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路智军 《驾驶园》2010,(5):35-35
华越携包括第3代缓速器控制器、FV系列缓速器V系列电涡流缓速器等多款产品亮相本届展会。其中,代表了当今电涡流缓速器控制技术全球最高水平的华越第3代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2.
在2005年7月举行的第5届北京国际商用车展上,记者注意到有五六家零部件企业都展出了电涡流缓速器产品,数量之多是以前类似的展会从来没有过的。经过了解,这些产品既有技术成熟在市场上有一定保有量的,也有刚刚投放市场的。在记者采访中,这些企业的相关人员都表示,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制动系统,目前在我国中高档客车上都已采用。随着人们的安全和舒适性意识的进一步增强,缓速器的市场需求将增加,不但在客车上,货车上也将采用。正是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才使很多企业将触角伸到了缓速器这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电涡流缓速器对驱动桥的利弊,说明了电涡流缓速器在驱动桥上的安装方法,总结了安装电涡流缓速器对驱动桥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说明了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汽车上安装电涡流缓速器的优越性,并对电涡流缓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何仁  衣丰艳  何建清 《汽车工程》2004,26(2):197-200
运用电磁场理论推导了电涡流缓速器的电流密度和制动力矩计算公式,这些计算公式反映了电涡流缓速器各设计参数的相互关系.可用于指导电涡流缓速器的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6.
何仁  汤沛 《汽车技术》2006,(11):28-31
介绍了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额定制动力矩为1400N.m的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并且在试验台上测试了该缓速器有关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实践为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优化设计和系列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液力缓速器和电涡流缓速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液力缓速器和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对2001年上海国际汽车展上展示的外国公司产品的剖析,阐述了这两种缓速器的发展趋势,并对其使用效果及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陆刚 《驾驶园》2008,(10):42-43
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高效汽车制动辅助装置,俗称"电刹",它是国际流行的第三制动系统。可以通过驾驶员手动或脚动实现制动。该产品既可以使汽车在坡道行驶时,方便地实现缓速或恒速行驶,也可以在高速公路或路况较差的情况下,及时轻松地进行缓速,因此可极大提高汽车行驶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电涡流缓速器在国外已有50年的使用历史,并且有关交通法规都强调汽车上要安装电涡流缓速器。目前国内车辆迫切需要安装该产品。  相似文献   

9.
3 电涡流缓速器的维护 3.1清洗 电涡流缓速器转子表面及风道是电涡流缓速器散热的主要部分,保持电涡流缓速器转子表面的清洁对保证电涡流缓速器的正常使用非常重要。特别对在灰尘较多和泥泞道路条件下使用时,要定期对电涡流缓速器表面进行清洗。  相似文献   

10.
目前,缓速器有3类:电涡流缓速器、液力缓速器和磁力缓速器。磁力缓速器在日本应用比较广泛,而我国高档大、中型客车普遍采用电涡流缓速器及液力缓速器,并在部分重型货车(如欧曼、东风、解放)上试用电涡流缓速器。缓速器可以安装在变速器与传动轴之间或驱动桥上,其目的是减慢车辆行驶速度与防止不必要的加速。常应用在坡道、连绵的弯路和高速公路上,以减少行车制动器的使用频率,防止刹车蹄片温度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1.
基于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与永磁发电机功能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自励式电涡流缓速器的方案,并设计和制造了制动转矩为500N·m的自励式缓速器样机.最后在台架上进行了自励式缓速器的制动转矩、转筒温度和1 500r/min拖磨试验,揭示了自励式缓速器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12.
简述缓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的好处,并分析当前我国客车使用缓速器的现状以及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电涡流缓速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介绍其在客车上的使用效果;表明电涡流缓速器具有使车辆利用率高、故障小、保修成本低、节能降耗、平稳舒适、安全性较高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性能特性,研究了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特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在介绍电涡流缓速器结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特性与使用要求,提出了以缓速器的平均制动力矩、抗热衰退性系数、制动效能、单位质量制动效能、价格作为车用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的评价指标,并且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对车用缓速器的性能特性进行了加权综合评价。从所举实例看,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比较各种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的优劣,有着直观的可比性,得出的结果正确、可信。  相似文献   

15.
车辆液力减速制动器设计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学迅  时军 《汽车工程》2003,25(3):239-242
研究了液力减速制动器循环圆腔室内油液流动的内特性,建立了用于内特性计算的数学模型;对液力减速器空气鼓风损失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采用新的减损结构措施的液力减速制动器样机。并进行了相应的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液力制动力矩的理论设计值与试验值接近;减小液力减速器空转鼓风损失的结构措施具有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汽车发动机减压缓速器进行台架试验,并结合汽车参数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验证了发动机减压缓速器能满足汽车在常见坡道上的制动要求。在此基础上,以汽车实际速度和加速度作为输入、发动机减压缓速器的挡位作为输出确定发动机减压缓速器的离散控制系统,并提出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在虚拟的多坡度道路上,计算实际车辆在发动机减压缓速器的辅助制动作用下的行驶过程,表明设计的离散控制系统可使汽车在预期目标速度下行驶,且行驶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量小,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缓速器在国内商用车上的使用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但用于重型卡车的缓速器则相对少见。由于重卡自质量大,对制动力矩需求较高,因此优先使用液力缓速器。近年来,除了德国福伊特不断力推液力缓速器之外,其他厂商并未见大的动作。或许因为技术含量太高难以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大客车电涡流缓速器在工作时产生的高温对周边零部件、管路、线路正常工作的影响,并提出防范电涡流热害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流体力学中的束流理论,分析了液流在液力缓速器中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状态,推导出液力缓速器制动力计算公式和充放液时间计算公式.在数学计算软件MATLAB的仿真丁具箱SIMULINK中建立液力缓速器制动力动态仿真模型,以某45 t重型车辆参数作为仿真数据,考虑液力缓速器充液时间,得到了一组重型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缓速器制动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