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柯宇 《时代汽车》2012,(8):100-100
最近买了一辆新车,开了几个月,感慨很多。我也早就想写一篇文章谈谈开车的体会,而且题目早就想好了——从开车看中国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老姜学车     
几天前,我到驾校报名学车,没想到碰见了街坊老姜,一问,他也是来报名的。这大出我的意料,老姜部快60岁的人了,还学什么驾驶。老姜说等他学会了开车,准备自己开车带老伴一道周游全国。  相似文献   

3.
Q我和老公开车都是新手,技术都很“潮”。我们开车一起出去的时候,经常互相笑话,说对方“肉”、“面”、不会开车,可谁也不服谁。而且依我看,现在马路上不太会开车的人挺多的,甚至有人说这就是“无名堵”的根源之一。那么,到底什么是“会”开车、“不会”开车,有什么明确的标准来评价驾驶员,驾驶员到底需要哪些素质呢?——北京读者董曦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路上车多了,开车的女司机也越来越多,而且大多车亮人靓,由此关于女司机的话题也就多了起来,女司机开车普遍比男同志问题多些,除了不会倒车,不敢超车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外,女司机经常或多或少有些“心病”,而这些“心病”则常常是引发女性驾驶员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安全》2003,(4):39-40
相声演员李金斗有一辆白色626型马自达轿车,平时,他驾车十分谨慎,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由于偶然的疏忽,他也曾遇到过几次小麻烦,但李金斗总能凭他那豁达的性情化解麻烦。采访中,李金斗给我讲述了这几年在开车当中遇到的几件事。  相似文献   

6.
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平常百姓家,马路上女性车主的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通常来说女性车主技术不够熟练,紧急处理能力差,开车过程中需要注意更多的细节。养成一些好习惯,对于女性车主来说,开车的安全度就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并线的学问     
陈然  玥玥 《汽车导购》2007,(10):90-91
如果有人问:日常开车,最重要的是什么?大部分开车的人都会告诉你:安全。那么怎样能做到安全呢?估计就没几个人能回答了。 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全国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40%以上的事故是由不当并线而引起的,直接损失上亿元……可见,看似简单的并线也有着并不简单的学问。 那么并线到底有什么忌讳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看看下面的几个小故事就知道。  相似文献   

8.
张毅 《汽车杂志》2007,(2):21-22
国庆大假前几个星期,就打算国庆期间开车去西安。从北京到西安,一是走河南,一是走山西。前几年开车走过河南线,当时一路大雨、河南境内高速公路到处在修路,过郑州黄河大桥又耗了两个多小时,1200公里路加上休息用了18个小时才到。  相似文献   

9.
夏日话安全     
最近一段时间,无论随手翻开手边的报纸,还是打开几个网页,总能看到某地又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这在我刊负责典型交通事故的编辑那里也能得到相同的回应:“交通事故的素材实在太多了,每期登3~4例都够了。”现在正值夏季,为了消除暑意,几个知心朋友聚在一处,开怀畅饮冰镇啤酒应为一大乐事。但是一旦忽略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句需驾驶员谨记的至理名言,轻则会被警察“生擒”,重则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香港朋友要去美国自驾游,他驾龄近20年,而且一直都有开车,因此经验和技术都不成问题。但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在国外开车,更是在一个“反方向”行车的地方开车,为保险起见,他向我请教了一些在美国开车要注意的地方。我告诉他美国是一个名符其实在“车轮上的国家”,所有的道路、私人或公共设施有大量方便驾驶人的设计,除了大城市的市中心区外,完全不用担心指示不清或找不到停车位的问题。交通标志和规则方面只要按一般的交通常识去判断便没有大问题,租车时候只要买足保险,就算不幸遇上事故或其他麻烦也有很全面的保障。唯一要小心的是在公路上变道和路口转弯的时候要格外小心,这也是一股驾驶员在“反方向”开车时最容易犯错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朱健 《汽车与安全》2009,(11):54-55
俗话说,予人方便,予己方便。开车时如果大家都能讲究开车礼仪,收敛一下自己的开车陋习,那么城市交通就会得到改善,行车也会更安全。  相似文献   

12.
付梅 《驾驶园》2012,(2):93-93
司机开车经常坐着,很容易得下列几种病,请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总认为欧美中产阶级幸福的生活就在于每家每户都有私人小汽车,他们开车上下班、开车出游、开车接送孩子;曾几何时,总感叹国外卖25万的汽车,到了中国却卖到了52万,汽车何时才能走进中国平凡百姓家;曾几何时,盼望自己也能拥有私家车。  相似文献   

14.
《中华汽摩配》2004,(12):52-53
拍《太阳背后》的时候,有一场戏是陶虹开车直冲汪洋大海里,想起当时拍戏的一幕,陶虹现在还感觉后怕,她感慨:生命掌握在自己的驾驶技术上,不错,陶虹完成了惊险一幕的拍摄,她的驾车技术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恰托 《驾驶园》2010,(5):66-67
蓝牙技术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开车时重要电话来了接与不接的尴尬难题,它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驾驶员所青睐。小编近日了解了几款蓝牙产品,现推荐给大家,希望有它相伴,你的驾车生活会变得更加轻松、惬意。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几年,开车数万英里,幸好末被警察关心过,却听到一些朋友与警察打交道的故事。 从美国电影或电视上常常看到,一旦发生什么问题,警车从各个方向呼啸而至,实际上在美国除城市市区外,一般道路上几乎看不到警察。在市区,有开车的警察,也有骑自行车的警察,有时还可看到骑马的警察,你看这张照片里行人对骑警颇感兴趣,小孩还伸手去摸一下警察的坐骑。而在高速公路上,虽然不见得有很多看得见的警察,但他们却无处不在,只要你开车超速,说不定什么地方就会窜出一辆警车。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跟特点,开车也是如此!驾驶习惯的好坏与行车安全密不可分,更与你的爱车健康息息相关。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几个大多数人开车时的不良习惯,希望大家可以注意,让自己的爱车可以服役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18.
现在,开车的人多了,鳏寡孤独者也多了。看了心惊,想着心酸。常说,都是汽车惹的祸。我说,这都是人惹的祸啊!开车是有境界的,没有一定的境界,难免惹祸。这个境界,一般说来,一是体现在驾驶者的驾驶技术上;二是体现在驾驶者的车品、车德上。从驾驶技术来讲,开车境界大致可分成3个等  相似文献   

19.
开车如做人     
《驾驶园》2014,(6):94-94
<正>我天生性格豪气不羁,最受不了束手束脚,思维常常如脱缰野马,讲话办事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话不投机的,渐渐疏远,就连微笑也只给欣赏的人与事,也算是一怪胎了。我喜欢开车,也开了几年车,慢慢也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其实开车也像做人,做人最难,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不小心的一句话伤害了一颗脆弱的心灵,也怕不经意的一个眼神  相似文献   

20.
常言说:新手开车越开越快,老手开车越开越慢。按我的理解,这里的快与慢其实都是相对的,主要是一种心态的反映。一般来说,新手自知技术不高,怕开慢了被人骂,再加上对交通事故的危害缺乏深刻的感性认识,于是开车的时候就想尽可能地快一点;而老手开车的境界已经完全不同,不会在开车的时候一味求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