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雪  尹刚  崔小凡 《船舶工程》2018,40(S1):314-316
水下抛石作为一种海底管道保护措施之一,在国内外海洋石油开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现已由浅水应用到深水。本文的研究目标落管抛石船为深水精确抛石作业船型,文章研究了深水抛石作业系统,确定总体落管抛石作业工艺流程,计算出系统中抛石管线的强度,比较了不同航速、水深下抛石管线的强度。后又研究了落管抛石水下机器人(ROV)在管线强度计算中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最终确定了这类船型在不同作业水深下的最大航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由振华重工牵头承担的中国交建科研项目"落管抛石船技术研究"完成基本的设计研发工作。该研发项目能够实现精准抛石,基本满足我国绝大部分海上平台、管线、电缆、油气田、风电场的抛石需求,打破了国外落管抛石技术的垄断。水下抛石作为一种海底管道保护措施,已由浅水应用到深水。此前,振华重工曾为港珠澳大桥岛隧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2月20日,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承担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浙江船厂建造的落石管动力定位抛石船"BRAVENES"交付。该船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落石管抛石船,入BV级,可深水作业。船东为荷兰Van Oord(凡诺德)公司。该船船长154.4 m,作业水深600 m,并可扩展至1 000 m配DP3动力定位系统。先进的落石管抛石系统及抛石作业专用ROV,可适应恶劣环境下的  相似文献   

4.
以扬州护岸工程水下抛石原型试验成果,来率定水下抛石水平落距与水面流速,水深及块石质量之间的力学关系式,从而得以了利用扬州港涨,落,平潮时期的水下抛石水平落距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外海离岸码头深水化给水下抛石基床整平作业带来的问题,通过国内外调研,采用模型试验、陆上原型试验、实船试验、水上测量试验验证等手段,研制了深水抛石整平船,开展了抛石新工艺、精确测量水下固定点标高新方法和深水机械化整平方法的研究,实现了抛石、整平、检测一体化机械化整平这一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6.
黎界平  许四发 《水运工程》2006,(Z1):103-109
为适应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施工需要,二航局主持研制了"航工平1"自升式抛石整平平台船,解决了在长江口这样恶劣环境下外海深水区水下抛石整平作业的难题,该平台的每条支腿可以独立动作,对河床的平整度的要求不高,平台的船体提升脱离水面后,仅有支腿在水面以下,进行相关的座底稳性的验算后,通过增加支腿的长度就可以在水深较大的海域进行相关施工作业,拓展了施工水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文中分析了老铁山水道-曹妃甸深水航路各航段的航道条件,并选取VLCC、大型散货船以及集装箱船作为代表船型,使用风流漂计算模型在不同风、流、航速的条件下对代表船型航行所需的航道宽度进行计算分析,为大型船舶在该深水航路内的安全航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中以惠州荃湾主航道及设计通过船型为对象,通过经验方法、Hooft公式、Barrass公式分别计算代表船型的下沉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合富余水深(UKC)的各种考虑因素计算代表船型在一定航速下通过主航道的合理富余水深,对船舶安全航行提供操纵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超大型船舶的通航特性,对超大型船舶的安全航速确定标准开展研究。纵向:为确保船舶维持有效舵效且不至于因船速过快导致交通流拥堵,基于船舶交通流观测统计结果确定船舶安全航速范围;横向:基于船舶漂移运动数学模型和船舶操纵性丁指数回归模型,建立超大型船舶最小安全航速限定模型;垂向:基于富裕水深确定原则和船舶蹲底回归公式,建立超大型船舶最大安全航速限定模型。以VLCC和Bulk Carrier为代表船型,综合横向、纵向和垂向安全航速限定要求,确定了不同风级、不同流速、不同船型情况下的渤海海域超大型船舶安全航速标准。  相似文献   

10.
坐底式水下基床抛石整平船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整平船的结构形式、设备配置及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测量系统.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一期工程水下基床整平中,可对10~100kg块石直接进行推平作业,将复杂的水下作业转化为水上操作,实现了抛石、整平和质量检测工作一体化.整平效率和精度都非常高.  相似文献   

11.
该文针对一型具有水下多种工程作业功能的 3000 m 深潜水作业支持船的大型复杂船型,基于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快速性综合优化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对于船体首部形状、尾封板高度及小尾鳍角度等变化,分析了其改变的首、尾部线型对船体阻力及伴流的影响;根据分析计算结果综合优化了船体线型,预估在限定功率下的船舶航速,并在水池对最终优化后船型进行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数值预估结果吻合,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以及大型复杂工程船型线型综合优化设计思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供了一种估算内河船舶浅水阻力的方法。根据184条船模浅水阻力曲线及部分相应的深水阻力曲线,计算了经济航速、临界航速和不同航速下的兴波阻力系数。应用经修正的Prohaska方法计算了深、浅水形状因子。将上述这些量视为H/T、L/B、B/T和C_B的幂函数方程,应用回归分析确定其指数值。利用求得的回归公式即可进行深、浅水阻力计算,协助选择优良船型,进行主尺度分析,选配经济航速以提高营运经济性。本方法具有计算简便、适应范围广、计算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深水多功能水下工程作业船是一艘配置大型水下工程作业装备、集成多项水下作业功能的深水海域油气田开采配套船舶。该船集大型深水水下结构物安装、柔性管/电缆铺设、水下机器人(ROV)、锚系处理和潜水支持等多项功能于一身。该船安装以及预设作业功能布置的大型作业设备,体积庞大、额定负荷高,船体结构要承受巨大的作业载荷。同时根据深水工程作业的要求,设备的配置和船体结构布局需要综合协调优化,以满足船体结构的强度要求和深水水下工程作业的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设计水深是悬链锚腿式单点系泊选址时首要考虑的因素.目前船级社规范中给出了确定设计水深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对于船型尺度和环境参数等基础数据要求较高,在项目前期设计阶段往往难以直接应用.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主流系泊船型在不同环境组合条件下的运动响应特征,进而提出基于系泊船型吃水直接计算最小水深的设计水深系数,并与物模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船模试验的基础上,求得西漳船型单位排水量阻力与航速的最佳吻合曲线,从而提出一种简便实用的西漳船型深水阻力计算方法。再由深水阻力,按许立汀浅水阻力计算方法的原理,提出一种简便的浅水阻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曹雪  杨启  凌良勇 《船舶工程》2013,35(2):9-12
利用CFD方法计算某内河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在浅水状态下的总阻力。在不同水深及不同航速下对船模周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过程考虑自由面的影响。将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作比较,计算结果有较高的可靠性。并通过分析这类船型的流场分布进一步理解船舶在浅水航行中的阻力成因。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整平船的结构形式、设备配置及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测量系统。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一期工程水下基床整平中,可对10~100kg块石直接进行推平作用,将复杂的水下作业转化为水上操作,实现了抛石、整平和质量检测工作一体化。整平效率和精度都非常高。  相似文献   

18.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潜堤抛石最深处泥面标高-36.6m,枯季稳定时段各断面平均流速在0.48~0.68m/s之间,各断面测点最大流速为1.08m/s。"深水、大流速"工况条件下,若采用传统抛石工艺,块石漂移距大、流失严重,断面成型控制难道高。为攻克这一难题,自主研发改造了新型深水抛填船"砂桩1号",实现了水下抛石精准定位,作业精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9.
深水抛石整平船整平机框架水下测量定位方法问题是深水抛石整平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相同的测量器材配置可以有不同的定位计算方法。文中对采用GPS和水压测深法进行整平机框架定位测量的公式进行了推导,并对变形修正进行了分析,通过合理选取变量和计算模式最大限度消除了柔性变形造成的偏差。有关成果的正确性已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采用GPS和水压传感器进行水下空闾三维浸4量定位,实现了机械化整平的高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20.
水深对船舶运动和波浪载荷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简单Green函数法计算二维水动力,特切片法用于有限深水中船舶运动和波载的计算。对实船试算了迎浪航行时几种不同航速和水深的组合,计算结果(垂荡和纵摇响应、舯弯矩和钟前1/4船长处剪力)表明水深的显著影响。水深变浅,垂荡和纵摇响应峰值变小,弯矩和剪力变大,航速越大水深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