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及在汽车智能驾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驾驶员开车行为特性,利用模糊决策理论介绍了汽车预期行驶轨迹驾驶员模糊决策模型,并结合驾驶员预瞄最优曲率模型建立了一个新的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同时也论述了该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在汽车智能驾驶研究中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描述驾驶员对汽车行驶方向的控制行为,并为汽车智能驾驶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汽车驾驶员操作可靠性分析及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武宏  曹琦 《汽车工程》1994,16(4):207-213
本文从汽车交通事故的历史数据出发,论证了汽车人一机系统中驾驶员失误率评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分析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汽车能力的主要因素后,提出了驾驶员操作可靠性评定方法,确定了驾驶员的基本可靠度及其他相关参数,结果40名驾驶员肇发的交通事故,得出驾驶员安全驾驶车的量度值,同时展望了驾驶员失误率评估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采用定量仿真方法建立驾驶员模型的不足,应用GPS技术,采用定性仿真方法中的归纳推理方法建立驾驶员行为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决策判断过程,预测各种输入情况下的驾驶员行为输出,在建立驾驶员-汽车-道路系统仿真模型时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汽车预期轨迹驾驶员模糊决策模型及典型路况仿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管欣  高振海  郭孔辉 《汽车工程》2001,23(1):13-17,20
本文分析了预瞄最优曲率模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模糊决策理论,通过合理的预期轨迹决策策略,建立了驾驶员动态决策汽车预期行驶轨迹的模糊决策模型。最终仿真计算了驾驶员在多种典型路况下对汽车预期轨迹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5.
驾驶员轨迹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分析包括前方道路可行区域、驾驶员体力负担及道路交通法规在内的众多因素对驾驶员开车的影响,利用模糊决策理论建立了驾驶安全性、驾驶轻便性和驾驶合法性3个评价指标,并进行了在几种典型路况下的驾驶员-汽车-道路闭环系统仿真计算,有效地描述了驾驶员在开车时动态决策汽车预期轨迹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基于驾驶员特征的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军 《汽车工程》2005,27(3):323-325
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是当前汽车驾驶员辅助系统研究中的热点课题之一。在介绍ACC原理和对驾驶员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2自由度ACC控制模型,并对模型跟随前车和前车切入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振海  管欣  李谦  郭孔辉 《汽车工程》2002,24(5):434-437
利用预瞄跟踪理论、模糊决策理论和非线性系统描述函数法建立了一个驾驶员速度控制模型,即加强员最优预瞄纵向加速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通过对驾驶安全性、合法性、轻便性、驾驶员自身滞后特性及汽车动力学系统强非线性特性的考虑,可以有效地模拟驾驶员控制汽车速度的行为特性,为人-车-路闭环系统中速度控制研究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神经理论的驾驶员控制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念东  余群 《汽车工程》2004,26(5):574-576,608
把横向预瞄偏差作为模糊神经驾驶员控制模型的输入变量之一,解决了由于输入变量较多,神经网络节点数巨大的问题,从而设计并实现了模糊神经驾驶员控制模型网络拓扑结构,并用BP网络实现了控制规则的模糊映射。仿真的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糊神经驾驶员模型是正确和可行的。这种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神经网络对汽车驾驶员驾驶知识的表达机理,通过学习训练来实现控制规则的记忆,在一定程度体现了驾驶员的智能行为。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配件》2005,(51):17-17
在对处于疲劳状态的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之后,Voiva汽车公司最近推出又一项新的设施——“驾驶员警示系统”来协助驾驶员提高行车安全。这项世界首创的发明可记录下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并在他(她)进入睡眠状态之前及时给予警示。  相似文献   

10.
吴东风 《汽车运输研究》1995,14(2):80-81,94
文章就国内设置的汽车驾驶学校和汽车驾驶员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汽车驾驶员培训工作提出了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1.
驾驶人作为人-车-路-环境复杂系统中最核心的因素,在交通安全中发挥最为关键的作用。聚焦驾驶人熟悉程度这一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驾驶人熟悉程度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及其影响安全驾驶的机理等相关研究及成果。首先,基于驾驶人熟悉程度的距离维度和频率维度识别标准,分析了驾驶人对道路、环境及车辆的熟悉程度与其发生交通事故概率的关联性;其次,从驾驶人控制行为、路径选择行为及视觉行为等角度归纳了驾驶人熟悉程度影响其安全驾驶的机理;最后,就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进一步标准化驾驶人熟悉程度指标的方法,为驾驶安全程度评价及提高交通安全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已有相关研究的局限性及机理研究中尚不明朗的问题,后续研究需从认知心理学方面探究因道路、环境、车辆等驾驶人熟悉程度影响其安全驾驶的机理,进一步将视觉特征指标与生理指标结合以量化驾驶人熟悉程度,将此纳入到道路选择模型中。同时,从生理指标角度客观衡量驾驶人熟悉程度对其乘坐舒适度的影响,这些为提升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交通安全及车辆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胡玉明  赵旗 《汽车技术》1994,(11):10-12
在汽车动态模拟系统中,转向盘反力矩的仿真逼真度影响实验驾驶员的操纵行为,从而影响驾驶模拟实验的准确性。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利用力矩电机进行全工况仿真汽车转向盘反力矩的原理、力矩电机的工况分析及稳态误差分析等,为全工况仿真汽车转向盘反力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交通流模拟的需要及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出现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交通流模型。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由一系列车辆运动应遵守的运动规则和交通规则组成,并且包含驾驶行为、外界干扰等随机变化规则。文章介绍了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产生与发展,总结和评述了国内外各种元胞自动机模型,并对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分心对交通冲突状态下驾驶人反应时间的影响,采用驾驶模拟器构建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下2种典型冲突形态:侧向行人冲突和纵向追尾冲突,设计认知、视觉以及发短信(认知+视觉复合分心)3种分心任务,在不同行驶车速、跟车时距、前车减速度等紧迫度条件下,采集30名驾驶人应对交通冲突的制动反应时间,分别采用重复测量一般线性模型及线性混合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分心使驾驶人应对侧向行人冲突的制动反应时间增加0.09 s,但未观察到其对纵向追尾冲突反应时间的显著性影响;视觉分心与发短信都会延缓驾驶人应对侧向行人(分别增加0.31 s和0.27 s)以及纵向追尾冲突(分别增加0.47 s和0.38 s)的制动反应时间;此外,在纵向追尾冲突中,随着冲突紧迫度提高(前车减速度增大、车头时距减小以及自车速度增大),驾驶人制动反应时间显著减小。表明驾驶分心延长了驾驶人应对交通冲突的反应时间,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具体而言,认知分心主要延长驾驶人应对侧向冲突的反应时间,涉及视觉的分心同时延长驾驶人应对侧向及纵向冲突的反应时间;视觉分心对驾驶人反应时间的延长显著性高于认知分心,说明视觉分心对行车安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限制速度值确定不合理、限速方式不适用以及限速区间长度设置不恰当等问题, 对驾驶人行驶体验以及限速管理可信度的负面影响, 优化了高速公路限速区间最小长度、限制速度值、限速区间划分的确定方法, 进而提出了以安全车速与通行效率为依据的高速公路限速区间优化与评价模型。依据驾驶人视认距离、限速标志设置前置距离和驾驶人心理稳定距离, 标定计算模型中的限速区间最小长度。以行驶速度是否易发生突变为标准, 采用不定长法将不同路段划分为6种组合类型, 建立基于不同组合路段的限速预测模型。采用有序聚类分析法中基于划分和层次的分析方法, 以满足限速区间最小长度和交通延误最小2个方面为目标进行优化限速区间的划分。同时, 选取交通冲突率作为表征交通安全的指标, 选取交通延误时间作为表征交通效率的指标, 建立评价指标模型; 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指标来验证限速区间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以某山区高速公路为对象应用VISSIM开展限速优化仿真实验, 结果表明: 优化后安全评价模型参数值比原方案降低了约29.49%, 效率评价模型参数值比原方案提高了约21.90%, 优化后的高速公路整体安全性以及通行效率均得到提高。所提出的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以速度突变为基准, 结合路段的属性及指标特点, 能够优化限速区间长度的制定和区间的划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计算不同交通量、不同运行车速情况下,多车道高速公路路侧交通标志视认中大型车对小型车的动态遮挡概率,将内侧车道小型车与外侧车道大型车车头间的垂直距离作为判断路侧交通标志遮挡的依据,根据视距几何关系确定多车道高速公路驾驶人在视认区域内视线被遮挡的最大和最小临界距离;建立路侧交通标志遮挡模型,根据视认距离确定内侧及外侧车道仿真路段长度,以0.1 s为仿真步长,借助VISSIM交通仿真软件获取车辆车头坐标、与前车跟车距离等动态基础数据,实现高速公路交通标志遮挡概率计算过程的动态化。结果表明:外侧车道的车型、交通量、视认距离以及大小车运行速度都对路侧交通标志遮挡率有一定的影响;在交通量一定的情况下,驾驶人视线被遮挡的概率随着外侧车道大型车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外侧车道大型车数量一定的情况下,驾驶人视线被遮挡概率随着小型车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小型车速度一定的情况下,驾驶人视线被遮挡概率随着大型车速度的增大呈降低趋势;小型车速度增大时,驾驶人视线被遮挡的概率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交通事故卷宗、交通事故视频信息数据,研究机非混行交通环境下典型交通事故形态,构建了面向机非混行交通环境下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场景,旨在针对我国较为特殊的机非混行环境下的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场景及测试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分析了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的构建需求,建立交通事故数据筛选标准,得到133例可用于构建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场景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数据集;其次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行驶要求,对133例交通事故的发生地点、车辆行为、道路类型、环境光线等方面进行解构分析;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建立了5类典型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模型,并分析了不同场景模型的关键要素,为实际道路测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既有道路系统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全新的畅通交通新理念。基于该理念,重点阐述了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城市交通系统的构建方法,分别从机动车交通系统、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和停车系统3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并对该系统在新城区及老城区的实施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This research work studies the impact of single wheel hub motor failures on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driver reactions.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a moving-base driving simulator is conducted to analyse the influence of single wheel hub motor failures for motorway speeds. Driver reaction times are derived from the measured data and discussed in their experimental context. The failure is rated objectively on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the vehicle and compared to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ritical traffic situations impairing traffic safety can occur for motorway speeds. Clear counteractions by the drivers had to be taken.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隧道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集的事故资料表明,路面抗滑性能不足严重影响我国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由于隧道环境的特殊性,我国公路路面的抗滑评价标准不适应隧道路面。根据驾驶员对隧道路面附着能力的期望、隧道交通流特点及行车动力学分析结果,提出以车辆制动时路面的临界附着系数作为隧道路面抗滑能力的不可接受水平,并据此制定了隧道路面的抗滑评价标准。最后,提出改善隧道抗滑安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