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跨座式单轨的关键技术,包括混凝土轨道梁、单轨道岔、单轨车辆技术(重点为转向架、复合制动),简述了电气系统;分析了跨座式单轨在结构、编组和性能上的特点;归纳出了跨座式单轨的关键技术参数表若干;探讨了跨座式单车辆制动新技术,为了解与推广跨座式单轨交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选择跨座式单轨交通桥梁结构体系,以适应城市复杂的建设条件及跨越需求,对PC轨道梁、双层复合结构、钢轨道梁3种类型轨道梁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从设计、施工和成本等方面对铰支体系和刚构体系2种结构体系进行比选。结果显示,跨座式单轨交通桥梁轨道梁施工应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施工工艺;对非小曲线的小跨径标准梁桥应根据工期需要选择铰支体系或刚构体系混凝土轨道梁;对于小曲线段及中、大跨径节点桥宜采用刚构体系钢轨道梁桥,当大跨径桥梁附加应力过大、结构受力不合理时,宜采用铰支体系钢轨道梁桥。  相似文献   

3.
跨座式单轨交通技术在重庆城市轨道交通较新线一期工程中率先在国内采用,为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家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该线一期工程于2004年6月28日开通试运行,开通以来,单轨跨座式供电系统及接触网系统运营良好。通过对跨座式单轨接触网的实践研究,从施工方法、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对跨座式单轨接触网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以较新线一期工程为例,结合监测数据,介绍了跨座式单轨接触网的施工技术具体应用,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跨座式单轨交通箱形钢轨道梁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箱形钢轨道梁的三维分析模型,并利用ANSYS中的模态分析技术对其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轨道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对轨道梁的工作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将来对轨道梁进行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为梁轨合一结构,线路的平、竖曲线、横向超高以及预拱均在一次浇筑的梁体上实现,其线形及精度直接决定着列车行驶的舒适性.芜湖市单轨项目在国内无成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创新施工方案,设置直曲线梁专用生产线、研发智能三维可调节模板、研究线形动态控制方法,得以成功制造出高标准的轨道梁,并总结出成熟的工艺及方...  相似文献   

6.
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座式单轨PC(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桥结构具有承重、导向及稳定的作用。阐述了作用于PC轨道梁桥结构上的荷载,曲线PC轨道梁的内力计算,预应力计算,应力计算及组合。简要介绍了PC轨道梁的支座、伸缩指形板及梁内或梁上预埋件的设置。  相似文献   

7.
介绍关节型道岔的动作原理、基本结构、关键工序工艺控制及制造验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单轨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方式,以其多种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单轨交通包括跨座式单轨及悬挂式单轨。从系统构成、站台形式以及单轨车辆出发,对跨座式单轨及悬挂式单轨的适用性及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国内主要的应用案例对单轨交通在我国的应用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相关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跨座式单轨作为中等规模城市轨道交通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农  雷慧锋  郭锴 《隧道建设》2015,35(7):623-628
为能给中等规模城市选择一种经济适用环保高效的轨道交通系统制式,通过分析我国的城市结构特征、轨道交通发展政策和现状,进而说明我国中等规模城市对轨道交通的需求具有中低运量系统需求大、对投资建设及运营经济性、环保性和运营效率安全要求高等特征,通过分析轮轨轻轨制式钢轮钢轨(高架B型车、C型车)、(跨座式)单轨、直线电机、胶轮导轨和中低速磁浮等系统对需求特征的适应性,并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对比,指出跨座式单轨应成为轻轨(中运量)系统的主导模式,最后对如何促进跨座式单轨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参照国内外7种规范对温度梯度的规定,以跨座式单轨常用的日立车型对应的轨道梁为基础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规范计算出的温度效应差异较大,最大的与活载相当,设计中应特别重视。在设计跨座式单轨轨道梁这种无铺装的结构时,除了采用跨座式单轨规范计算外,还应多选择几种符合实际情况的温度梯度曲线进行验算,以确保结构受力安全。  相似文献   

12.
徐君伟  李传习 《交通科技》2010,(3):17-19,22
提出了基于ANSYS正则振型的汽车、自锚式悬索桥空间振动的有限单元模型,以佛山平胜大桥车桥系统振动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编程序计算了不同车辆数目、车辆间距、不同路况以及不同车速时车流通过桥梁时车桥动力响应及冲击系数,所得结果可供自锚式悬索桥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刚构体系钢轨道梁桥的主梁中支点应力和桥墩配筋率对结构受力及工程造价影响较大,为掌握设计参数对主梁中支点应力和桥墩配筋率的影响程度,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3种典型桥梁(等截面3×25m连续、变截面单跨40m门架式及变截面x+80m+x连续刚构体系钢轨道梁桥桥型方案)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不同梁高、墩柱尺寸、平曲线半径等参数下主梁中支点应力和桥墩配筋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针对主梁中支点应力和桥墩配筋率的影响,等截面连续刚构体系钢轨道梁桥对主梁高度及平曲线半径较为敏感,变截面单跨门架式刚构体系钢轨道梁桥对桥墩尺寸及平曲线半径较为敏感,边跨跨度、中支点梁高、桥墩尺寸及平曲线半径对变截面连续刚构体系钢轨道梁桥的主梁中支点应力和桥墩配筋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简支板桥作为桥梁的基本类型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维护简支板桥在运营期间的安全性,需要详细的了解简支板桥车桥振动的特点。选取了一个简支板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LS-DYNA与车桥的耦合方法分析了简支板桥车桥的振动特点。通过试验与实际的传感器数据对比可以得出:基于实际的传感器结果和LS-DYNA模拟分析,对比发现车辆在实际与模拟的过程中对于简支板桥的跨中最大位移基本一致。验证了LS-DYNA与耦合方法对于研究简支板桥车桥振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简支空心板桥是我国小跨径桥梁中广泛采用的桥型之一。这类桥梁具有重量轻、整体性好、自振频率高的特点,且在高速重载车辆的作用下易导致车桥间产生较大的动力相互作用。这一现象不仅影响车辆行驶的舒适度,而且会对桥梁结构产生不利影响,降低桥梁寿命。将当前广泛应用的车桥耦合方法与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结合起来,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车桥耦合三维仿真分析模型。车桥耦合模型中的车辆模型采用了简化的三维9自由度车辆模型,简化了车辆建模并提高了计算效率。基于一简支现浇空心板桥的现场试验,将由这种耦合方法得到的仿真分析结果与实桥测试动力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测试结果和仿真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这种新的车桥耦合三维仿真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跨座式轻轨钢轨道梁静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上一钢轨道梁为研究对象,建立空间离散模型,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该轨道梁在各个荷载工况下应力水平较低,远远小于屈服强度,轨道梁整体刚度大,具有较好的动力性能,结构设计合理、安全,为此类桥梁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阳明  祝兵  张振 《桥梁建设》2022,(3):127-132
为合理选择悬挂式单轨交通小半径曲线轨道梁的截面形式,以某最小过弯半径100 m、跨径20 m的轨道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动力学,采用ANSYS软件分别建立开口薄壁形、单侧箱形、顶箱形、顶箱+侧箱组合形截面曲线轨道梁模型,进行经济性及车-桥耦合动力响应比较。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用钢量及轨道梁截面横向惯性矩的提升效果,顶箱形截面性价比最高;轨道梁采用顶箱形截面时列车平稳性最好,其次为开口薄壁形截面及顶箱+侧箱组合形截面,单侧箱形截面列车平稳性最差;对于轨道梁跨中竖向动位移,采用顶箱形截面与开口薄壁形截面的计算结果均较好且相差不大。因此该悬挂式单轨交通小半径曲线轨道梁桥主梁采用顶箱形截面最优。  相似文献   

18.
王昆鹏  侯斌  郭薇薇  刘高  张田 《公路》2024,(1):169-176
跨座式单轨轨道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种典型制式,具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地形适应性强等优点。车辆通过窄轨距轮对骑跨在单根轨道梁上的走行方式,使其易受轨道结构振动影响,因此,横风作用下大跨度桥上的车辆运营性能很值得关注。建立了风-跨座式单轨车辆-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以某海外工程的跨座式公轨两用斜拉桥方案为对象,基于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获得了车-桥系统的气动参数,并通过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评估了横风作用下桥上跨座式单轨轨道交通的运营性能。研究表明:在桥梁风致振动激励下,当跨座单轨车辆通过桥梁主跨时,各项指标均显著增大,车体竖向加速度及稳定轮的响应增幅最为明显;在瞬时风速35 m/s横风作用下,桥上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的轮重减载率均在0.8限值以内,能够满足行车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简支梁式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运行稳定性,运用多体动力学原理和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简支梁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与传统的悬臂梁式单轨车辆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简支梁式单轨车辆与传统悬臂梁结构相比,车辆的倾覆系数会增大,抗脱轨稳定性变好,车体侧滚角变大。  相似文献   

20.
跨坐式单轨车辆客室内部人机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AMSIS软件对跨坐式单轨车辆中乘客的人体模型进行布置,通过对吊环拉手及扶杆的可及性、乘客坐姿舒适性、乘客对吊环拉手操作力等方面进行了人机工程分析,从而得出符合要求的跨座式单轨车辆车体内部布置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