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邢玉林 《航海》2023,(6):7-10
针对海事航海保障船舶智能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国内外智能船舶技术发展现状;然后结合现有海事航海保障业务开展及船舶配备情况,分析指出智能船舶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智能作业、远程控制等5个角度对海事航海保障船舶智能化转型进行了分析,可为海事航海保障智能船舶关键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筋斗云0号"首航,标志着我们国家在智能船领域有了新的探索。2019年12月15日,由珠海云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组织研发的"筋斗云0号"自主航行货船正式启航,驶向港珠澳大桥1号码头。标志着"筋斗云0号"正式开启自主航行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海况下无人救援设备发展的需求,设计研发三体无人救助艇平台。根据水动力仿真结果和水池拖曳试验结果分析论证所设计三体船的耐波性和阻力性能并给出三体船的总布置图;设计无人驾驶巡航系统和救助系统;研制一艘基于"航行脑"的三体无人救助艇。设计研发成果表明:该三体无人救助艇具有优良水动力性能的船舶型线,其"航行脑"系统可实现智能控制平台、智能通信网关、智能自主航行系统和遇险人员救助装置的控制,利用冷热红外光电跟踪系统,能够实现对遇险人员的监测和救助。  相似文献   

4.
受测试成本、安全性、可靠性等因素的制约,需要依托以模型船为载体的物理实验平台实现从虚拟仿真测试到全尺寸实船测试之间的过渡。本文基于“航行脑”系统体系架构设计思想,采用船-岸-云分布式监控与数据采集架构,研发由能源管理、感知、决策、执行、通信等模块组成的船舶智能航行功能物理试验平台,打造“求新”系列缩尺比自航船模。开展回转试验、Z形试验、单船自主循迹、船舶编队等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并提出未来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控制算法测试验证评估是确保智能船舶航行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智能评估技术的发展现状,以Transas船舶航行模拟器为船舶智能航行虚拟测试平台,进行航行控制算法测试评估。根据船舶直线段和弯曲段航行特征建立评估指标,提出航行控制算法智能评估系统的设计思路、框架结构和构建流程,初步建立虚拟仿真测试下的船舶航行控制算法智能评估体系,指出该智能评估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基于以上研究,对船舶航行控制算法虚拟测试评估技术和未来改进方向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封培元  刘义  范佘明 《船舶》2021,32(5):87-93
针对海上两船并行航行的自动航行控制模型试验需求,专门研制了基于六自由度光学系统的基于自动控制的模型测试平台.文章阐述了该测试平台的组成、功能和使用方法,并分析其相比于传统测试设备的特色和优势.利用该测试平台在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大型拖曳水池中开展了两船并行航行模型试验,验证该测试平台的有效性.该项研究为自动航行控制技术在海上两船并行航行中的应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并为此类先进测试平台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为降低港珠澳大桥船撞桥风险,保障过往船舶航行安全与港珠澳大桥营运安全,8月31日,港珠澳大桥海事局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举行港珠澳大桥防船撞智能管控与研发合作协议签订暨智能管控研发中心揭牌启用仪式。根据协议要求,大桥海事局与大桥管理局将延续港珠澳大桥建设期建设单位与海事系统相互支持、友好合作、共保安全的传统,发挥各自技术和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船检》2020,(5):77-77
2020年5月15日,我国首艘自主航行集装箱船"智飞"号举行了建造开工仪式。据介绍,300TEU集装箱船"智飞"号是我国首艘具有智能航行能力、面向商业运营的运输货船,也是目前在建的全球吨位最大的智能航行船舶,该船总长约110米,型宽约15米,型深10米,设计航速为12节,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进行测试运营。  相似文献   

9.
杨素军  范佘明 《船舶工程》2011,33(Z2):26-29
介绍船舶航行性能测试方法,以及虚拟模型试验和虚拟实船测试的概念,分别从以CFD技术为基础的虚拟模型试验和以模拟器为基础的虚拟实船测试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和趋势,详述了船舶航行性能虚拟测试系统的目标、框架、关键技术及已经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李桢 《世界海运》2020,(3):1-4,15
智能船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的优点使人们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充满期待,世界主要造船国家纷纷加快智能船研发,设置智能船试验区,布局智能船产业链。针对智能船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现行国际法律体系带来的巨大挑战,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概要介绍智能船法律监管的国际进程,提出应关注海上自主水面船舶和船舶操纵者的法律地位和对航行安全、海上保安、海上保险等方面的要求,逐步将智能船纳入国际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11.
邱奇 《中国海事》2022,(1):40-42
在梳理船舶LNG加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LNG加注船进出港航行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并提出加注船进出港航行的相关安全保障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如何对智能船舶航行系统进行测试,是世界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在智能船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在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等技术大量应用的背景下,传统的导航系统测试方法已难以有效覆盖智能航行技术的新特征。本文在概述与分析了智能船舶航行系统的功能特征和测试需求基础上,总结了现有智能系统测试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智能船舶航行系统测试思路和方法,并构建了一种以场景为中心,多种测试方法协同的智能船舶航行系统测试体系,旨在提高系统研发测试效率,促进智能船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机电设备》2022,(1):52-52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四研究所在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测试工作保障船项目中,成功中标“作业支持系统”项目。该型测试工作保障船长约50 m,设计航速16 kn,主要承担测试保障、智能系统测试、科学调查、海试装备维护运输需求等任务,兼顾应急搜寻和应急顶推等功能。七〇四所将为其提供包括智能航行系统、地质钢缆绞车、铠装光电缆绞车、CTD专用绞车、AUV专用收放装置、门架和吊机等在内的一整套作业支持系统设备,并将在深海科考、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智能船舶航行技术发展的核心在于构建从辅助决策到自主驾控的完整软硬件系统,实现人工驾驶到智能驾驶的演化,而核心技术的突破与软硬件系统的研发离不开完善的测试验证体系和健全的规范标准.对目前国内外智能船舶测试场现状进行综述,对以性能、能效、信息、智能为对象的智能船舶航行功能测试构想进行解析,最终提出以虚拟仿真为初试、模型测试...  相似文献   

15.
郑国旺  邢玉林  王毅 《航海》2021,(2):72-75
本文从国际海事组织对海上水面自主船舶(MASS)层级划分出发,通过对MASS航行风险和其航行所需的航海保障关键技术分析,对MASS航行的各个阶段所需的航海保障服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船舶自主航行作为智能船舶的显著特征,日益受到工业与海事企业的关注.为把握船舶自主航行现状和发展方向,开展相关关键技术研究调研与综述.分析近三年国内外船舶自主航行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航行态势感知、认知计算、避碰决策、航行控制、赛博安全等关键技术,剖析其技术内涵、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针对智能航行关键技术现状与技术需求,从态...  相似文献   

17.
对南非东南沿海及好望角海域的水文气象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结合某远望号船安全顺利通过此海域的实际航行情况,对航线设计、航行应急预案和气象保障方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气垫船作为一种特殊船型,在研制过程中与常规船有很大区别。为了保障气垫船在航行时的连续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特配置两套发电机组,互为备用、交替运行;着重介绍了在两套发电机组交替过程中,为确保全船供油系统正常运行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炳  严健雄  王磊  张少明 《船舶》2019,30(2):21-26
中国船舶航运事业正面临时代更迭以及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严峻挑战。该文在智能船舶与智能机舱的涵义界定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数据挖掘处理技术、船机信息感知技术、无人船技术、智能机舱技术等主要智能船舶机电应用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小型无人船"芙蓉号"的试验研发,进行了方案设计、功能与硬件设计、算法优化和实船试验等方面的工作,对无人船技术研发有创新引领和经验积累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2,(7):104-104
据悉,为保证"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的海上应急救援保障任务。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派出数艘安装有海兰信船舶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以下简称"VMS")的大型远洋救助船舶,进行海上应急救援保障工作。VMS是海兰信推行技术创新的典型代表,能够使岸端指挥中心及时获取每艘船舶的工作画面,并通过多方视频会议,对船舶航行进行实时监控和指挥,实现船与岸的信息交汇,满足了更宽海域的航海安全、船舶监控、船岸及时通信等需求,协助提高船队的海上作业指挥效率及政府部门的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