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想弄清《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与《1989年国际救助打捞公约》的关系,首先必须弄请这两个公约的宗旨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李岩 《水运管理》1998,(3):18-21
海难救助是海上运输中一种古老的法律制度。为了航海贸易的发展,立法者考虑希望通过制定救助法律,达到鼓励人们去救助危难中的船舶的目的。由于救助行为的环境、方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在救助过程中和《1997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的运用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法律问题,本文试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港监在海难救助中的法律地位及作用 《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须建立救助协调中心及救助分中心,全国性救助机构须全面协调救助服务,协调所需设施,包括各中心都须有适当通信设施,还须指定国家服务机构作为救助单位。《公约》还规定缔约国搜救机构作出必要的安排,为在其海岸附近的海上遇险人员提供适当的搜救服务并划分搜救区域以利分工。国家之间的合作也由批准国的救助中心协调其工作。《公约》还规定,缔约国在其运用的国家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下所批准其他缔约国的救助单位,为了搜寻发生海难地点和救助遇难人员的目的立即进入或越过其领海或领土,在此情况下,只要可能,搜救工作须由批准国搜救中心协调其工作。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就是我国按《公约》要求建立的海上搜救协调机构,各地的分中心是它的派出机构,负责本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工搜救工作现状 我国于1985年加入<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作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国际海事组织的A类理事国,承担公约赋予的对海上遇险人命及时救助的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和责任;海上搜救工作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对外形象.  相似文献   

4.
巡航执法是海事主管机关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对我国管辖水域通航安全状况、水域环境实施动态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水上巡航,海事主管机关可以及时搜集有关航行安全信息,掌握水上通航环境,监督船舶遵守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规情况,发现并纠正船舶违法行为,发现和处理通航水域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情况.及时进行海事应急处理并组织或参与搜救行动,从而实现对管辖水域通航环境及船舶动态的有效监控。加强现场通航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5.
8月3日.印尼交通部长Mangindaan对正在印尼进行访问的IMO秘书长关水康司表示:印尼正式通知国际海事组织(IMO),批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附则三、四、五和六,以及《国际海上搜寻和救助公约》(SAR)。关水康司高度赞赏了Mangindaan的努力,并希望他继续加快推进印尼对其他国际海事组织公约的批准,包括《2004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和《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人命救助、联合搜救方面进行过怎样的合作?此次实船演练对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何积极意义?本次演练一一为您呈现。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人命救助、联合搜救方面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那么中国—东盟国家海上搜救合作有怎样的基础,已做了哪些工作呢?中国与东盟国家除老挝外均是《1974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缔约国,中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是《1979国际海上搜寻与救助公约》的缔约国。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的  相似文献   

7.
海上搜救是保障海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于1985年加入《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有承担公约赋予的海上搜救责任和对海上遇险人命及时救助的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于2002年9月成立以来,为搜救工作作出了贡献,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特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结合“5.7”空难谈海上搜救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搜救是《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赋予我国的神圣义务,我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也有明文规定。如何认识海上搜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履行国际公约、保护海上人命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上搜救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雯梅 《水运管理》2009,31(8):35-38
为更有效地进行海上搜寻与救助,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分析海上搜救体制历史沿革及相关海上搜救法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海上搜救体制现状和特点,提出改善我国海上搜救体制的建议:修改相关海上搜救法律,制定全国性的海上搜救条例;明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性质;强化海事管理机构在海上搜救中的作用;完善补偿机制,充分调动社会救助力量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对比中英两国海上搜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海事》2007,(2):53-54
海上搜寻救助作为海上人命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水上应急救援水平,减少水上人命、财产损失和环境损害,更好地履行国际海上搜救义务,交通部海事局组成第一期赴英国海上搜救管理培训团,于2006年9月8日赴英进行了为期3周的海上搜救管理培训。通过培训考察,对比两国海上搜救管理工作,更好地提高我国海上搜救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一、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职能及构成(一)职能划分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职责包括对水上交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组织协调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工作,承担重大险情的救助和船舶溢油的控制清除任务,并代表国家履行国际海上公约,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承担国际搜救义务。主要涉及安全监管、航海保障、搜寻救助、溢油应急、抢险打捞等五大职能。安全监管:水面巡逻、护航、船舶及水上设施查验;违法(章)和肇事逃逸船舶追查;非法进入我国水域外籍  相似文献   

12.
崔燕 《中国船检》2011,(12):76-78
海上救助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全球海事界的地位。中国救捞是我国唯一一支国家专业海上救助队伍,作为国家应急反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国海域人命救助、船舶和财产救助、海上应急抢险打捞、海上消防、溢油污染清除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使命,代表我国政府履行海上搜寻救助公约和双边海运协定等赋予的国际义务。一次次大风浪中的救助,一次次应急抢险打捞,中国救捞人用他们的忠诚、热血和专业能力化险为夷,保障了海上人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国际航运大国,拥有辽阔的海域和丰富的内河通航资源。1985年,我国加入《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郑重承诺保证在我国沿海及内河通航水域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海上搜救工作既是体现我国政府作为负责任大国、负责任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又是交通行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周伟  宋军  成旭 《水运管理》2012,34(4):11-13
为更有效地发展监管救助飞机,满足"空、海、地"三维立体化巡航需求,将国内现今无人机的最新发展与海事监管救助实际工作相结合,并参考国内无人机研制机构的产品,选取总参第六十研究所生产的WD-50型固定翼无人机和Z-3型无人直升机为代表,阐述这两种无人机分别在海上监管救助和内河水上救助中的适用性和优势,认为这两种无人机较适用于我国沿海和内河的海事监管和救助工作,并将在水上交通监管、水上应急搜救和海洋权益维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和内河航运的快速发展,水上旅游业不断扩张,水上交通事故及船舶污染事故也在逐步增加,事故救援难度加大,存在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隐患。为解决苏州水上安全监管和救助所面临的救援力量不足、覆盖范围有限、反应速度不快等问题,有必要开展苏州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的编制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技术在水上人命搜寻救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旭东 《中国水运》2010,334(7):38-39
水上搜寻救助承担着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使命。积极研究将物联网传感技术应用于长江水上遇险人员的搜寻救助,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其技术的探讨、研究和应用,必将极大地推进"数字海事"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称《内河条例》)对船舶和浮动设施遇险后的救助活动,作出了系列规定.分别明确了遇险船舶或浮动设施及其人员、海事机构、险发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救助活动中的责任。本文意在进一步贯彻《内河条例》,结合管辖水域特点和实际工作,阐述非水网地区水上应急救助体系的基本要素及结构,并探讨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设立的"海上搜寻救助"专章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意义海上搜救是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的重要内容,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上搜寻救助"专章,就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海上搜救领域,完善海上搜救法治体系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9.
海事资讯     
《中国海事》2011,(9):74-80
声音VOICE实现海洋平安和谐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海上人命安全,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建设,严格履行国际海洋公约,广泛参与国际合作,积极援助发展中国家,海上救助等各项工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1979年海上搜寻和救助公约》的发展和我国的履约情况,以及天津辖区搜救现状,找出了目前天津搜寻和救助方面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天津地处渤海湾的现状,提出了如何提升天津在搜寻和救助方面的水平,更好地实现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目标,提高我国海事的履约水平,保障人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