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上海世博园区专用交通联络线工程的施工方案不仅影响到线路的平纵及车站的型式、布置等诸多方面,还直接影响到世博会期间及今后运营的服务水平。本文从线路选线、车站建筑、运营管理及施工建设等方面对该区间隧道采用单圆或双圆盾构施工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选,并提出推荐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尽量减少明挖法施工地铁车站在施工期间对现状地面交通的影响,上海地铁7号线常熟路站借鉴日本地铁车站施工中采用的较为成熟的钢盖板临时路面体系施工经验,结合本站的具体特点,采用了一种改进了的盖挖法施工钢盖板临时路面体系.文章全面介绍了该体系的设计,对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成都地铁2号线牛王庙车站半盖挖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地下车站常用的施工工法做了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车站半幅顶板先行施作、回填覆土及恢复半幅路面交通后,再敞开另外半幅路面进行结构顺作施工的方法.对该施工方法的关键节点技术、结构计算情况、主要施工步骤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半盖挖法可有效解决地铁车站施工用地、工期要求紧迫与地面交通、周边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且工程投资较为合理,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地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暗挖车站采用中洞法较为常见,依据大连市地铁2号线典型中洞法车站(长春路站)施工过程中变形数据情况,采用数据时程曲线图方式,结合现场施工及安全巡视情况分析该工法施工的变形规律及风险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中心区域的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建设往往需要对管线和交通进行改迁,对地面交通影响较大。相比其他暗挖施工方法,顶管法具有顶管管节整体性好,适合大直径、小净距施工要求等特点。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静安寺站工程,介绍和分析了顶管法施工方案的实施步骤。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地铁四号、十号线的换乘站--海淀黄庄站为工程背景,对车站端头竖井采用盖挖与暗挖两种工法施工进行了经济、技术和工期等方面的综合对比分析,探讨了交通繁忙地段城市地铁车站端头竖井施工工法的优劣选择,其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存在的小半径曲线及缓和曲线侵入车站端部的情况,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这一情况对相关专业设计及施工造成的影响,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深圳地铁车站盖挖顺作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深圳地铁科学馆站工程为例,介绍了盖挖顺作法施路面系统的施工、交通疏解以及车站主体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多处于繁华闹市区,施工环境复杂,其中暗挖车站通常不具备直接进正洞的条件。结合重庆轨道交通暗挖车站施工通道正挑顶进入车站的工程实践,利用有限元法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模拟了施工通道从站厅层正挑顶进入车站及挑顶区巷道两侧壁双侧壁导坑、沿车站纵向开挖支护的整个过程,研究了施工通道挑顶进入车站的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重分布规律、隧道初支力学变形发展特点。最后论证了正挑顶施工中所采取的加强支护措施,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监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地铁车站周边超大超深基坑围护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铁车站周边进行深基坑施工必将对车站产生影响。结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基坑设计的实例,阐述了地铁车站周边超大超深基坑设计中采取的保护措施及计算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桂平市长安工业园区码头建设烟囱爆破拆除工程实例,介绍一种简易快速控制爆破拆除烟囱的方法,能降低安全风险和施工成本,为港口码头、公路、车站等交通工程建设中涉及的爆破拆除烟囱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轨交车站基坑施工对临近运营轨交结构的保护为工程背景,从新建车站与既有运营高架区间的相对关系以及场地地质水文情况着手,通过对新建车站基坑开挖过程中各施工工况与既有运营区间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详细阐述了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采取的加强保护措施,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PC预制拼装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建设,然而由于车站内预制构件质量要求较高,且构件形状比较特殊,拼装时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拼装效率。基于此,结合相关工程案例,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内部结构PC预制拼装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地铁车站建设过程中对道路交通影响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对路面交通影响较小的施工方法——装配式铺盖法,并对其五大特点作了分析。结合北京地铁9号线工程实施该项技术的实例,提出了推广装配式铺盖法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汛期受水淹所导致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十分巨大。介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防汛设施现状及需求,分析了防汛设施机械自动化的优势以及防汛设施机械自动化的设计方案。这可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防汛能力的提高和防汛设施机械自动化的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铁六号线东山口站为国内首例在周边环境复杂条件下实施"先隧后站、盾构隧道扩挖"修建地铁车站的工程。文章介绍了该站左线站台隧道在盾构隧道的基础上扩挖形成地铁车站的主要修建技术及施工特点和难点。实践证明,采用盾构与明(暗)挖法相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技术,是城市繁华地区修建地铁车站有效解决区间盾构隧道与车站施工相互干扰难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八达岭隧道是在建京张高铁的最长隧道,八达岭长城站设在隧道内。该车站位于世界名胜古迹八达岭长城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埋深最大、开挖面积最大的暗挖高铁地下车站,是我国高铁发展战略的代表性工程,是2019年北京园博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优质、按期建成十分重要。在车站的设计与施工中,采用"中"字车站线路型式、"国"字救援疏散方式、"人"字形辅助坑道设置、"品"字形分部开挖方法,成功地将中国汉字艺术融入于工程。该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铁新建4号线宣武门站分离式双洞隧道近距离垂直下穿既有2号线车站,是4号线全线建设的控制性工程。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需对施工引起的既有车站变形做出合理预测。为此,引入位移反分析方法,依据施工计划建立模拟动态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型,根据试验段确定"反分析前两个施工步既有车站的实测位移,确定计算参数,进而预测下一施工步既有车站变形"的动态位移反分析预测方案,对剩余施工步序中既有车站的变形进行预测及分析。采用该方法预测既有车站最大变形的误差为0~2.16 mm,预测最大差异沉降的误差为0.12~2.59 mm,比正分析方法预测准确;同时,该方法的预测准确性受新建隧道施工方法的影响,在前后两个施工步施工方案相似的情况下,预测准确度高,反之则会相应地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盖挖逆筑法由于能有效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缩短工期、施工质量控制度高、施工安全性大、结构沉降小等特点,在国内外大中城市繁华城区段地下工程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国内对这种方法的使用主要局限于高层建筑地下结构以及地铁车站的建设,很少用于地铁区间施工。文章以深圳地铁五号线上水径-下水径区间隧道建设项目为依托,对地铁区间盖挖逆筑法施工中的几个关键性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区间隧道工程建设在老旧建筑物密集的城区将成为常态。以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博爱路站主体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保护为例,详细分析了车站施工各工况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采取的设计、施工、监测等措施。这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