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吴运宏  黄晓航 《桥梁建设》2006,(Z2):180-182
重庆李渡长江大桥斜拉桥是一座采用镀锌平行钢丝体系斜拉索、双塔双索面、纵向弹性半漂浮体系的预应力混凝土边主梁斜拉桥。介绍该桥施工监控计算的计算方法、模型离散、斜拉索张拉索力的确定和挂篮立模标高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结合实例,分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悬臂施工过程中温度对主梁结构应力和挠度的影响。通过合理选择立模时机和在不同温度下适当调整立模标高,使主梁线形平顺。在梁体温度均匀时张拉预应力钢束,可减少结构的预应力损失。结构应力和应力增量的确定,为改进施工工艺参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某主跨为420m的双塔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长度为5.5m的边跨合龙段主梁标高、应力和斜拉索索力等关键控制内容,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论证了大跨度合龙施工与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得出以下结论:斜拉桥大跨度合龙阶段需要大量水箱配重,使得悬臂柔性结构在结构体系转换过程中发生较大位移,施工中主梁位置标高预抬与位移控制尤为重要;在边跨结构体系转换完成之前尾索索力呈逐步升高趋势,在结构体系转换完成之后尾索索力逐步降低;边跨合龙阶段的主梁应力控制关键位置为悬臂3/4位置的下缘。  相似文献   

4.
珠海横坑大桥悬臂施工桥面线形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瑞  王荣辉 《中外公路》2004,24(5):68-71
对于悬臂施工法施工的桥梁,线形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控制计算模型中计算参数的选取和立模标高的确定。该文结合横坑大桥的施工监控,讨论了如何恰当估计计算参数和确定立模标高,从而有效地对悬臂施工连续刚构桥线形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5.
珠海市洪鹤大桥主桥磨刀门水道主航道桥为主跨500 m的钢-混凝土叠合梁斜拉桥,主梁高3.5 m,宽34.9 m。以跨中合龙段为界,由两个施工单位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8~#主塔塔处和6~#、7~#、10~#墩顶附近钢梁全部采用无支架施工,9~#主塔塔处和11~#墩顶附近钢梁采用有支架施工方案。为确保最终成桥状态满足设计要求,在钢梁预制前计算了主梁的无应力线形和安装线形,安装阶段确定了以高差控制拼装、以索力和标高进行双控的施工控制方法,并明确了误差来源、对支座进行了提前预偏。通过对悬臂拼装的施工全过程的控制,该桥线形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已经顺利合龙。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四川成都至绵阳高速公路复线项目德天铁路跨线大桥主桥的施工监控思路、方法和执行过程,通过分析影响监控结果的影响因素,制定了合理的施工监控方案。根据悬臂施工特点,分析了立模标高确定方法及挠度控制过程,从而确保结构合拢精度和成桥后的线形。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葑溪大桥的施工安全和质量,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悬臂浇筑和支架现浇非对称施工特点,建立施工控制计算模型,探讨影响主梁线形及斜拉索索力的因素,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对主梁线形、内力、索力、牵索挂篮应力和变形进行有效监控.施工控制结果表明:成桥状态下,主桥轴线实测标高、桥梁应力状态、成桥索力均满足设计要求,挂篮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力状态及变形情况与试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重庆粉房湾长江大桥进行施工监控,使该桥成桥线形及内力达到设计要求,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该桥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分析,计算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内力及变形,并确定斜拉索的初张拉力及成桥索力.计算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结构线形及内力均满足规范要求,成桥状态满足设计要求;短悬臂状态下以索力控制为主,长悬臂及合龙后以线形为主要控制因素;双悬臂施工时严禁单侧起吊主梁.  相似文献   

9.
酉水大桥是一座主跨为(80+145 +80)m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并将主墩做成与水流一致(与路线方向成约65°)的斜高墩以满足行洪要求,主梁0号块采用托架现浇,边跨直线段采用贝雷片吊架现浇,其余1~18号块均采用挂篮悬臂浇筑,主梁的线形控制较为关键,结合该桥主梁线形控制的施工实际,介绍了主梁的施工方案、线形控制的目的和要点、线形控制计算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箱梁立模高程的计算过程和箱梁高程测控的布点和监控方法,为今后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要阐述了桥梁施工监控的目的、理论及方法,并以建湖黄沙港大桥为例,具体探讨采用悬臂浇注法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的施工监测与控制。介绍了该桥施工监控工作的内容,其中,详细说明了立模标高的计算、扰度检测、应变测试以及挂篮静载测试等重要环节。给出了监控结果,实测数据表明全桥合龙顺利、成桥的线性符合设计要求、内力符合规范要求。文章可供施工与监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姜锋  胡江  曹景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2):25-29,12,11
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由于其跨越能力强、施工便捷、造价经济等特点而被广泛的应用。合拢段施工是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和体系转换的重要环节,而中跨合拢段的施工更是合拢段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塱沙大桥主桥中跨合拢段的轴向受力的计算来对悬臂浇筑混凝土梁的中跨合拢段轴向受力特点进行详细的介绍,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七都大桥北汊桥主桥为五跨连续半漂浮体系叠合梁斜拉桥。为解决三向千斤顶调整墩顶梁段时操作空间受限及支架局部受力不能满足顶梁要求、辅助墩合龙前悬臂梁段起吊角度过大的问题,文中对原方案进行了优化,采用调整索力与线形,改变合龙段梁长,桥面吊机起吊墩顶梁段匹配的方式进行施工控制。结果表明,施工控制过程中结构的塔偏、应力、线形、索力在允许范围内变化,现场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优化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控制钢筋混凝土拱圈在悬臂浇筑过程中出现过大的拉应力,文中以某大跨悬浇钢筋混凝土拱桥为依托,提出一种扣索力优化计算方法。首先,基于“未知荷载系数法”获取拱圈最大悬臂状态扣索力初值;然后,开展正装分析并提取施工过程的索力、应力以及位移影响矩阵,基于优化原理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扣索力开展进一步优化。最后,分别基于影响线原理和无应力状态法原理确定拱圈合龙前扣索力最优拆除顺序和扣索补张拉值,确保拱圈受力合理、松索成拱后拱圈线形光滑圆顺。算例结果表明,扣索初拉力值较为均匀,所有索力值安全系数均大于2.5;拱圈松索成拱线形合理,未出现“马鞍形”;拱圈施工过程中截面拉应力均小于1.8 MPa,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新密地大桥为主跨182m的混凝土拱桥,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拱圈,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成桥状态的准确性,需要在施工各阶段对线形、索力及应力等参数进行监控。以上游拱圈监控工作为背景,利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空间分析模型,基于正装法计算出各拱段浇筑及张拉过程的理想结构参数,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合理调整扣锚索的索力来调整悬臂结构的实际状态,再根据拱段实测参数修正监控计算模型,达到计算模型与实桥施工状态的统一。施工过程中对拱圈线形、扣索和锚索的索力、拱圈应力、临时塔位移等结构参数的监控结果表明,主拱圈各项参数控制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天津永和斜拉桥换索后的索力调整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结合天津永和斜拉桥的换索与调索实践,在分析换索后全桥结构性能变化的基础上,阐述索力调整的目标、原则,利用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和影响矩阵法基本原理,采用试算法确定出索力调整方案,分析索力调整的效果。调索过程中的监测结果表明,索力调整后,全桥索力接近目标值,索力分布趋于均匀,桥面线形、塔位均得到明显的改善,调索并未引起主梁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拉应力,试算法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可行方法。调索方案的优选应考虑尽量避免使运营多年的老桥结构受力状态发生突变,以保证调索过程中结构的安全。天津永和斜拉桥的调索实践为今后PC斜拉桥的调索工程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悬臂浇筑法克服了传统拱桥施工方法的一些缺点,因此在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国内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实际工程应用非常有限.文中以木蓬特大桥为背景,从结构设计、施工方法、受力计算及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的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五河口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拉桥安装、张拉、起拱等系统的施工全过程分析和控制技术是一项涉及斜拉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技术问题。采用空间非线性有限元模拟了五河口斜拉桥的主梁悬臂施工过程,根据该桥实际划分的施工时段,结合有限元步进法、1阶分析法和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并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和预应力钢筋的作用,计算了桥梁从施工到成桥任一时刻主梁和主塔受力和变形状态,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从理论上预测出结构在每个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状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来确定斜拉桥的合理施工状态是可行的,结果是合理的,为该桥的施工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波形钢腹板-PC(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20世纪90年代初为日本接受并大力推广,至今已成为日本高速公路的推荐桥型.近年来,国内波形钢腹板PC箱梁由开始的中小跨径逐步运用于大跨度连续梁桥与斜拉桥,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支架法、悬臂法和顶推法.而合龙段施工作为挂篮悬臂施工的最关键的一道工序,直接关系到主梁线性和桥梁整体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