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在佩戴口罩等有遮挡条件下的人脸检测问题,提出了多尺度注意力学习的Faster R-CNN (MSAF R-CNN)人脸检测模型. 首先,为充分考虑人脸目标多尺度信息,相较于原始Faster R-CNN框架,引入Res2Net分组残差结构,获取更细粒度的特征表征;其次,基于空间-通道注意力结构改进的Res2Net模块,结合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学习目标不同尺度特征;最后,为学习目标的全局信息并减轻过拟合现象,在模型顶端嵌入加权空间金字塔池化网络,采用由粗到细的方式进行特征尺度划分. 在AIZOO和FMDD两个人脸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MSAF R-CNN模型对佩戴口罩的人脸检测准确率分别达到90.37%和90.11%,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视频智能分析的铁路周界入侵检测算法相比于雷达、振动光纤,具有成本低、误报率低的优点. 针对视频中存在不同分辨率目标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Cascade Mask RCNN( CMR)模型,使用级联结构获得目标的准确定位. 为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在原始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基于特征金字塔网络(FPN)的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和基于空洞金字塔汇聚(ASPP)子网络的空间上下文增强模块. 在实际铁路周界入侵场景视频中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实现不同场景下的铁路周界入侵检测,相较于原始模型,新模型对小目标检测的F-measure 提高了0.24. 模型既解决了不同场景下铁路周界入侵检测问题,又有效地提高了视频智能分析对小目标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接触网吊弦故障图像样本较少,现有方法检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率、高准确率的接触网吊弦故障检测方法.以Faster R-CNN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能够提取深层次图像特征并实现特征重用的密集连接卷积神经网络(dense convolutional network model, DenseNet)替代原始的特征提取模块提取吊弦图像特征,并在实验中利用图像旋转、增强等数据变换操作扩充样本集提升检测效果.通过对接触网吊弦图像的测试,以DenseNet为主干网络的Faster R-CNN模型能够检测接触网吊弦故障,检测准确率比原始检测模型提高4%以上,且加入数据变换对吊弦故障检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均有显著提升,均值平均精度(mAP)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智能交通系统中运动车辆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恢复的APG-TR算法。采用张量表征交通视频图像,保持视频图像高维结构特征。通过张量恢复,重建出张量的低秩部分与稀疏部分,实现交通视频图像中交通背景与运动目标车辆的分离与交通视频内在特征的提取。利用交通监控系统采集到的交通视频106帧图像对本文算法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晴天条件下,APG-TR算法的平均正确率为91.4%,在雨、雾天气条件下,正确率分别为86.4%、85.2%,相比帧差法更加稳定与准确。APG-TR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速度与鲁棒性,在智能交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室内场所,运用目标检测等算法实现对监控视频的实时异常检测.为提高检测效果,对YOLO v2模型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进:利用稠密网络中特征融合方式改进网络结构;使用K-means++对目标框进行聚类改进网络参数;利用迁移学习的方式对网络进行训练;改进最终得到Dense_YOLO目标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Dense_YOLO正确率达到了93.66%,相比YOLO v2提高了7.06%.针对人、宠物、贵重物品这几种常见的监控目标,利用Dense_YOLO对目标状态进行异常检测,并分别在一般场景、光照强、光照弱、目标被遮挡、目标较小等不利条件下进行测试,区域入侵检测、物品移动/移出检测两种特定目标异常检测功能分别到达92.73%、90.07%的平均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能力,提出了基于视频分析的运动车辆检测与跟踪方法。在城市交通干道路面环境中,根据运动目标与道路背景统计特性的差异,基于贝叶斯概率准则,提出一个自适应背景更新算法,检测分离运动车辆目标前景,采用卡尔曼滤波器实现对视频序列中车辆目标的运动检测与实时跟踪,并对在重庆某交通干道的交通流视频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常规视频分辨率下能实现实时处理视频,平均检测准确率为94%,具有较好的实时性与鲁棒性,能够实现城市交通环境中各类运动车辆的检测与跟踪。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无人车在交通场景中的运行效率和运输安全,研究了基于异构图学习的交通场景运动目标感知; 考虑实际交通场景中运动目标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对目标运动的影响,基于异构图学习提出了交通场景中多目标检测-跟踪-预测一体化感知框架; 结合YOLOv5和DeepSORT检测并跟踪运动目标,获得目标的运动轨迹; 使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从目标历史轨迹中学习目标的运动信息,使用异构图学习目标间的交互信息,以提高运动目标轨迹预测准确度; 使用LSTM网络对目标运动信息与交互信息解码得到目标未来轨迹; 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在公共交通数据集Argoverse、Apollo和NuScenes上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结合YOLOv5和DeepSORT可实现对运动目标的检测跟踪,对交通场景中的运动目标实现了75.4%的正确检测率和61.4%的连续跟踪率; 异构图能够有效捕捉运动目标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并且捕捉的交互关系能够提高轨迹预测精度,加入异构图捕捉交互关系后,运动目标的平均位移预测误差降低了63.0%。可见,考虑交通场景中运动目标之间的交互关系是有效的,引入异构图学习运动目标之间的交互关系可以感知运动目标的历史与未来运动信息,从而帮助无人车更好地理解复杂交通场景。   相似文献   

8.
慢行交通速度是慢行交通参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有的通过目标检测从视频中提取目标速度的方法不能兼具检测准确率与目标框的稳定性,且选取的速度计算基准点(简称基准点)波动大,存在速度不准确、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 YOLOv5(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的融合检测跟踪网络及速度计算方法,获取更准确、稳定的速度。首先,使用目标检测与目标跟踪单元得到目标的检测框与ID信息,并根据检测框获取目标感兴趣区域送入头部检测单元,进一步获取头部检测框;其次,根据场景下的目标特征判断头部检测框所属,并根 据判断结果提供两种基准点计算方法;最后,对二维基准点坐标进行三维映射,并将结果代入速度计算公式获得速度;同时,提出准确度( MA )、稳定度( MS )两个评价指标以量化评价方法。本文在公开数据集PETS09-S2L1与TUD-Stadtmitte上验证融合网络的检测、跟踪效果,在自建双视角协同数据集上验证基准点计算和速度计算方法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融合网络的目标检测和跟踪准确率(MOTA)比单一网络高25%以上,本文速度计算方法比常用速度计算方法的准确度提高了30%,稳定度提高了6.28%。本文方法可兼具检测准确率与目标框的稳定性,选取的基准点波动更小,获得的速度更准确、稳定。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铁无砟轨道中扣件发生松动,导致高铁扣件发生偏移或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高铁扣件检测算法。在特征提取网络中引入可变形卷积,构建可变形残差卷积块,使特征提取过程更加集中于扣件区域,实现扣件状态的精确提取;并采用Alpha-IoU作为目标回归损失函数提高高铁扣件的回归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高铁扣件的检测精度,相比于其他算法,能更准确地进行扣件定位和状态检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小目标交通标志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YOLOv5的小目标交通标志检测算法。优化YOLOv5的主干网络结构,采用微小目标检测层替换原始大目标检测层,调整下采样倍数,将MobileViT Block融入颈部网络,采用离线增强与在线增强的方法对数据集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目标检测算法相比,改进算法的小目标交通标志检测均值平均精度为85.3%,参数量降低了39%,FPS为70,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The study on tracking of moving pedestrians based on video sequence has been presented in the paper. The video sequences have been processed by the background subtraction and adaptation, detection of moving objects, shadow detection, and image eroding and dilating in order to create the moving pedestrian contour. The change of location of the moving pedestrian contour and area has been considered in the method presented here. First, the method computed the centroid coordinates and radius of moving objects through the pedestrian contours. Second, the matching matrix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the change of locations and radius between different moving pedestrians at two successive frames and the moving objects that matched each other have been found. The method has been tested using the video sequences of actual measure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been analyzed. Under the experiment condition, the contrails of moving pedestrians have been clearly drawn with a little noise at different image sampling intervals.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 of the method has been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视频监控的密集行人群识别难度大,运动轨迹提取困难,运动语义信息挖掘不足 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多目标跟踪FairMOT框架及K-means聚类的行人轨迹捕获和运动语义信 息感知方法。首先,利用多目标跟踪算法提取视频中行人群目标过街时的运动轨迹特征向量;然 后,通过分析轨迹坐标的数值分布特点,设计了一种协方差滤波算法STCCF,以检测和剔除“准静 态轨迹”,得到行人群目标运动轨迹簇;最后,针对已提取的轨迹簇,应用K-means聚类方法,选取 S系数(Silhouette Coefficient)和DB指数(Davies Bouldin Index)两个指标,感知行人聚集和消散点 等场景语义特征。实验分析表明,算法从提取到的2689条轨迹中辨识出179条“准静态轨迹”,检 出率为81.73%;视频场景中的行人目标源点和消失点的解析结果与人工辨识结果吻合,验证了密 集行人群轨迹提取和运动语义信息感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可为数据驱动的行为预测和轨 迹建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单目视觉的运动行人检测与跟踪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检测与跟踪城市交通环境中的行人,提出了一种在摄像机静止情况下基于单目视觉的运动行人检测与跟踪方法。检测阶段通过自适应背景模型快速提取背景图像,用动态多阈值方法二值化差分图分割运动行人;跟踪阶段引入灰色模型作为行人运动模型,预测行人运动,融合行人多种特征建立目标匹配模板,对行人连续跟踪。通过单个行人通行和多个行人同时出现这两种交通环境下的视频图像对本方法进行了验证,单个行人通行时,跟踪的正确率为95%;多个行人同时通行时,识别每个行人并分别跟踪的正确率为87%。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基于视频序列的行人多目标跟踪方法。首先利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实现背景提取、背景更新、移动目标检测。然后利用移动行人在相邻两帧图像上位置和面积的变化特点,建立匹配矩阵,完成移动目标的匹配,实现多目标跟踪;最后利用实测的视频数据检验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清楚地绘出行人的移动轨迹,分析了跟踪轨迹中噪声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һ�����͵��˶�Ŀ��ʶ��������㷨�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运动目标识别和跟踪方法。针对帧间差分提取运动目标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冗余小波变换的运动目标识别算法,即直接在冗余小波变换域提取运动区域,从而检测出运动目标。对于检测出来的运动目标,本文对mean-shift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自适应mean-shift算法,对目标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取运动目标,即使目标与背景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也可以较准确的提取出前景运动信息,效果要好于传统的帧差法;跟踪目标准确度高,不受目标大小变化的影响。本算法具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现代铁路系统中,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异物入侵监测,前景目标检测是入侵判断的必要过程. 背景差分常用于检测前景目标,但铁路场景复杂,存在动态变化的背景区域和未知类型的目标,现有基于阈值分割或深度学习的背景差分算法都不能满足需求,故提出一种基于阈值自适应调节的前景目标检测算法. 利用像素值在时间上的动态信息,分割结果的反馈信息和由超像素提供的空间信息确定阈值调节因子,动态调节阈值以适应环境变化;提出一种灵活可靠的背景模型初始化方法,消除鬼影问题,实现一帧到多帧初始化的灵活切换.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铁路场景上取得了较好的准确率和误分类率,且平衡了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17.
���˽�ͨ����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人交通是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而行人交通的视频检测技术对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行人检测和分析确定行人的运动轨迹,提取行人交通参数,为交通规划、管理与控制提供科学的数据。首先回顾行人交通视频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研究的方法、技术和主要成果;其次,从行人交通系统的一般处理框架—行人检测、识别、跟踪和交通参数的提取,分层次回顾低级、中级和高级各处理阶段的发展水平;重点阐述各处理阶段的现有技术和方法,并将每阶段相应地划分为不同方法子类加以讨论;最后,分析行人检测研究的技术难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