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鉴于冻融破坏是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原因,利用Rapid Air 457硬化混凝土气孔结构分析仪(丹麦CXI)对高性能混凝土中孔结构进行可视化表征和定量计算,得到平均孔径大小、气泡间距系数及孔径分布情况,进而表征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表明:除混凝土含气量外,气泡间距系数、d≤100μm孔含量都是表征混凝土抗冻性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8,(2)
结合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研究,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回归得到了高性能混凝土28 d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胶凝材料比例、水泥强度、胶水比的多元线性关系,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设计提供了参数计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合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研究,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回归得到了高性能混凝土28 d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胶凝材料比例、水泥强度、胶水比的多元线性关系,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设计提供了参数计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了高性能轻混凝土在国内的发展,并就它的比强度、抗震性能、工作和易性及施工的适应性等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最后就如何配制高性能轻混凝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8.
乔中美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4,(29):108-109
高性能混凝土为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的要求,用常规材料和常规工艺制造的水泥混凝土,它对下列性能有重点的加以保证:耐久性、施工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10.
王猛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23(1):14-17
当前我国所建设的基础设施中,桥梁占据着较大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对于桥梁结构而言,钢筋混凝土是其主要的施工材料,但在桥梁建设时混凝土结构常有缺陷存在.混凝土结构若在运营期若受到有害介质的入侵,将会导致其设计使用寿命受到较大的影响.为尽可能降低该种影响,本文以牛田洋特大桥为研究背景,针对其所处的复杂环境... 相似文献
11.
硫酸镁溶液对应力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掺加20%粉煤灰的高强混凝土(HSC)、复合掺加40%粉煤灰、10%矿渣和5%硅灰的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HVMAC) 和综合运用引气剂、高效减水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杂纤维和膨胀剂技术的高耐久性混凝土(HDC), 采用快冻法测定了混凝土在水和5%MgSO4 (质量分数) 溶液中的抗冻性。在冻融过程中对试件采用三分点加载方式, 设定弯拉应力为破坏应力的35%。分析结果表明: 与水中冻融条件相比, MgSO4溶液分别使HSC和HDC在应力作用下的抗冻性提高了46倍和70%以上, 其抗冻融循环次数分别达到了425次以上和900次以上, 但却使HVMAC在应力作用下的抗冻性降低了67%, 抗冻融循环次数仅为75次。 相似文献
12.
13.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嵌缝料的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两弹簧一粘壶模型模拟了硅酮、聚氨酯、橡胶沥青、PVC改性沥青和聚氯乙烯胶泥嵌缝料的粘弹性性能, 给出了其粘弹性参数的回归公式, 提出了嵌缝料结构温度下降产生的拉伸应力和车辆驶过接缝引起的剪切应力计算方法, 建立了控制嵌缝料与混凝土槽壁剥落脱离的结构极限状态方程, 对所选用嵌缝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嵌缝料与混凝土槽壁的剥落脱离破坏主要由车辆驶过接缝产生的剪切应力引起的, 决定性因素是嵌缝料低温与高速剪切状态下嵌缝料的劲度, 而温度下降产生的拉伸应力的影响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14.
15.
CF-PF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然浮石作为轻骨料配制LC30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研究掺入碳聚丙烯混杂纤维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通过快冻法试验,测得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及抗压强度损失.定义了混杂系数,并结合试验结果,说明纤维的正负混杂效应与纤维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同时分析了纤维的混杂效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与聚丙烯纤维以不同掺量混杂,可以产生互补效应,对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为西北寒冷地区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沥青路面抗滑性能与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关联, 揭示不同体积指标对抗滑性能的影响程度, 采用真空法和塑封法对不同AC-16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密度试验, 对比了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有效沥青饱和度和粗集料框架间隙率等体积指标; 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磨光试验和摆值测试, 采用Asymptotic模型拟合其抗滑性能的衰变趋势, 得到了抗滑初值、稳定值与减幅等参数; 建立了体积指标与抗滑性能的函数关系, 并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不同体积指标与抗滑性能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排序。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体积指标对抗滑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 随着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的增加及有效沥青饱和度和粗集料框架间隙率的降低, 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增大; 灰色关联度排序为空隙率最大, 矿料间隙率其次, 再次为有效沥青饱和度, 粗集料框架间隙率最小, 可见空隙率是影响抗滑性能的最主要因素, 矿料间隙率对抗滑性能影响显著, 有效沥青饱和度和粗集料框架间隙率的影响程度不大; 在设计、施工中, 可通过合理控制混合料空隙率, 调节混合料密实状态和紧密状态等方式提高沥青路面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纤维沥青混凝土的粘弹性能, 制作5种20个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圆柱试件, 在MTS810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单轴静压蠕变试验, 试验温度为45℃。根据粘弹性力学理论, 采用“四单元五参数”模型(修正的Bugers模型)模拟纤维沥青混凝土的粘弹性能, 其参数值由试验数据的数值拟合获得, 提出了计入纤维掺量的“四单元五参数”粘弹性本构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了试验的加载过程, 分析了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凝土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纤维掺量下沥青混凝土的蠕变变形增量不同, 但变化规律与普通沥青混凝土是一致的; 粘弹性模型计算的纤维最佳平均用量为0.18%, 试验结果为0.20%, 两者基本接近, 因此, 本研究提出的粘弹性模型可作为理论研究和材料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施工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研究了成型方法、养护方式与环境条件等施工控制因素对聚合物水泥混凝土(PCC)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电镜分析了不同养护方式对PCC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为了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PCC需采用特定的投料搅拌方式,振动时间应略长于普通混凝土;PCC所需的前期标准养护天数应随聚合物掺量的增加而逐步减少,其机理是由于聚合物在不同掺量和养护方式下成膜完整性不同,提供的保水和增折效果相应改变所致;当施工温度高或风速大时,PCC的摊铺流动性降低,硬化后路面板易开裂。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双参数修正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精确预测沥青路面使用性能, 根据沥青路面性能曲线标准衰变方程中形状因子与寿命因子的敏感度不同, 视形状因子为主要动态参数, 采用改进参数自适应跟踪法进行预测, 视寿命因子为交通轴载的函数, 并对其进行修正, 依据修正后的双参数建立了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双参数修正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双参数修正预测值和实测值最接近, 误差最小, 因此, 该模型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施工关键因素与环氧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综合关系, 通过模拟施工关键因素的变化, 在室内进行多指标正交试验, 关键因素主要包括环氧沥青中A、B组分质量比(A组分为环氧树脂, B组分为石油沥青与固化剂组成的匀质合成物)、油石比、集料级配、混凝土成型时间、混凝土成型温度与压实功, 多指标主要包括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疲劳性、渗水性、抗滑性与水稳定性, 利用改进灰色局势决策计算正交试验中每种局势的路用性能与最优局势的灰色综合关联度, 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极差与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局势4的灰色综合关联度为0.943 7, 与局势3的灰色综合关联度相差0.081 1, 较大的差值说明不同的局势与最优局势的联系紧密程度相差较大, 根据各局势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得出18种制作试件方案的优劣排序; 成型时间的极差为2.857, 集料级配的极差为1.555, 两者相差1.302, 说明不同的关键因素对环氧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 根据各关键因素的极差得出6个关键因素对环氧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成型时间、油石比、A、B组分质量比、压实功、成型温度与集料级配; 比较每个关键因素的各水平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均值, 可以得出最佳的施工方案为A、B组分质量比取1∶2.9, 油石比取6.5%, 集料级配取2.36 mm筛孔通过率设计中值, 成型时间取55 min, 成型温度取120℃, 压实功取轮碾24次; 方差分析中各关键因素的F检验值均大于临界值19, 具有良好的显著性。可见, 采用改进灰色局势决策可以有效评估不同施工方案下环氧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 并可以结合极差分析确定施工过程中各关键因素对环氧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程度与最佳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