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轿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系列零件匹配方面的问题。零件匹配问题,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汽车车身零件或除车身外的装配件(如内外饰件、电器件、动力系统零件等)之间的间隙和平度是否在设计标准之内;从广义上讲,异响、漏雨、拧紧等功能问题以及一些坑包等表面问题也属于匹配问题范畴,因为它们多是由于其内在的零件之间的不当匹配所产生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果致力于达到较高的制造工艺精度,那么这类问题是很常见的,也是质量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广义匹配问题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在轿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系列零件匹配方面的问题。零件匹配问题,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汽车车身零件或除车身外的装配件(如内外饰件,电器件,动力系统零件等)之间的间隙和平度是否在设计标准之内;从广义上讲,异响、漏雨、拧紧等功能问题以及一些坑包等表面问题也属于匹配问题范畴,因为它们多是由于其内在的零件之间的不当匹配所产生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果致力于达到较高的制造工  相似文献   

3.
车身装配质量水平不仅反映了车身设计水平,也反映了制造厂家的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而白车身的焊接匹配问题则是各类制造质量问题的综合、直观的体现,也是困扰汽车制造厂商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阐述了生产制造解放J6白车身匹配过程中的偏差产生、匹配检测和控制方法,以期对该类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在车身前期开发过程中,车身关键零件的造型直接对整车的成本、性能、可制造性、模具寿命、生产效率产生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车身关键零件的概念、车身冲压同步工程在车身关键零件中的实施方法、工艺设计和模具开发,最后通过实例来介绍建立车身关键零件工艺数据库及设计标准的重要性。车身开发是决定整车竞争力大小和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因而各汽车公司均把车身开发放在整车开发的首要位置。车身制造技术是整车开发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汽车白车身由成千上百的零件焊接而成,制造过程极其复杂,产生质量缺陷在所难免,文章重点介绍白车身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的表面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对汽车制造行业车身质量提升、生产成本控制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轿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发展,车身设计在汽车工业中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着重介绍了白车身的制造技术.CAS/CAD/CAE/CAM的应用,使计算机仿真技术在车身开发过程中建立统一的三维数字模型,缩短了开发时间,方便了对产品的理解和工艺性分析,同时也提高了车身制造模具设计质量.此外,在车身钣金件生产工艺中,激光拼焊和管型材液压成型等新的加工制造技术逐渐推广开来.点焊是采用最为广泛的车身板料的联接方法,但随着车身用材料的发展,原来的点焊不再适合不同材料零件之间的联接.在车身制造中便出现了一些新的零件与零件的联接方法,如自穿铆接及摩擦点焊等,保证了车身组装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汽车技术》2007,(2):46
激光技术在汽车工业中最主要的应用当属激光焊接。激光焊接主要用于车身框架结构的焊接,例如顶盖与侧面车身的焊接。激光焊接技术使工件连接之间的接合面宽度减少,既降低了板材使用量也提高了车体的刚度,且被焊接零件几乎不产生变形,焊接速度快,而且不需要焊后热处理。目前激光焊接零部件已经广泛采用,如变速器齿轮、气门挺杆、车门铰链等。激光焊接的运用对于降低车身重量、提高车身装配精度、增加车身刚度、降低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冲压和装配成本、减少车身零件数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零部件公差分配是车身尺寸工程中一项重要的环节,偏移公差是公差分配的一种特殊形式。文章采用具体实例,阐述了在开发设计阶段根据车身结构特征在零件某些特殊部位设置偏移公差,能有效解决零件匹配过程中的干涉、定位不稳等问题,减少模具更改次数,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9.
激光技术在汽车工业中最主要的应用当属激光焊接。激光焊接主要用于车身框架结构的焊接,例如顶盖与侧面车身的焊接,传统焊接方法的电阻点焊已经逐渐被激光焊接所代替。激光焊接技术使工件连接之间的接合面宽度减少,既降低了板材使用量也提高了车体的刚度.对零件的焊接几乎不产生变形,焊接速度快.而且不需要焊后热处理。目前激光焊接零部件已经广泛采用,常见于变速器齿轮、气门挺杆、车门铰链等。激光焊接运用对于减轻车身自身质量、提高车身的装配精度、增加车身的刚度、降低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冲压和装配成本,减少车身零件的数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翼子板在车身上与前盖、侧围、前门、前保险杠、前照灯等车身零部件匹配,而且尺寸匹配要求很高,因此翼子板单件尺寸质量直接影响车身前部区域的匹配质量。本文通过对翼子板车身装配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装配定位方案与RPS点之间的关系,为保证单件尺寸和车身装配的一致性,针对翼子板RPS方案制定和车身安装夹具设计提出了基本原则和方法。同时,基于翼子板单件尺寸与车身装配关系分析,详细分析了翼子板回弹补偿夹持方案和各区域补偿方案和目标,从而逐步实现模具设计从以往单件尺寸合格为目标转变为向面车身制造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1 防错技术概述 近年来,轿车车型日益繁多.各轿车制造企业每年都推出不同的车型.使得轿车白车身的类型也相应增加。然而.在单线多品种的制造过程中,因产品的不同,共线制造中存在混装、漏装、漏加工、加工错误等潜在风险.因而造成白车身零件返修、报废等情况发生.从而增加了白车身的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公差中心尺寸控制原理,研究了移动公差设定技术.结合车身具体实例,通过设定移动公差,解决了零件在匹配过程中的干涉问题,避免了实际生产中修正模具和强行装焊.  相似文献   

13.
介绍捷达A2模具匹配调试过程中所涉及的车身产品,冲压工艺,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等问题及解放措施,总结出轿车整个改型中车身覆盖件模具匹配调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涂装同步工程工作是在整车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般狭义涂装同步设计以白车身为对象,进行涂装工艺可行性、车身结构防腐性、密封性等工艺分析。广义涂装同步设计还包括外饰、底盘件、标准件的涂装同步工程分析过程。要按照车型设计目标,紧密地结合现场生产线实际情况,对零件设计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协助设计提升设计图纸的可制造性,以防止后期设计变更,影响产品开发进度。  相似文献   

15.
焊接工装是汽车白车身零件定位,保持空间位置正确的基本工具。在制造系统中,工件的定位要符合六点定位原理,也就是需要遵循“3-2-1”原则[1],理论上对一个“刚体”来说,通过“3-2-1”原则,就可以将零件在空间位置完全定住,但现实中不存在理论上的“刚体”,零件总是存在轻微的回弹,尤其对汽车钣金件来说,由于汽车钣金件多为薄板冲压件,面积大,刚性差,所以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会出现“定位不足”这种情况。这时我们通常会采用一些辅助定位来保证焊接时零件空间位置的正确性。除此之外,在白车身尺寸控制和质量提升的不断实践探索中,笔者发现辅助限位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有很多“小技巧”一样的辅助定位,在实际生产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例如使用辅助限位来防止钣金搭接错位,提升白车身精度,零件预装导向、零件矫形、零件防错、保护螺母孔、辅助涂胶等等,本文将从这些实际生产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探索辅助定位在汽车白车身制造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6.
车身零件匹配质量是整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一套在长期实践中建立起的焊装白车身外表面零件匹配监控与质量控制方案。通过高精度的激光测量设备和软件共同搭建测量平台,建立随机抽检方案,通过大数据统计的方式展示质量状态,能准确指出车身匹配的变化趋势,为生产部门提供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7.
龚震宁 《时代汽车》2023,(9):153-155
本文介绍了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重要组成部分——乘员探测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与座椅装配生产制造过程导致的安全带提示灯异常的经典故障案例。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出了产品设计要面向制造,在设计阶段尽早考虑与制造有关的约束,不光考虑自身,还要考虑匹配的零件及相关的生产制造过程,对零件国产化设计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金属3D打印技术具有无需开模、成型复杂零件、成型精度高、周期短、轻量化和定制化的优势。金属3D打印技术为汽车车身零件提供了新的制造工艺,极大推动了汽车行业车身制造的技术变革。文章从试制车身实际造车应用的角度,利用金属3D打印技术制作试制车身零部件,研究了零件打印成型、强度、硬度、致密度、粗糙度、焊接性能、成本对比等,并针对金属3D打印零件性能特点,分析了各自应用特点及应用场景,进一步讨论了金属3D打印技术在试制车身上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正>维修档案是指汽车维修企业在维修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保养作业以外的车辆所有故障的症状、诊断、维修解决办法的总和。从广义上讲,凡是客户对车辆提出问题后企业的解决手段都可以叫维修档案。从狭义上讲,即从专业角度上讲,是指经过维修技术人员判断甄别后车辆实际发生的真实问题及给出的解决方案、改进方案等。  相似文献   

20.
车身支架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每个整车生产企业的车型越来越多;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一个车型的综合竞争实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从质量,周期和成本的考虑,成本也越来越重要;而在一个整车开发过程中,白车身的零件数量大约有300多个零件,而小零件的数量大约占白车身总零件数量的一半;所以小零件的设计在整个车型设计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