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舰艇回转规避尾流自导鱼雷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面舰艇反鱼雷对抗技术角度出发,建立了鱼雷弹道、舰艇尾流、尾流检测,以及水面舰艇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等相关模型.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和分析,研究了舰艇回转规避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效果,得出了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可为舰艇反鱼雷水声对抗作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悬浮式深弹拦截尾流自导鱼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对抗方法难以有效对抗尾流自导鱼雷这一现状,研究了悬浮式深弹在对抗尾流自导鱼雷中的作战使用问题.文章在阐述悬浮式深弹拦截的原理、分析尾流自导鱼雷可能航向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悬浮式深弹的作战使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悬浮式深弹能更加有效地拦截尾流自导鱼雷,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3.
《舰船科学技术》2015,(10):151-154
准确识别来袭鱼雷制导方式是水面舰艇在鱼雷防御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对抗措施的前提。本文分析直航鱼雷、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在潜艇攻击征兆、鱼雷齐射数量、航速变化次数和累积方位变化量上的差异,选取这4个变量作为特征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来袭鱼雷制导方式识别模型。计算实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水面舰艇的鱼雷防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仔细分析舰艇噪声及机动性能、水声环境、鱼雷自导逻辑的基础上对水面舰艇使用拖曳声诱饵对抗自导鱼雷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仿真结果对拖曳声诱饵的使用效果及战术使用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指信息保障下潜射线导鱼雷远距离攻击时,采用线导+尾流自导鱼雷捕获目标概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当鱼雷越过目标推算航向线后将尾流自导转换为声自导的制导方式。介绍目指信息传输模型、目标运动假设模型、鱼雷曲线转向模型和线导+尾流自导推算前置点导引模型;提出一种鱼雷尾转声制导方式,分析目标推算航向线、尾转声时机、尾转声鱼雷航向和鱼雷到达目标散布中心后的机动搜索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线导+尾流自导、线导+声自导和线导+尾转声等3种制导方式在不同初始态势下的鱼雷捕获概率,验证了采用尾转声制导方式兼具尾流自导鱼雷抗干扰能力强和声自导鱼雷捕获概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水面舰艇规避来袭自导鱼雷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水面舰艇规避鱼雷的战术基础模型,对水面舰艇规避来袭自导鱼雷效果进行了建模计算,给出了水面舰艇防御鱼雷的组织方法,对研究水面舰艇规避鱼雷战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某型潜艇尾流自导鱼雷命中概率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尾流自导鱼雷命中概率是考核鱼雷作战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同鱼雷自身性能和目标尾流特性有直接关系。论文在研究水面舰艇尾流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直航目标和机动目标的尾流区域模型,分析了鱼雷的攻击态势和射击方法,提出了鱼雷捕获概率和追踪概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对计算鱼雷武器系统命中概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水面舰艇有效机动规避声自导鱼雷的问题,以提高舰艇对抗来袭鱼雷的作战效率.针对以往舰艇规避鱼雷二维对抗态势模型的不足,建立了三维空间下的鱼雷弹道模型、自导检测模型、舰艇规避模型以及鱼雷对抗误差模型,运用Matlab工具,对舰艇机动规避鱼雷的对抗过程进行了推演,并采用蒙特卡洛法定量分析了影响舰艇规避鱼雷生存概率的主要因素.推演结果表明,规避航向和航速对舰艇生存概率有较大影响,根据鱼雷报警距离和报警舷角选择合适的规避航向/航速、提高对来袭鱼雷的报警距离和定位精度以及减少系统反应时间,可以有效提高舰艇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鱼雷在海战中的作用、舰船尾流的声学物理特征、声尾流自导鱼雷的制导原理和导引弹道及其特点。介绍了人造舰船尾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以及该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舰船科学技术》2014,(5):146-149
舰艇编队水声对抗的相关研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够通过仅有鱼雷报警方位信息快速做出鱼雷对舰艇编队攻击意图的判断,即鱼雷攻击哪一艘舰艇,指挥员则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作战方案实施编队协同水声对抗,从而大大增强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该文在建立声自导鱼雷攻击模型和舰艇编队运动模型的基础上,划分鱼雷从不同区域来袭时的态势,提出攻击意图的判断准则,并且通过仿真验证,分析了影响判断准确度的因素,为编队协同水声对抗指挥决策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尾流自导鱼雷攻击水面目标的技术特点,指出确定尾流自导鱼雷射击方式应以一次转角射击所确定的命中角作为依据。系统分析尾流预定命中角和尾流自导最小开机距离是确定二次转向点的关键因素所在,亦是确定鱼雷射击参数的重要环节。以此为基础建立尾流自导鱼雷二次转角射击参数解算模型,将使得潜艇攻击指挥决策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外有关实测数据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尾流环境下的混响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尾流中气泡尺寸分布函数和尾流散射系数等参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舰船尾流回波的声学模型.分别对鱼雷工作在尾流区和非尾流区的回波信号进行仿真实验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鱼雷工作在尾流区和非尾流区的回波信号是明显不同的,这为尾流自导鱼雷探测舰船的尾流从而进行目标的跟踪和打击提供了依据及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周涛  李勐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1):172-175
讨论了基于后向光散射的尾流自导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用唯像模型和Mie散射理论分析研究了舰船尾流中的光传输规律,在蒙特卡洛方法基础上用C++语言编制光尾流探测信号仿真程序。结合真实尾流特征,用该程序模拟了光尾流自导鱼雷的探测信号,并用实验测量数据对仿真信号曲线进行验证,两者基本吻合,表明该方法对尾流的光信号进行仿真的可行性,有助于鱼雷光尾流自导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悬浮深弹的作战使用对提高水面舰艇防御鱼雷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概括了潜射尾流自导鱼雷的攻击原理.其次,建立了鱼雷自导搜索段的提前角计算数学模型.再次,探讨了舰尾滚投悬浮深弹的布放时机,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检验,分析了2种悬浮深弹的使用规律和拦截概率.结果证实,舰尾滚投悬浮深弹具有更高的拦截概率,与...  相似文献   

15.
尾流自导鱼雷二次转角射击最优参数解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尾流自导鱼雷在制导机理和弹道控制上与声自导鱼雷均有变化.为了在不利态势下为潜艇指挥员决策提供依据,提高尾流自导鱼雷的命中概率,建立了小舷角态势下尾流自导鱼雷二次转角射击时的参数解算模型,分析了各发射参数对鱼雷弹道的影响,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对不同态势下的尾流自导鱼雷二次转角射击参数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射击参数中,二次转角的大小对弹道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对尾流进入角的影响;在各目标运动要素中,目标舷角对射击参数的影响最大;最后给出了概略态势下的射击参数值,可作为潜艇应急攻击手动设置射击参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尾流自导鱼雷射击诸元解算模型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舰船尾流和尾流自导鱼雷导引机制的研究,讨论了尾流自导鱼雷射击瞄点选择的依据和方法.分析原有模型的不足,建立了新的尾流自导鱼雷攻击解算模型.新模型修正了原有模型因简化和近似而造成的误差,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并首次采用迭代的方法进行求解,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及解算方法的正确性.该成果对提高尾流自导鱼雷的作战使用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混响是主动声自导鱼雷的主要干扰,混响的建模与仿真对于研究鱼雷声自导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混响的特性,文中采用了一种单元散射模型和混响谱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鱼雷混响的仿真,该方法方便有效,其仿真结果与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论文主要介绍了声自导鱼雷尺度靶供靶的原理,并创建了为声自导鱼雷供靶的模型,利用M atlab对供靶的过程进行了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将鱼雷非尺度声靶模型仿真结果和尺度声靶供靶仿真的鱼雷回波信号进行对比,得出鱼雷尺度声靶模拟鱼雷声目标的逼真度和准确性,其回波信号能更为真实地反映潜艇等声目标对声自导鱼雷寻的信号的反射特性,从而加强靶标对抗鱼雷识别的能力,更好地保障高技术信息化条件下的鱼雷武器的靶场试验。  相似文献   

19.
《舰船科学技术》2013,(6):80-82
以进入尾流角最有利于鱼雷尾流自导装置对目标尾流的检测为优化目标,在对潜艇机动方向对鱼雷进入尾流时目标舷角和鱼雷进入尾流角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潜艇使用线导+尾流自导鱼雷攻击导引过程中的潜艇最优机动航向计算方法,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20.
主要讨论影响鱼雷声自导的海洋环境因素,给出适合于计算海洋传播损失预报的理论简化模型,同时给出了影响鱼雷自导的海洋混响和气泡的声学模型。这些模型的完整使用,对鱼雷声自导性能预测和性能分析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