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转弯怎样换挡? 车辆转弯时,由于受地形,交通情况及行驶阻力的影响,通常总要降低车速.此时,驾驶员根据发动机动力和转弯时车速的需要,操纵手动变速器的变速杆以选择适当的挡位.  相似文献   

2.
严伯昌 《驾驶园》2008,(1):42-47
1.驾车中正确切换挡位   换挡能改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位置,改变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所以我们在驾车时应正确换挡,尽可能挂入高挡行驶.自动挡的车辆加速时应慢踏油门踏板.行驶后车速一上来就应尽快挂上直接挡,不宜在低挡行驶时间过长.当车速一定时,高挡位传动比小,相应的发动机转速低,低挡位传动比大,相应的发动机转速高,油耗则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关系.在同一路面条件下,汽车挡位越低,发动机的储备功率越大,也就是负荷率越低,油耗越大.自动挡加油提速都会有滞后响应现象,这也是自动挡比手动挡费油的原因,因此慢踏油门踏板可以减少油耗损失.……  相似文献   

3.
拖挡行驶是指汽车在行驶中遇到阻力较大或上坡时,发动机动力明显不足,车速逐渐降低,应迅速换入低一级挡位而未及时更换,用原挡位勉强维持的行驶。拖挡行驶会使发动机温度升高,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加速机件磨损,有时还会造成发动机熄火或产生爆燃。爆燃是一种不正常燃烧,是在高温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基于恒速制动车辆纵向力平衡方程、制动器耗散功率及其温度变化微分方程、管路压力调节等子模型的恒速长下坡汽车制动器摩擦性能分析系统.以两轴中型汽车为例,对前后制动器在不同挡位发动机制动时的温度、制动副摩擦因数、制动力分配及管路压力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车速情况下,合理使用各挡发动机制动可改善汽车前、后制动器热负荷,减小或避免制动摩擦力矩热衰退,保证汽车下长坡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5.
故障现象一辆2007款福特福克斯1.8 L自动挡轿车,累计行驶里程为2.3万km,在行驶中自动变速器升降挡时均有冲击的现象。故障诊断维修人员首先进行路试,发现当车速达25 km/h~30 km/h时自动变速器1挡升2挡,此时自动变速器有冲击,车辆有抖动的现象;当车速下降到30 km/h时,车辆再次出现抖动的现象;仪表盘上的黄色故障灯点亮,指示自动变速器进入保护模式,自动变速器挡位锁在3挡,发动机转速为3 500 r/min时车速只能达到100 km/h左右。  相似文献   

6.
受地形、交通情况及行驶阻力的影响。车辆转弯时往往要求减速。这时驾驶员必须根据动力和转弯时车速的需要。综合路况选择适当的挡位安全地通过弯道。以下七种不同路况下的转弯技巧,可供车友们特别是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参考。  相似文献   

7.
车型:2018年路虎揽胜星脉,配置2.0L AJ20 P4M发动机.行驶里程:44481km.故障现象:车辆热车后路试,挂入R挡后缓慢行驶并停车后挂入D挡行驶,发动机突然熄火且仪表无任何故障提示,同时车辆挡位R挡闪烁;重新启动车辆在挂入R挡行驶时发动机依旧熄火,确认故障存在.  相似文献   

8.
正VIN:LBV3M2100FM××××××。车型:F35,配置N20发动机。行驶里程:49935km。故障现象:车辆挂D挡行驶,只要车辆往前走几米挡位就自动挂入P挡。故障诊断:车辆拖车进店,试车挂D挡行驶后马上自动跳入P挡,第一反应感觉就是驾驶员侧车门没关好后导致跳挡,电子挡位杆车型以驾驶员侧车门触点信号来识别车门是否关闭。如果没关闭会把挡位自动切换到P挡(如果车速大于15km/h会自动跳入N挡),来保证车辆和人员的安全,但是从仪表状态显示是关闭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底盘测功机模拟汽车实际道路行驶稳态工况,以福莱尔QCJ7081型汽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在不同载质量、不同车速、不同挡位下的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并分别拟合出在4挡空载情况下,排放因子CO、HC、NOx和总污染物排放因子随车速的变化规律多项式。结果表明,空载情况下,试验车辆总污染物排放因子最低时的车速约为95km/h。通过换挡规律分析认为,汽车排放污染物是由发动机和催化器的匹配以及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匹配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安全》2014,(9):133-133
<正>自动挡汽车驾驶操作的首要观念是:要摒弃D挡到底的习惯。正确使用自动挡车的挡位,能完全克服自动挡车动力不足的问题。许多自动挡车型除D挡外,还有1、2、3挡。市区车速不快时,可将挡位放在2挡或3挡,山路则放在2挡或1挡。这样爱车跑起来不但有力,而且更加轻快。也许有人会怀疑,这样的操作会不会对变速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会不会比较耗油?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变速系统设计这些挡位,正是因为它们各有所用。正确的操作绝对不会对车辆造成损伤。同时,还可避免以较高挡位拖着车辆行驶,进而降低油耗,减少发  相似文献   

11.
通过轿车副车架橡胶支承的动态特性试验,实现了橡胶支承迟滞非线性特性的数学建模和参数识别。用动态子结构方法将整车模型划分为多个子结构,采用含连接子结构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了整车非线性流固耦合模型。用MontoCarlo法模拟路面激励谱和发动机随机激励力谱,利用整车结构-声学耦合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在时域内对路面激励和发动机激励产生的振动和车内噪声特性进行仿真模拟,并通过道路试验和台架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关于整车热平衡试验的研究主要偏向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匹配分析与热平衡性能的改善,而对一些常见的影响热平衡试验的细节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大打折扣.以重型卡车为例,对整车热平衡道路试验过程中发动机故障、节温器、风扇离合器、传感器布置、环境风速、试验操作、结果评价与修正等细节问题进行探...  相似文献   

13.
徐军  程小强  杨平 《汽车实用技术》2020,(3):119-121,129
通过实车采集试验样车在试验场道路上行驶时的CAN BUS数据,可直接获得发动机转速、扭矩和档位等信号;把传统的载荷-时间频次关系,转变为载荷-发动机飞轮旋转频次关系,同时记录各载荷等级对应的各个挡位的频次,这样可获得在各个档位下,不同载荷等级对应转速区间内的飞轮旋转频次,根据齿轮材料的S-N曲线和疲劳累积Miner理论,计算出各档位的疲劳强度,然后基本疲劳损伤等效原理选取各档位下产生较大疲劳强度的扭矩和转速,作为台架试验输入的载荷和转速,可有效避免载荷和转速选取的盲目性,为科学的制定台架试验载荷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采用吊拉主动加固方法的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进行基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加固效果评价,首先,利用ANSYS软件建立空间梁、板和杆单元的桥梁结构有限元梁格模型,并选取三轴9自由度的车辆模型及路面不平度等级B分别模拟实际车辆及桥面状态,将梁格模型调入BDANS软件,通过数值模拟车、桥动力响应,计算得到桥梁动位移、加速度响应,研究加固前后桥梁控制截面所受到的动力冲击作用;然后,分析桥梁加固前后不同位置加速度响应的频谱特征;最后,对依托工程动力特征、动态响应及车桥耦合作用的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加固后结构的竖向自振频率较加固前均有提升,但提升幅度较小;加固前后结构不同位置的动力响应随车速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车速在60~80 km·h-1时,加固后结构跨中截面的动力响应降幅最大;加固后结构控制截面的加速度均方根值小于加固前,根据其变化幅值建议车辆通过加固后桥梁结构的速度为60 km·h-1,以保证行人过桥时的体感舒适度、通行效率及行车安全;通过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基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对桥梁结构加固后行车性能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彭卓凯  吴锋 《摩托车技术》2007,(9):28-30,69
通过对162FMJ发动机平衡分析及整车振动测试分析,得出整车振动大的主要原因是平衡率偏低.利用UG三维绘图软件建立了162FMJ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三维模型,通过平衡计算,在UG中对曲柄轴进行了优化.样机测试结果表明,曲柄轴优化后,整车振动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阐述汽车整车电气系统电量平衡发电机、蓄电池和用电器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整车电气系统负载情况,以某车型负载5为例,分析在模拟城市工况、60km/h匀速行驶工况和试验场综合路循环工况下,怠速降低前后整车用电设备试验数据,论证发动机怠速情况整车电平衡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汽车起步颤振是指汽车在一定的挡位、节气门开度和道路负载下起步时,出现的传动系剧烈的扭转振动现象。本文考虑了挡位、节气门开度和路面坡度等因素,选取一挡小油门起步工况进行了实车道路实验,对测得的某位置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了时域和频域上的分析,确定该工况下引起该轿车起步颤振现象的特征频率。  相似文献   

18.
王军  金毅  张幽彤  丁小亮  韩树 《汽车工程》2020,42(2):157-163,177
为提高柴油机节能减排的效果,简要分析了多次喷射形式及其作用,依据车辆在不同路况运行,确定了车辆对应的6种柴油机典型工况。提出了基于工况排放值约束的多次喷射分配方法,采用工况排放分摊率确定典型工况的排放限值,进行喷射次数和变化喷射组合寻优,最后结合4JB1高压共轨柴油机台架试验,以氮氧化物和烟度为衡量参数,兼顾燃油消耗率的变化,分析不同喷射组合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怠速工况和中速大负荷工况宜用2次喷射,低速小负荷工况和中速中负荷工况宜用3次喷射,中速小负荷工况宜用4次喷射,高速大负荷工况宜用1次喷射,说明基于工况排放值约束的多次喷射分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李小亮  杨波 《天津汽车》2010,(11):30-34
为评价汽车平顺性,建立简化的人体-座椅、车身及车轮三质量1/4车辆模型,给出了该模型振动系统的频响特性公式,采用虚拟激励法,构造虚拟路面激励,运用matlab编程求取所建模型系统振动响应量的功率谱密度,并进行了行驶平顺性分析。结果表明,汽车行驶速度与道路路面条件是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主要外在因素,为获得良好的汽车行驶平顺性,应加以改善;虚拟激励法用于求解车辆振动响应,快速高效,能很好地反映汽车行驶的平顺性,提高汽车平顺性设计水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一种简单易行的汽车运行工况调研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瑞庚 《汽车技术》1994,(11):48-51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车速、档位、发动机转速、节流阀开度、制动频度等参数进行调查以评价车辆运行是否合理,在交通繁忙的路段上使用仪器常常很不方便,现设计了一种人工测量的、简单而实用的工况调研方案,能较满意地实现分析驾驶员操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