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继 《中国海事》2013,(12):18-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的前身。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交通部机构改革方案,1998年6月29日,交通部决定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交通部安全监督局)的基础上,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交通部海事局)。  相似文献   

2.
正1998年6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交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决定在全国实施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与中国船级社实行"局社、政事分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合并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正式成立,并于11月18日举行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交通部海事局,简称"海事局")是我国海事工作的主管部门,是为使我国的海事事业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水运事业的要求,强化行政管理,在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中,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的基础上合并组建成立的.直属海事系统下设20个海事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海事机构是国家执法监督机构,根据法律法规授权,主要负责行使我国水上安全监督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和行政执法,并履行交通部安全生产等管理职能.我国是国际海事组织的A类理事国,海事机构同时负有组织实施国际海事条约,履行"船旗国"及"港口国"监督管理义务,依法维护国家主权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更正     
<正>本刊2015年第9期第8页《一甲子经天纬地绘蓝图六十载风雨传薪铸辉煌》一文中出现了部分内容错误,现更正如下:1."1983年,交通部水上安全监督局下发《关于海区测绘工作的若干规定》……"应为"1983年,交通部下发《关于海区测绘工作的若干规定》……";2."1988年,交通部海上安全监督局成立……"应为"1988年,交通部安全监督局成立……","交通部海  相似文献   

5.
《中外船舶科技》2006,(4):F0004-F0004
江苏省地方海事局(省船舶检验局)依照法律、法规的授权,负责除交通部直管的长江干线和沿海以外的江苏省其他通航水域、港口的水上安全监督、水上交通事故处理、船舶登记、船员管理、船舶及船舶设施检验、防止船舶污染等职能。  相似文献   

6.
1998年1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合并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十年,只是一个历史的瞬间,但纵观中国海事十年的发展历程,海事人用坚定的信念、执着的忠诚保障了水上安全,促进了经济发展,为我国水上安全管理谱写了壮丽辉煌的诗篇。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又适逢全国水监体制改革10周年,回眸海事十年风雨,就是为了铭记这段历史,更好地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维护国家主权、服务水运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罗迅 《水运管理》1999,(5):31-34
在我国整个水上安全管理工作中,港务监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条例》的有关条款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航)监督是对我国沿海和内河水域交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随着我国...  相似文献   

8.
对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的管理可概括为船舶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检验.船舶的技术检验包括法定检验和入级检验两个部分,在海事局组建以前,船舶的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和船舶入级检验规范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中国船级社)组织制定和实施.1998年交通部进行的体制改革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合并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技术检验的法定部分将由海事局制定和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9.
199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水监体制改革)正式实施,同年10月27日中国海事局正式成立。今年,湖北、安徽、江西省政府分别完成了长江干线水域的水上安全监督工作向交通部的移交工作。6月18日,西藏地方海事局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历时7年的全国水监体制改革工作已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10.
在工作实践中,各地港监(本文中特指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之外的、由交通部设在沿海及长江、黑龙江等港口、沿线的海上安全监督局或港航监督局)一般都根据自己所管辖区的特点,依据上级机关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规章,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一些具体的、极具操作性的管理规定。这些规定在实际运作中都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对促进各辖区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各辖区水上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作出了贡献。但是,应该看到,虽然各地港监颁发的这些管理规定,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很好的效果,但是其并不具备行政诉讼法中所规定的行政诉…  相似文献   

11.
3月16、17日,广东海事局局长梁建伟带领副局长庄则平、洪四雄,先后深入江门辖区拆船企业、江门海事局处机关、港口海事处、东莞虎门港水上危险品应急中心调研。在江门,他肯定江门局的工作:一是抓工作落实的意识较强,工作推进有力,做到了"两个安全"和"两个稳定";二是善用载体创建品牌,增加了落实工作的  相似文献   

12.
揭阳海事局     
2000年,揭阳海事局在原揭阳港务监督局的基础上组建,负责揭阳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管辖一海三江,通航里程469公里、山塘水库21处、渡口54道,点多、线长、面庀成立至今,揭阳海事局整合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在揭阳辖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船舶流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水上交通安全四项指标同比下降,连续6年保持了辖区零死亡、零污染,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3.
正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于2012年10月15日正式成立,属交通运输部直属事业单位。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整合原上海海事局所属航标、测绘、通信等机构,主要承担辖区(北起江苏连云港,南至福建东山的南黄海和东海海域,包括浏河口以下长江口水域)海事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水上安全通信、海上应急清污工作,以及南京以下的长江水域水上安全通信等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职责。为更好履行航海保障职责,推广北斗导航系统在交通海事领域的应用,2015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授权东海肮海保障中心向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申请北斗导航民用分理资质:  相似文献   

14.
揭阳海事局     
《珠江水运》2012,(16):92
2000年,揭阳海事局在原揭阳港务监督局的基础上组建,负责揭阳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管辖一海三江,通航里程469公里、山塘水库21处、渡口54道,点多、线长、面广。成立至今,揭阳海事局整合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在揭阳辖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船舶流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水上交通安全四项指标同比下降,连续6年保持了辖区零死亡、零污染,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服务民生,助力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广东省委省政  相似文献   

15.
上海海事局     
《航海》2009,(4):F0004-F0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为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直属单位,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授权对所辖海区和港口水域的交通安全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主要行使以下职能:负责上海市沿海、沿长江水域和上海港区所有水域内的水上安全监督、防止船舶污染;负责规定区域内的海难搜寻救助,  相似文献   

16.
由交通部水运司港口处、中国港口协会主办,中国港口杂志社、山东省交通厅港航局、威海市港务管理局承办的"全国首次中小港口发展座谈会",于2001年11月2日至4日在威海召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港口》1994,(2):47-47
<正>1月1日 △交通部宣布,广西贵港港于是日起正式对我国航行国际船舶开放。 △交通部海南水上安全监督局正式挂牌,行使职能。 △广州海监局从是日起改革,联检工作,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参加联检,以方便外贸船舶快进快出。 △经交通部和海南省政府批准,撤销海南港务局,实行政企分开。省交通厅内成立港湾管理局。原海南港务局下辖各港口均改制为港务公司,成为独立的法人企业。将洋浦港划归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三亚港划归三亚市管理。海南省还着手对海口新港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 △《烟台港务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行方案》是日起执行。 1月2日 △长轮总南京油运公  相似文献   

18.
桂林海事局     
《珠江水运》2012,(16):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桂林海事局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是广西海事局的分支机构(正处级),内设7个部门,下设4个派出机构。根据国家赋予的职责,对桂林辖区通航水域行使水上交通安全监督、防治船舶污染、水上搜寻救助协调等管理职能。近年来,桂林海事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打造"四型海事"为目标,围绕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特色发展的主题,践行"三个服务"理念,凝心聚力,全面履职,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简称《规定》)于2006年11月9日经第15次交通部部务会议通过,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其实施对于建立健全我国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体制,优化海事管理资源配置,保障和监督海事机关有效实施水上交通事故调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月8日,交通部海事局在江城武汉召开了《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宣贯会。部分直属海事局、省级地方海事局分管海事调查工作的领导、业务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建国40多年来,我国的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主体在体制和职能上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建国初期至80年代末期,港务监督机构存在于港口企业之中,从属于企业,因而削弱了港务监督的水上安全管理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其安全监督保障作用。二是从1986年至1989年,交通部根据国家体制改革政企分开的精神,在全国14个沿海港口及长江、黑龙江干线设立了17个直属水监机构,对全国主要海域及干线内河水域实施管理。但其职能仍与第一阶段的机构职能大同小异,虽然摆脱了从属企业的地位,但并未充分体现海上安全监督工作的全部涵义。与这两个阶段并存的,各省、市、自治区(除北京、西藏、黑龙江外)也都在本地区设立了各级体制不尽相同的机构,对地方码头及附近水域实行管理。 中央与地方双重机构并存,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航运生产力的发展,两种机构的职责、管辖范围和监督管理对象无法划清。特别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管理体制不统一的弊病和矛盾越来越突出,不仅削弱了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削弱了对航运经济的宏观调控,也束缚了航运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