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跨座式单轨车辆从技术引进至今已经走过10个年头。最初的重庆单轨2号线采用从国外引进的跨座式单轨系统,在项目国产化的实施过程中,掌握了部分核心技术,取得了部分创新性科技成果。近几年,通过重庆单轨3号线、国产化单轨车、2号线延长线等几个项目的执行,对车辆关键的牵引、制动及网络系统均实现了国产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掌握跨座式单轨车辆核心技术,对关键部件实施国产化,已经成为发展单轨交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跨座式单轨列车国产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结构特点。认为跨座式车辆的国产化实质是转向架国产化问题。按部件功能剖析了国产化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跨座式单轨车辆,介绍其转向架的组成和导向方式,分析影响计算跨座式单轨车辆动态包络线的因素。在《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458—2008)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地铁动态包络线计算方法,结合跨座式单轨车辆及其转向架的结构特点,推导得到跨座式单轨车辆动态包络线计算公式,编制限界计算软件。  相似文献   

4.
跨座式单轨车曲线通过性能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座式单轨车因其结构与传统的铁道车辆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传统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的评价标准不再完全适用。本文借鉴《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GB 5599—1985),根据跨座式单轨车的固有特点及其实际运用经验,提出以导向轮导向力、转向架导向力矩、车体浮心高度、走行轮轮重减载率、走行轮胎侧偏角以及走行轮胎最大垂向作用力等评价指标来对跨座式单轨车的曲线通过性能进行评价,并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根据跨座式单轨车辆的侧倾方程推导了跨座式单轨车辆的柔性系数计算公式,采用UM软件计算了跨座式单轨车辆以极低速度通过曲线时的车体侧滚角。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推导的柔性系数计算公式与动力学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跨座式单轨系统在中运量轨道交通制式中逐渐失去竞争力,但低运量跨座式单轨系统在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中具有极大优势,且适用范围广,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尚无低运量、小型化跨座式单轨工程应用案例.通过对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轻量化需求进行分析,对轻量化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新型车辆、转向架结构形式、桥梁、道岔等核心部件进行研究,提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跨座式单轨列车转向架关键零部件——减速传动装置、基础制动装置、走行系统、导向稳定装置、轮胎气压检测装置等的国产化及产业化研究,阐述单轨列车转向架关键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关键技术问题及创新点、产业化状况及市场应用,对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过程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其他轨道车辆用转向架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研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结构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强度分析,以分析计算结果为基础,结合材料的S-N曲线和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疲劳寿命.结果表明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满足强度和疲劳性能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走行轮胎是跨座式单轨车重要的安全及消耗部件。根据重庆跨座式单轨车走行轮胎国产化实践历程,阐述跨座式单轨车走行轮胎国产化试验及保障措施,以及走行轮胎实现国产化的应用成果,提出跨座式单轨车国产走行轮胎后续技术革新和发展方向,为跨座式单轨车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和单轨产业推广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转向架作为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关键部件之一,其结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基于HyperWorks/Optistruct平台并结合拓扑优化技术,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进行结构改进和拓扑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显示,在满足其工作性能的条件下减少构架用材并提高结构刚度,为构架后续的详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