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川藏公路 1 0 2滑坡群 2号滑坡整治工程取得重大突破。1 0 2滑坡因邻近 1 0 2道班而得名 ,滑坡规模、危害在全球排位第三 ,亚洲第一 ,其由 6个滑坡构成 ,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对公路的危害上均以 2号滑坡为最。2 0 0 1年 6月 8日起 ,西藏交通厅对该滑坡实施整治 ,用 1年时间 ,完成锚索 3万 m,锚索柱及锚索墙 40 0 0余 m,土石方 1 0万 m3,使滑坡整治段于 2 0 0 2年 6月 8日实现试通车。试通车以来 ,经受住了连续降雨无影响滑坡路段通车的考验 ,创历年该段雨季无断通之先河。川藏公路滑坡治理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锚索在川藏公路102滑坡防治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龙君  张中厚  杨正春 《公路》2004,(4):134-139
川藏公路102滑坡防治工程采用适当减重卸载的措施,增加滑坡体的稳定性,以锚索挡墙、桩板墙等支挡形式填筑冲沟形成路基,同时配以大量截排水设施减少地表水对滑坡的冲刷侵蚀,达到一个时期保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准格尔露天矿铁路站场滑坡曾于1992年发生,1993年对滑坡进行了整治,到1995年滑块再次复活,直接威胁站场,特别是对滑坡后部的高大建筑物(成品煤仓)造成直接威胁。经专家论证,说勘与方案比选,以抢险工程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水平孔排水,截水盲沟、坡脚反压,地基加固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后,一年多的监测证明滑坡目前已基本趋于稳定,从而避免了滑声二次灾害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川藏公路沿线泥石流类型齐全、分布广泛、暴发频繁,泥石流对公路危害严重。在介绍了川藏公路沿线泥石流灾害状况、分布规律和成灾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川藏公路的整治改建过程中应采取绕避、工程治理、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泥石流灾害预测预报等泥石流减灾措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立足川藏公路沿线滑坡特点、形成条件及危害,分析了目前川藏公路滑坡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针对川藏公路滑坡处治工程的施工管理控制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川藏公路南线安久拉山至古乡段,全长174.8km的廊道作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获取雪崩灾害分区指标因子,建立雪崩灾害危险度因子指标体系。根据研究区地貌条件、气象水文条件、植被条件等因素,将研究区划分成11个分区评价单元区段。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因子的权重,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分区评价模型,对川藏公路安久拉山至古乡段进行雪崩灾害危险度分区,并与实地情况进行了对比验证。最后,对该区段的雪崩灾害分区结果绘制成图。本研究可为川藏公路沿线雪崩灾害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滑坡是人类安全活动中常见的地质问题,而滑坡的防治也是灾害治理工程的热点问题。在滑坡治理中,若决策者选中了非优方案,不但达不到治理效果也将使成本增加。因此,在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阶段选择最优治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以延安滑坡在初设阶段提出的三种治理方案为基础,利用风险态度因子对这三种方案进行了优选研究,并对风险态度因子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通过将区间数决策信息转化为点值决策信息,对多属性决策问题进行求解,进而对某滑坡治理实例的三种治理方案进行优选。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结古寺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古寺滑坡在玉树“4·14”地震后出现了开裂和位移,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该滑坡的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暴雨+地震工况下,该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为确保滑坡顶部结古寺和滑坡前缘城镇安全,需对该滑坡进行加固防治。针对该滑坡的工程危害性,进行了整治方案比选,综合考虑技术、施工及经济等方面,建议采用抗滑键+桩板墙+抗滑桩+截排水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9.
松散堆积体边坡地震成灾模式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动力有限差分数值分析法对川藏公路通麦到105道班沿线边(滑)坡工程进行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并基于动力分析理论对其地震成灾模式进行预测,共归纳出三种地震成灾模式,为抗震措施方案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对工程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西引道地质灾害特征及整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系统介绍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西引道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发育分布特征,对典型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成因,稳定状况,发展趋势及对引道公路的危害性作出分析和评价,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的特点,提出整治原则和相应的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11年8月23日,成(都)—雅(安)高速公路K1920+416处发生大型滑坡灾害,导致成雅高速公路断道约15天,该滑坡为“软弱基座式”压致拉裂型滑坡。为加快抢险施工进度,在国内首次采用大直径旋挖钢管混凝土桩进行滑坡应急处治。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优化钢管混凝土桩滑坡加固处治方案,并结合工后滑坡地表位移监测,验证了滑坡应急处治工程的有效性,为滑坡应急整治提供一种高效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海南热带雨林的滑坡灾害问题日益严重,建立热带雨林地区滑坡生态型防治方案决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南吊罗山热带雨林地区滑坡为背景,采用主客观赋权法与模糊层次法相结合的改进主客观赋权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热带雨林地区滑坡生态型防治方案决策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进主客观赋权法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出边坡植树植草防护为最优方案,与传统均衡度变权法计算结果一致,基于改进主客观赋权法综合评价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成都牧马山膨胀土滑坡综合整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成都牧马山维也纳别墅边坡膨胀土滑坡形成条件、稳定程度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综合整治措施。对相关的膨胀土滑坡的整治工程,尤其是对已处于活动状态中的膨胀土滑坡的整治工程,具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许冰  万川 《路基工程》2018,(2):237-242
2014年8月习水县发生百年不遇特大洪水,洪水冲刷了习水河左岸的红旗村滑坡前缘引起堆积体产生滑动。持续暴雨造成地表水渗入滑体加剧滑坡变形,对官官公路造成危害。为了确保官官公路的通畅及安全,在分析滑坡地质概况和变形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经计算,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必须进行加固治理。为此提出了原位加固和改线两个整治方案,从原公路与改线公路的公路等级、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路线长度、滑坡治理工程费用等多方面对两个整治方案进行综合对比,选择原位治理方案为推荐方案。经实际治理效果检验,治理措施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某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滑坡灾害治理过程,就滑坡灾害形成原因及教训进行了探讨,着重就处治方案技术特点、工程造价、实施以及实际效果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1)边坡出现失稳病害时,应充分重视,并及时予以处治,防范灾害事件逐级演化、恶化和后果逐步放大;(2)边坡失稳滑坡灾害的发生,不仅直接导致灾害整治费用增加,同时会危及邻近构筑物,导致项目设计变更范围扩大,工程投资大幅增加;(3)进行微型桩和抗滑桩方案比选时,应综合考虑技术特点、经济性、安全风险、实际施工管理水平等因素,对微型桩抗弯能力低、刚度小的特点应给予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郭鹏 《路基工程》2007,(6):17-18
分析了青藏高原山地公路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以青藏、川藏公路当前成功防治的灾害为例,阐述了高原山地公路防治技术,通过经验总结,为山地公路及类似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川藏公路102滑坡群2#滑坡加固及高筑填路堤修筑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法,按不同单元及不同的施工顺序进行了锚索受力分析计算,探讨了松散介质内大吨位长锚索在穿过高筑填路堤、滑坡体、滑面、稳定松散介质后的应力分布特征及施工顺序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探讨和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省某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右侧滑坡治理工程为依托,从施工工期、质量、安全、工程造价等方面对滑坡治理方案进行了比选分析,确定采用抗滑桩+锚固工程方案对该滑坡进行治理,并介绍了滑坡整治工程的施工顺序和主要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山体滑坡是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时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本文通过分析麻柳湾至昭通高速公路小垭口滑坡的形成及滑动机理,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提出了滑坡防治方案及治理措施,可为今后高速公路大型滑坡的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例,在工程地质状况和边坡稳定性分析验算的基础上,对公路滑坡边坡防治及加固工程中,预应力锚索加节点锚杆格构梁及抗滑桩的综合治理措施方案的加固原理、施工工艺和其它防护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处理效果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