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对适用于道路改造纵断面设计线形拟合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道路改造纵断面线形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适用于道路改造纵断面设计线形拟合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道路改造纵断面线形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该文结合港区交通特点,从港区交通特性及驾驶员安全行驶车辆受力分析角度,论述了港区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的原则和过程,并对道路纵断面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关键控制性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和修正,从而最终设计出适合港区道路的纵断面线形。  相似文献   

4.
利用旧路改扩建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已成为区域道路网络升级的重要方式,通常改造后道路平面基本沿着旧路走向,横断面由道路性质和通行能力要求而定,而纵断面具有较大的优化设计空间,但目前国内对改扩建项目并没有专门的规范供设计者参考。该文结合若干道路大修工程经验,针对旧路改造工程纵断面设计进行了总结性研究,提出了主要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并对不同路段提出了纵断面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迅猛增长,国家土地使用的持续紧张,道路改造将会是改善道路交通的重要途径之一。纵断面设计是城市道路改造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纵断面设计原则及方法进行了总结阐述,对于相关设计参数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论证,以期为相关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浅论道路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邹健 《公路》2002,(6):42-47
通过剖析道路线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指出道路平面,纵断面及平纵形形组合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就道路线形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纵断面设计中的竖曲线半径对道路的排水影响较大。竖曲线半径越大,行车越平顺,但是不利于排水。对竖曲线半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以及竖曲线的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从排水的角度考虑竖曲线半径的设置。对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余萌  马向南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43-45,M0007,M0008
传统的道路线形设计方法难以实现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之间的动态关联,且忽略了平、纵线形组合的影响,不能全面评价道路线形安全。鉴于此,首先分析了BIM技术在道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并确定了将Civil 3D作为BIM建模平台,随后结合某高速公路为工程依托,探讨了三维曲面建模、道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设计的实现方法,最后基于BIM技术提出了车辆运行速度和到位空间三维视距的安全评价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9.
结合通辽市大兴路道路改造工程实例,按照方案设计时应在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且不增加投资的条件下,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使用较高线型设计指标、道路纵断面设计应顺应自然坡向,并与相邻城市道路和用地周边良好衔接、高度的变化要尽量保证顺畅平缓,并满足区域排水要求,同时对现状铁路及高速公路等节点应进行重点设计这几方面的要求,对大兴路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和道路节点进行了方案设计。大兴路的改造完善了通辽市路网结构体系,可为同类型项目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汽车在山区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员可能会由于道路线形设计不合理、不协调而操作失误或不能及时操作造成交通事故。文中分别对平面道路线形设计、纵断面道路线形设计、道路线形组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改善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改变现有改建道路纵断面设计软件拉坡设计人工耗时长、随意性大、主观性强、设计方案参差不齐的状况,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改建道路纵断面自动设计,以提高设计效率、减少工程投资。文章在满足相关规范、路面改造方案前提下,以改造纵断面填挖方高度总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纵坡长度、纵向坡度、竖曲线半径为约束条件,以变坡点的里程、高程为变量,利用粒子群算法原理,构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改建道路纵断面自动设计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模型达到了改建道路纵断面自动适应贴合现状道路高程、路面改造工程量最小的目的,当粒子群算法迭代次数达到400多次时,粒子适应度函数趋于收敛,当迭代次数设为500次时,可以获得满意的成果。实例验证表明:与传统的人工设计相比,算法自动设计的效率更高,自动设计过程仅需2~3s,拟合原地面线的效果更好,能节省近一半的路面加铺工程量,优化设计效果显著。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改建道路纵断面自动设计,可为道路改造设计及设计咨询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对适用于道路改造纵断面计算机自动设计的数学模型、计算机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采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拟和出最贴近原地面线的纵断面曲线,达到工程量最小的目的。利用ObjectARX与MFC混合编程的方法编制了应用程序,通过相应的工程项目的实践,并与手工拉坡及定坡相比较,达到了技术性与经济性双重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既有改造公路工程微形起伏路面沉降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现有路线技术标准中对既有改造公路纵断面拟合设计的主要影响指标,并通过行车舒适性分析和施工纵断面与设计断面的指标比较研究,提出了既有改造公路纵断面设计指标优化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满足既有改造公路纵断面拟合设计需要,并能较好地指导施工,提高了公路养护纵断面设计的精准性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道路改扩建工程以及大修工程中,道路纵断面均以新建道路标准进行设计,这种标准的单一化给道路大修以及路桥过渡段的处理工程带来很大难题,在实际工程中只能依靠工程人员的经验进行处理而缺乏必要的依据。为解决上述难题,本研究从行车平稳、舒适、交通安全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合理的车辆模型进行数值分析计算,期望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找到合理的纵断面设计指标,对实践工程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5,(7)
介绍国外道路设计中特殊条件下,纵坡设计时需采用超极限纵坡值的情况。对道路通行能力、上下坡安全性进行论证,提出纵坡超标设计时的解决措施,可供国外道路纵断面设计时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地铁施工期间需要临时迁改道路保证沿线居民出行,由于条件受限,临时迁改道路的线形难以达到规范确定的指标要求。针对在保证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一些线形指标是否可以降低等问题,对临时迁改道路的设计速度、平面设计参数、纵断面设计参数、横断面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城市道路交叉口几何设计涉及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以及相交道路共同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阐述了交叉口内车辆转弯方式对几何设计的影响,对一些参数给出了建议值,对规范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补充,提出了完整的城市道路交叉口几何安全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运用最小二乘法对道路中心线的纵断面地面线进行分段直线拟合,建立最佳纵坡线方程,从而得到最小填挖方数量的道路纵坡设计线,再用设计规范的坡度和坡长限制以达到设计纵坡合理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快道路建设,降低道路建设成本,提高道路质量,基于VB程序设计软件、Access数据库软件和AtuoCAD2004绘图软件的特点,提出以数据库为核心,借助VB程序与AutoCAD连接的纵断面设计方法,以达到人机交互设计,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翔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4):41-45,M0007
武汉光谷广场作为主城区骨架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重要节点,采用下穿通道对现状道路进行改造,能够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以满足设计通行能力要求。通过考虑拓宽道路与现状道路的衔接,隧道与地下空间的衔接,隧道与地铁区间的衔接,隧道与道路拓宽及周边道路衔接等要素,以珞喻路为例,介绍了下穿通道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以及横断面设计等道路工程总体设计,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