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昔格达地层开挖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基于影响边坡稳定性的7个主要因素即:岩土性质、坡高、坡度、结构面形状、岩土力学参数、植被覆盖、地下水影响程度的分析,确定其量化计算公式。进而建立模糊关系相似矩阵、模糊等价矩阵,并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以考察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类,建立样本空间,将需要判断稳定性的未考察的边坡的相关因素放入该样本空间,即可判断其稳定性。另外,根据模糊聚类分析得到的标准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昔格达地层的开挖边坡各种稳定性情况下的主要特点,由此总结此类边坡的稳定性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规模大、结构复杂、要素繁多,系统设计难度大.为降低系统设计复杂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RITS逻辑结构分解方法,通过建立模糊关联强度矩阵描述过程间的关联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聚类将RITS逻辑结构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使系统分解过程更为精细和严谨,为系统物理实现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系统聚类法中常用的是最小距离法、最大距离法、重心距离法和类平均距离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定义一种类与类之间的距离来进行聚类的,但在有些情况下其聚类结果不唯一.利用模糊关系矩阵,给出一种新的基于模糊聚类的方法,并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处理地质图型数据的数据挖掘工作中,得到可行性验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轨列车系统划分的问题,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城轨列车系统进行划分,明确系统各零部件间的定量关系,建立城轨列车系统功能、材料、结构、安全等4个相关矩阵模型并进行一致性验证;其次,分配不同原则的权重系数,得到模糊综合相关矩阵;然后,通过模糊聚类法中的编网聚类法和最大树聚类法直接进行聚类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合理的城轨列车系统划分结果。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有效可行,为城轨列车维修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于客运服务系统的复杂性,其质量管理多以经验管理为主,量化管理则有不足。从旅客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客运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确定客运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因素分为2个层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2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应用实例,对客运服务质量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给出了定量分析,为提高客运服务质量提供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实测京津塘高速公路感应线圈数据,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交通流状况的分类进行了研究,将交通状态分为畅通、拥挤、堵塞3类.同时对比了车速、车流量和占有率3种参数对交通状态判别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用模糊聚类进行交通流状况分类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车速对交通流分类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占有率和流量.  相似文献   

7.
充分挖掘现场故障统计数据,提出一种地铁列车牵引系统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牵引系统故障树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构建各层级评判矩阵并确定权重,然后计算牵引系统各模块基本事件的灰色聚类系数,完成对系统模块层的状态评估,最后利用各模块聚类系数构建牵引系统模糊综合评判矩阵,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牵引系统整体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牵引逆变模块和牵引控制单元板卡是该车型地铁列车牵引系统的薄弱环节,应作为检修与维护中的重点对象。该评估方法综合利用故障树—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其评估结果可为地铁列车牵引系统主动维护和检修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粗糙集和模糊聚类理论的文本分类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文本信息以待阅读和处理。文本分类成为众所关注但仍未很好解决的热门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和模糊聚类(RS&FC)理论的文本分类新模型,详细讨论和分析了该模型的总体设计思想、主要实现技术和有关的算法及实现方案。该模型在分类规则产生之前,以训练样本直接聚类的结果构造信息表,并对表中的连续属性离散化,再对信息表中的特征词属性进行二次聚类,压缩文本特征子集的向量维数,提取关键字特征属性,建立决策信息表,然后利用粗糙集理论,采用启发式约简算法,对信息表进行约简,产生优化的分类规则,指导文本分类。最后通过实验和性能评价,本文提出的分类方法的分类准确率高于传统的K-最近邻分类(K-NN)法,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能和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模糊理论,进行复杂工业过程的模糊建模与控制研究。主要在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可解释性模糊建模、基于分布补偿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模糊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设计、基于TS模糊状态空间模型的模糊预测控制、玻璃熔窑模糊控制系统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的高速列车车速识别方法。首先,分析列车以不同车速通过桥梁时桥梁结构的加速度响应的差异性,判定了列车上桥和下桥的时间;然后,由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不同车速下桥梁的加速度响应时间序列模型(AR模型),计算了AR模型系数;最后,通过对不同AR模型的系数进行模糊聚类分析来识别高速列车车速。针对某铁路桥的实测加速度样本数据,以已知车速条件下的车速聚类划分结果为依据,将未知车速的聚类划分结果与已知车速的聚类划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成功确定了高速列车未知车速区间。  相似文献   

11.
模糊聚类分析在铁路快运网络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快捷运输运力网络的特征、规划目标、规划原则和基本流程,提出运用模糊聚类分析规划快运运力网络的基本方法。运用F—聚类建立初始划分,利用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基于目标函数优化的特点和方法,求解出运力网络节点的分类。结合铁路发展实际,选择主要省级及以上经济中心点27个,其他主要区域经济中心点17个作为基本节点;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全部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运量和交通环境等6个指标作为聚类分析的特征指标,进行模糊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和铁路运输条件,规划出由10个关键节点、13个重要节点和15个一般节点构成的快捷货物运输运力网络。规划的节点既体现了快捷运输组织的现实,又反映了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铁路集装箱空箱调度模型及求解算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从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相关的变量,建立基于顾客偏好的模糊运输规划模型和带时间窗的运输规划模型。针对这些特殊的运输问题,应用遗传算法去求其最优解,并设计了相应的矩阵编码方法、适应度计算、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给出一仿真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上述两个模型的最优调度方案一致,证明运输正点率是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精细化客运组织需求,对车站进出站客流特性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结合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 fare collection,AFC)采集的进出站客流数据,从车站进出站客流总量及时序特性方面入手,提出一种基于K-means算法的双层规划聚类方法对全线所有车站进行聚类并划分车站类型。首先以车站进出站客运总量为特征指标进行上层聚类,得出不同客运规模的车站大类;然后考虑车站进出站客流的时变特征,根据不同时段内的客流变化特点构建特征向量进行下层聚类,识别车站客流的时序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算法得到的分类结果与实际高度吻合,不同类别车站在客运规模和时变特性上差异明显。双层K-means聚类分析算法通过把握客运规模和客流时变特征,对车站进行精细划分,为车站的客运组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客运市场竞争日益增加,铁路客运服务面临着严重的压力.从运输产品、运输过程、联合运输、服务形象4个方面分析影响铁路客运服务水平的因素.建立评价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结合交通调查数据进行实例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长大公路隧道安全运营潜势,根据隧道运营环境特点,提出分段评价思想,运用Delphi法建立了隧道各区段运营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乘积标度法分别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提出了适用于长大公路隧道的主、客观相结合,定量分析为主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且建立了基于评价结果的响应机制。最后,通过某特长隧道的实践验证,表明该综合评价方法能够真实地反映出隧道运营安全态势,而建立的响应机制也能合理地评判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6.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行车间隔优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的客流分布和运输组织方式的复杂性,从客流分布特性、列车交路形式和服务水平3方面,阐述了影响行车间隔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不同的行车间隔对实际客流需求以及系统运输能力的影响,给出变化趋势曲线,分析了行车间隔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7.
采用扣除系数法对快慢车模式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展开研究。先根据扣除系数理论设定基准列车,并以某线路若干个中间站为例设定列车越行的判定条件;然后确定模糊开行比例范围、铺画5种不同开行比例及越行次数的列车运行图,并分别列出扣除系数、损失通过能力及实际通过能力的计算表达式。最后以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为例,结合线路输送能力及客流需求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高峰时段线路通过能力最佳的开行比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对二线城市地铁客流的特点,对影响地铁客流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从线路规划、完善公交接驳、票价和票制方案、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二线城市地铁吸引客流的措施。从地铁商业、地铁广告等方面介绍地铁增值业务,以增加地铁运营收入。  相似文献   

19.
由于轨道交通铁路系统安全、快捷和可靠,因此香港现时的运输政策是鼓励采用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乘客对轨道交通服务的需求,跟轨道交通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在票价水平和车程时间方面的差距有密切关系。把票价定于大多数乘客可接受的水平,最能增加轨道交通服务的使用率。阐述了应用计算机化运输模型(铁路发展研究模型)研究香港地铁系统的票价弹性问题;使用铁路发展研究模型模拟乘客面对票价调整时的乘车模式选择取向,然后再分析模拟结果,以便研究乘客需求的转变和对地铁系统营运收入的影响。还研究了轨道交通票价水平对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特别是专营公共汽车和小公共汽车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以客货运输需求为驱动的综合运输管控模式,将管控过程贯穿到中老(中国—老挝)铁路调度、车务、客运、货运、国际联运的生产业务流程中,研究贯穿全流程的中老铁路客货运输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该架构采用微服务组件,遵循平台+应用、系统整合、轻量化应用的信息系统设计理念,通过将生产业务微服务化,实现对客货运输、作业管控、智能分析等业务的高效便捷管理。客货运输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在中老铁路工程中的应用,提高了铁路客货运输效率,提升了铁路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