风沙地区高速铁路综合选线原则及风沙流区、戈壁区、大风区的高铁线路选线设计要点。以兰新高铁为例,通过详细勘察风沙区和分析现有资料,从线路走向方案设计、工程投资、环境影响等方面研究风沙地区高速铁路综合选线原则在实际线路工程中的应用,并确定了高速铁路在风沙地区较为合理的线路设计方案。经过兰新高铁多年的实际运营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性,可为今后风沙地区高速铁路选线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华国  虞卓  曾学贵 《铁道学报》1998,20(4):98-105
环境保护是人类在进入21世纪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使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有必要在铁路选线设计中进行周密的环境考虑,进而用环境因子来进行铁路选线方案比选。本文从铁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内容出发,总结出9个主要评价目标,并对目标进行量化,最终提出了铁路选线方案比选的多目标系统模糊优选方法,并通过了实例的检验。此外,本文还提出了铁路绿色设计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湘黔线怀大段增建第二线选线设计,针对山区铁路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对山区铁路增建第二线选线设计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