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混合器内天然气—空气混合过程的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少娌  许伯彦 《汽车工程》2001,23(4):258-261,286
本研究制作了透明的混合器模型,把由高速CCD照相机拍摄的纹影画像送入车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调查了空气流量、节气门开度等对混合器内天然气-空气混合过程的影响,探明了混合器出口的混合气的分布特性,并提出了促进混合器内部天然气-空气混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建立了BJ212汽车车架的动态数学模型。针对三种典型的道路状况,采用实测方法,获取了路面激励通过悬挂系统传递到车架结构的载荷变。并以此为依据,结合车架结构的数学模型,利用力响应模拟分析技术,对车架结构在常用车速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并进行了结构动态修改,改善了其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3.
依据电磁学和机械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电控汽油喷油器工作过程的计算模型,以分析其动态响应特性与磁路结构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以缩短电控汽油喷射器开启和关闭延迟时间为优化目标,利用多目标模拟退火算法对磁路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Ansoft Maxwell电磁场仿真软件,对优化前后的磁力线、磁感应强度、电磁力和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试验对优化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控汽油喷射器的动态响应特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试验数据的高速电磁阀建模及动态响应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电磁阀的响应特性对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喷油特性具有决定性影响。为了更合理和准确地预测高速电磁阀的电磁特性,基于高速电磁阀理论分析,进行了大量不同驱动电流强度和气隙情况下的电磁力试验,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合高速电磁阀的工作原理,应用Amesim软件建立高速电磁阀一维仿真模型,并研究分析了驱动电流、阀芯弹簧预紧力和刚度对高速电磁阀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基于试验数据的高速电磁阀建模方式为其动态响应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它能快速、准确得到高速电磁阀各参数对其响应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韩景泉  王鑫 《东北公路》2000,23(3):53-55,52
本文通过动态和加载法对吉林九站松花江公路大桥进行了动载现场试验研究,得到了实桥的动态特性和动力响应,对完善和丰富设计理论提出了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模糊控制的原理和特点,结合传统的PID控制方法,选取两者优点,采用了“模糊--PID”复合控制方案,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同时对控制器的硬件、软件进行了合理设计。经热处理井式炉上使用,证明系统的工作稳定可靠、控制泊温度精确、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节省加工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柴油发动机动态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动负荷是工程机械等作业机械负荷工况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笔介绍了在F35快速响应水力测功机上对6135柴油机所进行的某些试验,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柴油机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鉴于在发动机台架上难以实现发动机动态响应特性的直接测评,提出直喷涡轮增压汽油机动态响应特性的理想恒速模拟。基于稳态性能试验,建立发动机热力学模型并将其扩展以适用于瞬变过程模拟;假定平衡发动机动力输出的负载响应时间为零,模拟发动机恒定转速下动力输出随节气门开度的瞬变关系,并在此理想条件下评价发动机的动态响应特性。将该方法运用于评估J、P两型涡轮增压器对1.5T GDI发动机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实现了发动机和增压器的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9.
利用于结构动态特性优化设计抑制制动器尖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新东  管迪华 《汽车工程》2003,25(2):167-170
针对制动器噪声分析研究所提出的对于结构修改以抑制噪声发生的目标,探讨了优化设计的修改方法。在对有制动尖叫倾向的制动器进行建模分析并确定其关键子结构动态特性修改方向的基础上,在部件子结构中引入设计参数,用最优化的方法按照设定的目标函数对结构动态特性进行修改。最后通过模型验证,表明部件子结构动态特性修改后制动器系统在原来尖叫频率的不稳定模态不再出现。  相似文献   

10.
汽车驱动桥壳结构破坏机理分析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汽车的驱动桥壳进行了静力学、动力学和强迫振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壳具有良好的静力学特性,但其前九阶模态频率在路面谱范围之内,动态特性较差。此外,对由钢板弹簧和后桥壳组成的系统在路面激励下的强迫振动分析表明,在12HZ和44HZ的激励下,系统产生较大的动态响应,且最大动应力出现在桥壳的中部,与实际的破坏区域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管迪华  范成建  林建 《汽车工程》2007,29(4):292-295
利用模态参数柔性轮胎模型模拟车辆在起步过程中的动态响应特性,并以相应轴头加速度响应特性的试验结果间接给予了验证。从而解释了车辆在起步时需要较大驱动力矩的原因。其结果亦解释了文献中所描述的起步过程现象。  相似文献   

12.
ECU控制性能的动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柴油机动态试验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ECU对发动机控制的工作原理,并针对ECU在动态试验中的控制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ECU在静态特性试验、台阶响应特性试验和50%/s斜坡响应特性试验中的控制性能。结果表明,ECU在不同的动态试验中控制响应的时间不同,而且在不同的动态试验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缓冲。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60%~100%之间油门变化的速度是影响ECU控制扭矩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胡明江  刘健 《车用发动机》2012,(1):23-26,35
基于高阶滑模混沌控制的快速稳定和高效鲁棒特点,建立了柴油机EGR系统动态数学模型;设计了柴油机EGR系统的误差评估滑模面、滑模控制率与混沌控制器;针对EGR阀动态控制规律与响应迟滞机理,制订了柴油机EGR阀的控制、修正与优化策略。利用Control Core软件,对EGR阀的响应特性、占空比和EGR率进行了仿真,实现了高阶滑模混沌控制器对EGR系统精确修正、优化与控制。依据柴油机瞬态测试循环法规,进行了增压柴油机EGR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和排放测试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高阶滑模混沌控制器性能可靠、处理能力强、控制精度高,满足柴油机EGR系统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悬置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机存在着振动和噪声较大的缺点,所以对其进行动态特征分析和隔振系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柴油机悬置系统的动态特性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调整柴油机悬置系统的结构支承参数可改变柴油机悬置系统的动态特性,降低汽车行驶的振动响应,因为既要使用软的悬置元件以达到良好的隔振效果.又要避免柴油机及其动力总成与周围零件发生干涉,所以在设计时悬置系统应尽量采用解耦形式布置。文章时当前柴油机悬置系统布置几种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李伟 《长安科技》2002,8(4):17-20
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微型汽车的驱动桥壳进行了静力学、动力学和强迫振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壳具有良好的静力学特性,但其前九阶模态频率的在路面谱范围之内,动态特性较差;此外,对由钢板弹簧和后桥壳组成的系统在路面激励下的强迫振动分析表明,在12Hz和44Hz的激励下,系统产生较大的动态响应,且最大动应力出现在桥壳的中部,与实际的破坏区域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对某全承载式大客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获得其在随机路面不平度输入下的结构动响应,并预测了其车身骨架结构的疲劳寿命.通过采用试验设计和近似方法构造响应面代理模型,对该客车结构的振动加速度特性、疲劳耐久性和车身骨架质量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有效降低了计算成本.多目标优化改善了该客车结构的动态特性,减轻了车身骨架质量.  相似文献   

17.
涡轮增压柴油机平均参数模型及其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涡轮增压柴油机瞬态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 ,建立了一个基于平均参数的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动态仿真模型。针对一台 1 2 1 50ZL柴油机进行了计算 ,得出了其静动态特性。仿真的结果表明 ,这个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涡轮增压柴油机动态特性 ,可以将此模型应用于整车的动态仿真中。  相似文献   

18.
智能混合动力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的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智能混合动力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时的制动转矩响应,提出了电机与电子真空助力液压制动系统协调控制策略,包括EVB预测启动控制策略和制动转矩协调控制策略。基于期望制动转矩预测,建立了融合EVB动态响应特性的EVB预测启动控制策略。综合考虑电机动态响应特性、响应裕度、EVB动态响应特性和电池荷电状态,提出了基于电机制动转矩动态补偿的制动转矩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调制动控制策略可在整个制动过程提高制动转矩响应精度,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9.
对电动汽车真空助力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了踏板行程与真空度消耗关系、不同真空度条件下助力器的输出性能关系、真空泵响应是否满足助力器等问题,仿真结果显示,助力器输出力与踏板输入力相协调,符合制动要求。真空泵抽速、启停真空度、罐体大小与真空助力器的需求搭配合理。制动主缸液压压力满足制动强度需求。在连续制动时,真空罐内真空度变化规律性好,每次制动前真空罐真空度环境一致。  相似文献   

20.
气液混合器是压缩空气泡沫发生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内部流场的分布对压缩空气泡沫发生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建立混合器CFD-PBM耦合模型,研究不同进气方式对气液混合器内部流场和泡沫粒径变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侧壁进气式混合器相对于中心进气式混合器,虽然气液混合均匀性稍差,但混合器内部压力损失更小;中心进气式混合器气液混合初期泡沫以聚并为主,混合后期以破碎为主,侧壁进气式混合器气液混合初期泡沫以破碎为主,混合后期以聚并为主,同中心进气式混合器相比,侧壁进气式混合器产生的泡沫更为致密,粒径大小均一性更好,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