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航海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催生了航海智能化概念的兴起。近年来,随着e航海战略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理论和技术逐渐渗透到航海领域,衍生出智能航运、智能港口、智能船舶等概念。而"智能航保"便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理念。2018年10月23日,由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与武汉大学联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推进港口引航的信息化建设,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e引航相结合,分析e引航概念发展的方向,并给出e引航的新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结合"平台化、智能化和协同化"的引航信息化目标,以团队引航模式、智能引航调度和狭水道智能助航为例,探讨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引航生产、引航管理、引航决策、引航服务中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杨  王晓明 《水运工程》2014,(5):121-126
在分析国际化港口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港口信息化建设相关经验,利用网格化理念搭建了智能港口应用系统体系结构,提出中国智能港口的建设目标和总体建设框架设想,共同推进港口智能化发展,充分发挥港口的供应链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4.
物流作业机械状态智能化监控是港口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国内外港口智能化监控模式和技术的发展与演变,分析了我国西部港口智能化监控现状,研究了我国西部港口智能化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鉴于智慧港口“人-机-物”高度密集、自动化信息化要求较高和信息物理融合需求强的特性,结合客货滚装智慧港口的规划、建设与运维,开展客货滚装港口数字孪生智慧运行模式研究。提出客货滚装港口数字孪生的系统组成及其运行机制;制定客货滚装数字孪生港口的系统架构。该架构融入BIM技术,能够利用BIM的信息模型、模型应用与业务流程信息管理的全寿命周期管控特点,实现港口数字化和智能化运作;给出客货滚装数字孪生港口智能决策的方案,实现安检计重、船舶配载和票务的三位一体智能管控,能够为客货滚装智慧港口建设及其系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宁  周桂良 《水运工程》2007,(10):26-28
集装箱货运站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港口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而提高货运站工作效率和服务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使其实现智能化的信息系统管理。文章阐述集装箱货运站的服务框架、业务流程及其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包括系统的开发流程、总体设计方案、功能模块、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系统界面,得出系统的输入输出模式,并展望其对集装箱港口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宁 《中国港口》2023,(4):52-54
<正>拖轮智能化的实现对于提升港口智能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拖轮设备安全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职工劳动强度,实现拖轮管理的科学性和信息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智能拖轮的研究背景近年来,智能船舶成为国际海事界新热点。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组织将智能船舶列为重要议题,国际主要船级社先后发布了有关智能船舶的规范或指导性文件,世界主要造船国家大力推进智能船舶研制与应用。我国船舶工业和航运业在智能船舶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相关科研攻关取得积极进展,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的港口物流及其技术与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流、港口功能和现代港口技术装备的角度分析并预测了21世纪港口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模式,指出港口功能将出现多元化的格局,港口将成为社会物流总供应链上的关键环节,并成为综合物流中心。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将向自动化、高效化、信息化、智能化和宜人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青岛口岸物流配送及港口生产作业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港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供应链相关业务的物流单证电子化和标准化,运用基于作业资源优化调配的口岸物流配送智能化管理模型,建设港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数据中心、口岸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仓储与物流运输支撑应用系统,建立并实践基于港口物流的第四方物流模式,形成基于港口的大物流运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
陈华 《港工技术》2021,58(2):39-43
本文结合某港散货港区智慧港口规划项目,介绍了该港南作业区智能化项目的核心在于构建一套适应现代散杂货港口发展趋势、突破传统散货港口作业模式的全新港口智能化系统。本次规划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AI人工智能、5G等新型基础设施与生产业务融合,创新生产作业流程及资源配置,显著提高港口的作业运营能力、物流协同能力、口岸支持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助力某港打造全国领先的基于5G+数字中台+AI的智慧散货港区。  相似文献   

11.
朱文峰 《集装箱化》2015,26(12):18-20
<正>当前,港口业进入智能化发展的快车道,"先进、可靠、高效、绿色"成为港口发展的最新理念。在此背景下,许多世界级大港都在进行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或对已有码头进行智能化改造,这对集装箱码头运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例如,码头装卸机械远程操作、无人驾驶集卡远程控制等均要求单个作业人员同时远程操控多台机械或车辆。对于冷藏集装箱(以下简称冷箱)堆场来讲,冷箱温度监控的智能化是冷箱堆场管理智能化的关键环节。1码头堆场建立冷箱温度智能监控系统的  相似文献   

12.
<正>整体上,北部湾智慧港口将实现北部湾集团港口群智能化、自动化、平台化建设,助力港口智慧化转型升级,在北部湾地区打造"信息广泛互联、资源优化配置、业务协同联动"的全新智慧港口生态圈智慧港口是现代化港口发展演进的新概念。广西北部湾智慧港口将主要围绕港口智能运营、危险品精细管理、供应链互联协作、物流区域协同、服务敏捷保障、业务开放创新等6个方面开展建设,以推进智慧港口在港口作业  相似文献   

13.
<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使港口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全球贸易物流的核心节点,港口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港口企业信息化建设也由业务信息系统搭建向智能、便捷、安全、开放、共享的港口生态模式建设转变,从而使港口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新时代下,港口企业数字化转型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以及新一代港口理论的提出,较先进的干散货港口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第四代港口的同时,将向联营合作子母港、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为代表的第五代港口、智慧港口、绿色生态港口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5.
作为发展转型中的港口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企业发展面临的竞争和不确定性在显著增强。如何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让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港口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港口人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中国港口行业在大发展的时代,也迎来了国际贸易运输一体化和信息化、智能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港口行业正在从物流装卸、仓储管理向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化、绿色环保的高端物流综合服务商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通过早期技术性分析世界港口发展趋势之后,汉堡港口管理局找到了发展机遇并制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智能港口战略。这里的"智能"指的是信息交换的智能化,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物流两方面后,在全球贸易供应链中港口成为质量和高效重要的"链接"。汉堡港中长期发展战略中,要特别关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集疏运和准确预测全球贸易走向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基于智能自组网的船舶卫星定位技术和船舶身份识别技术的研究,提出船载OBU的概念,将这三种技术结合起来满足内河航运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吴昊  高嵬 《船电技术》2023,(12):20-23
本文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决策支持技术构建一种智能化的港口管理系统,旨在提升军港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在构建港湾礁石等静态目标的港口态势图的基础上,利用RFID技术管理港口内货物的物流信息,结合GPRS技术和舰艇位姿、港口环境监测等传感器,在态势图中对港口近海域内舰艇的姿态方位、运行轨迹等进行标识,实现对港口环境的监测和目标监控功能。进一步利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实现对港口近海海域舰船的智能调度,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军港的运营效率,也有利于提升反侦察能力和舰船的安全、高效快速机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港口作业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货物吞吐需求,港口自动化作业技术应运而生.港口自动化作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4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发展至第四代全自动化码头作业.以自动化为基础,港口作业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即实现港口作业无人化,从而有效提高港口作业效率和安全性.港口设备智能维保系统作为港口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智慧港口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贸易的持续发展,港口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港口物流管理模式面临着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成本高昂等问题,为了提升港口物流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引入智能化技术成为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对港口物流智能化建设的必要性、面临的问题、应用模式以及有效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港口物流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