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型极地科考船舶、装备的研发,对于极地的探索、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效果。主要查询水冰两栖艇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根据冰刀原理的启发,设计了这种新型水冰两栖艇及其爬冰方式。通过探讨新型水冰两栖艇的爬冰系统及其设计特点,运用材料失效、瞬态动力学等理论,分析验证水冰两栖艇爬冰的最佳形式。并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模,验证其能满足爬冰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两栖空气动力艇悬挂系统设计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两栖空气动力艇在冰雪路面上的通过能力,设计了一种用于两栖空气动力艇的新型独立悬挂系统。在CATIA中建立独立悬挂系统的几何模型,通过CAD/CAE软件的数据接口技术将其导入ADAMS/VIEW环境中进行典型工况条件下的动力学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独立悬挂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减震器的阻尼特性以及橡胶衬套的刚度,并验证了该系统中各个构件之间的运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将动力气垫和地面效应翼融为一体、产生了一种新颖先进的运载工具,它具有很大的潜力,诸如两栖性能和贴近水面飞行的性能,特别是它提供了从水上或陆上起飞降落的能力。本文介绍一艘新型双座两栖地效飞船,其中着重介绍该艇在研究,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解决的几个技术关键问题。通过双座艇的试飞成功,其良好的性能表明,解决上述技术关键问题的方法是恰当的。两栖地效飞船为军用和民用开辟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船艇》1991,(5)
法国 Auguste Legoy 公司开发出既可在水面航行,又可在干燥陆地上行驶的两栖艇。这种称作“Hydromobile”的两栖艇带有起旋转浮体作用的轮子,借助旋转浮体可使艇体完全浮上水面并推进该艇前进。这种轮子是空心的,因此即使该艇满载该轮直径的四分之三仍保  相似文献   

5.
多栖化是无人艇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提出一型两栖无人艇的概念艇型,其空气螺旋桨布置采用四旋翼飞行器的布置,水面部分采用类似五体船的形式。制作模型并进行一系列的横摇试验,同时还基于系统辨识方法研究不同侧体位置布置方案下的横摇特性。通过比较,验证了辨识方法的可靠性和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得到了该艇型的横摇特性在不同布置方案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研究适用于大方形系数半滑行艇的浅槽消波艇型,在常规尖舭方艉艇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在艇底部设计了一个从艏部至舯部的浅槽道,以改善阻力与兴波性能.开展了该新型浅槽消波艇型与常规艇型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艇体周围流场、艏、艉兴波、航行姿态及阻力的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浅槽消波艇型具有艏艉兴波小、艇体阻力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高速艇具有体积小、航速高、智能等优点,可以完成搜救、探测、导航和作战等多种任务,广泛应用于军民用领域。研究高速艇的阻力性能对艇体的型线设计和艇体的流体动力学性能分析都显得十分重要。设计一种新型高速艇,通过NUMECA系列软件对不同的高速艇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以研究此类新型高速艇的水动力性能。研究表明:加装水翼或防飞溅条均可增加艇体的升力,使艇体更快地处于滑行状态,安装了防飞溅条的翼滑艇的阻力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水面无人艇编队自主式协同联合作战是未来海军作战的主流趋势和新型样式。无人艇编队中用于电子战、通信、导航、警戒、态势感知的传感器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多,射频集成度也越来越高,迫使水面无人艇雷达电磁环境与单艘艇相比复杂度更高。本文提出一种水面无人艇雷达电磁环境新型预测方法,构建雷达电磁环境综合场强及其功率密度、主波束辐照叠加空间的数学模型,并设计开发了水面无人艇雷达电磁环境综合场预测计算程序。研究结果表明,水面无人艇编队雷达电磁环境综合场功率密度随着天线辐射功率、增益、无人艇数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艇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对设计的新型逃生舱选型进行论证,针对新型逃生舱外形特点,对其装艇位置进行选择。同时设计新型逃生舱离艇发射装置。基于总体适配性、尺寸要素及设计指标要求,确定新型逃生舱的各系统构成,根据各系统构成尺寸的大小及其布置地位进行总布置设计。  相似文献   

10.
设计制作一种从艇舯向艇艉横向对称加装短翼型片体的新型自控水面无人艇(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模型,开展了多种工况状态下的自航模操纵运动试验,主要包括惯性试验、回转试验和Z形操舵试验。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到的相应结论,可为新型USV艇型操纵运动性能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据防务新闻网报道,除了运送海军陆战队及其装备和参与对岸攻击这两项任务之外,美国两栖战舰常常被迫发挥其他各种作用。现在,美国海军打算设计可适应不同任务和需要的新一代两栖战舰。基于上述考虑,美国海军决定,海军新一代两栖舰项目将由LSD(X)(表示当前的船坞登陆舰)变成LX(R)(表示具有更多功能的新舰),不想将舰船的功能只局限在两栖功能,要进行一项尝试。美国海军将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以确定对该型舰船的需求以及满足这些需求的方法,计划在2019年订购首批11艘新型两栖舰。新舰设计选项包括具有当前两栖船坞登陆舰作战能力的低端舰,还包括LPD17"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  相似文献   

12.
对滑行艇设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滑行艇的阻力及其计算 ,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滑行艇诸要素对其快速性及适航性的影响。对 6 3m滑行艇的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对无人艇的相关技术进行实船验证研究,在分析科研试验对无人艇系统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无人艇系统。该系统利用微控制器实现对传感器数据和设备数据的分布式处理,并通过以太网交换机组建数据交换局域网;利用开源通信协议和开源库对系统软件进行开发;详细介绍无人艇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实现过程。系统测试和实船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和实现的无人艇系统工作稳定,能较好地完成指定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为对无人艇的相关技术进行实船验证研究,在分析科研试验对无人艇系统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无人艇系统。该系统利用微控制器实现对传感器数据和设备数据的分布式处理,并通过以太网交换机组建数据交换局域网;利用开源通信协议和开源库对系统软件进行开发;详细介绍无人艇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实现过程。系统测试和实船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和实现的无人艇系统工作稳定,能较好地完成指定任务。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近年来对X型艏与撬冰式船首的研究,设计一种能够兼顾无冰水域阻力特性的新型撬冰式破冰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两型主尺度相同但分别具有新型破冰艏与传统球鼻艏的海工辅助船的静水阻力,并进行对比以及通过船模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具有新型破冰艏的船舶在设计航速下的阻力更小,为破冰船静水阻力性能与破冰性能无法同时兼顾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世杰 《江苏船舶》2003,20(6):20-22
通过一条 2 7m航政艇的设计介绍 ,阐述了江苏省内河新型航政艇的设计理念、外观造型、船舶钢铝结合的结构、减振降噪的措施、先进的机电设备选型。此类新型航政艇功能齐全 ,将肩负着重点干线航道网巡航、驻点执法、查证的任务 ,参与接待任务及为基本建设工作服务 ,充分体现了新一代航政艇的先进性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17.
双绕组发电机作为一种新型装艇电机,其性能对艇上电力系统的影响急待研究。本文以某舰艇用双绕组发电机组为原型,详细阐述了其模拟机组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模拟机组的相关动态模拟试验,验证了该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船艇》1989,(10)
英国南安普顿格罗弗尔·韦伯有限公司制造出一艘海陆两栖艇,命名为 Aquatech号。该艇既能载人,又能载货。无论是在陆地,还是在海上,装载40名乘客或6吨货物,都能安全平稳地行驶。在平坦的公路  相似文献   

19.
深潜援救艇及其救援时间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深潜援救艇的作用,国外几型艇的特点、性能,并从援救过程及耗时的角度分析了其任务效果的影响因素,作为性能验证依据供设计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无人水面艇路径跟踪的精确控制问题,进行路径跟踪控制的研究。根据需求构建合适的无人水面艇运动数学模型,利用自抗扰控制算法,设计路径跟踪控制器,考虑到自抗扰控制中参数较为繁杂且整定不易的特点,结合模糊控制理论设计模糊自抗扰路径跟踪控制器。以大连海事大学“蓝信”号无人艇为研究对象,针对所设计的2种控制器进行MATLAB仿真试验,并使用“蓝信”号无人艇在大连星海湾大桥外海域进行实船验证试验,通过对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分析与对比,验证了所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