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受金融海哺影响,全球汽车业正处于“寒冬期”,美国汽车业出现并购重整,而中国正好抓紧发展机遇,不但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并且完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积极促进汽车消费稳定增长。据全国采用车资讯联谊会调查,目前中国消费者的信心高达90%,中国汽车业将继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时代汽车》2008,(12):35-35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11月18日告诉美国国会众议员,无论底特律的三家美国最大的汽车厂多么需要帮助.布什政府是铁了心不会在“七千亿救市计划“中拿出二百五十亿救助汽车业的。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一次听证会上,对那些要求他从”七千亿救市计划”拿钱出来救助汽车业的议员们说,“绝对不能动用救市计划的钱,挽救汽车业,还有其他办法。”保尔森说.挽救汽车业的目的已经超越了当时通过的“七千亿美元救市计划”的目标范围。美国三大汽车生产商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和福特公司在美国雇用人员近二十五万人,据支持挽救者称,三大汽公司涉及到超过四百万个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3.
这里说的汽车业是广义的,不仅指汽车制造业,而且包括与汽车相关联的服务业。美国、欧洲的不少国家以及日本,他们既有发达的汽车制造业,又有十分发达的汽车服务业。这是汽车业发展的一种类型。也有象我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他们几乎没有汽车制造业,但他们的汽车拥有量同人口相比,比例很高,汽车运输业及汽车服务的行业相当发达。有信息说,菲律宾、泰国和印尼准备采取放弃发展自己汽车工业的立场。这是汽车业发展的又一类型。  相似文献   

4.
尽管那个追求“高大全”的年代已经远去,但还是有不少人在迷恋“高大全”。汽车业就有不少这样的人。 制定产业政策的人士说,“中国要建立两至三家有真正实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为了加快自主汽车业的发展,年初曾有13位知名人士上书中央,提出“集中力量建成1-2家200万辆产能以上的跨国民族汽车公司。”因为有通用、丰田这样的“巨无霸”做榜样,国内好几家汽车企业扬言要做中国的“通用”、“丰田”。  相似文献   

5.
司康 《城市车辆》2009,(1):21-24
美国信贷危机造成的金融海啸已从金融业“祸害”到实体经济,目前,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面临着破产的境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经济和中国汽车业无疑不能独善其身。进入2008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中国股市如同坐上“过山车”一般向下俯冲,楼市萎靡,汽车市场需求增长率大幅下降,各种宏观经济指标全面回落……年初业界专家一致认为是板上钉钉的汽车产销突破千万辆大关也成为泡影。  相似文献   

6.
观点     
《时代汽车》2005,(12):60-61
“汽车产能过剩说”可能有水分;国家发改委专家:汽车业发展暴露出过热等问题;汽车库存压力今年将小于往年;长安副总裁朱荣华:中国车企将成国际巨头附庸;柴油机是中国节能环保汽车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美国汽车工业诞生100周年。回首过去,尽管有失败,但成功仍是主要的。汽车使美国社会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汽车工业多年来都是美国第一大支柱产业。展望未来,前景却不甚乐观。自1991年春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以来,汽车业却未能因此而复苏。 可以武断地说,美国汽车业将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会比过去的贡献大。如今医疗保健业已超过汽车业而成为第一大产业,计算机和软件行业正欣欣向荣,建筑业亦直逼汽车业。汽车业现令所处的时代环境是:竞争加剧,利润下  相似文献   

8.
规模空前的2009年上海车展落幕以后,留给人们的不光是“香车美女”的回味,更有对未来汽车业变革的某种思考。本届车展,除了全球汽车业衰退下中国市场一枝独秀成为看点,围绕新能源汽车的展示与探讨更是一大亮点。围绕“科技、艺术、新境界”的本届车展主题,新能源车已成为中外各大汽车企业展示的重点之一。从混合动力到纯电动力,从锂离子电池到氢燃料电池,“绿色比拼”愈演愈烈。可以说,从来没有国内车展对新能源汽车展示如此充分,  相似文献   

9.
2004年4月开始,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汽车业增长几乎是“应声下跌”,汽车消费信贷开始收缩,正在不断增长的汽车信贷消费势头被强烈遏制。以钢材为主的大宗原材料、运输、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使汽车业成本显著上升;油价和保险费率的变动也都影响了当前中国汽车需求。因此一些企业总认为,  相似文献   

10.
《时代汽车》2009,(5):56-56
在国家于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四大”、“四小”的汽车业兼并重组方向的同时,一直酝酿在汽车业做大做强的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下称“新中航”)汽车产业的整合也于近期开始启动,即整合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等核心汽车资产的新中航在这场即将开演的汽车业兼并重组大戏中,成为第一个亮相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10年前、中国汽车业去美国订购设备;5年前,中国汽车业去美国采购零部件;今天,中国汽车业去美国展示自己的零部件产品并接受美方订单。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业已初步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零部件开发体系。开始走向世界。10月底在美国举行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展示会的成功以及拉斯维加斯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售后服务周上中国展团的表现,无不显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实力和潜  相似文献   

12.
国际巨头群雄毕至,抢滩中国市场之势汹汹;国内众多高手云集,使出浑身解数不让分毫。为期一周的第二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今天下午闭幕,中外汽车企业面对面直接“过招”,堪称我国“入世”前汽车业一次大检阅。国人在为香车美女兴奋不已的同时,不禁惊问:中国汽车业在“入世”后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13.
《轿车情报》2006,(2):23-23
由于北美国际车展(NAIAS)总是放在每年初举办,此时正好前一年各大汽车企业的市场销售经营状况信息也基本披露。车展前后几乎美国各大财经媒体都在连篇累牍地从各个角度评析美国汽车业的状况。与2005年NAIAS相比,本届NAIAS期间有关美国汽车业的“衰闻”频频,不免令人叹谓。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何时实行“汽车召回”制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美国实行汽车召回制度以来,其汽车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目前,其它国家如加拿大、日本、韩国及一些欧洲国家也仿效衽汽车召回制度。中国入世后也将与世界汽车业及有关法规接轨。为此,中国也应积极制订汽车召回制度,以促进汽车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编者的话     
美国汽车业正陷入困境。在倍受关注的通用汽车重组方案中,如何扭亏为盈、是否申请破产重组等问题,成为业内议论的焦点。“破产保护只是一种选择、中国业务将成为优质资产……”,本期“东方时评”《美国汽车业的破茧成蝶》将对通用汽车的重组方案进行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2001—2006年,我国汽车市场迅猛发展,汽车生产、汽车贸易、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汽车金融、汽车保险、汽车用品、汽车维修、汽车服务日益活跃,是中国汽车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汽车业向着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庞大的汽车后市场。汽车用品行业的产值,2005年达到420亿元人民币。而汽车维修、养护、装饰、美容等服务行业则蕴藏着上千亿元的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汽车产业输入革了谁的“命”?汽车工业是美国经济的脊梁和美国工业的带头羊,有“汽车开动,美国便前进”之说。现在,美国的汽车业更加繁荣,但不再是由于底特律的美国汽车公司的力量。是外国汽车制造商使美国的汽车制造业走向复苏,并把美国变成了全球汽车制造业中心。一个来自欧洲和亚洲的激烈竞争浪潮,正在促使美国汽车业从制造到设计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目前,外国公司直接在美国生产小汽车、卡车和运动车。  相似文献   

18.
1998年索纳塔的诞生不仅是现代汽车公司的骄傲。也是韩国汽车业的骄傲.这款车使现代汽车的发展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使韩国汽车在世界汽车业的地位得到了提升。2002年10月.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以“现代速度”.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从签约到整车下线一气呵成,创造了“现代奇迹”。索纳堵摇身一变进入了“国产车”的行列。北京现代索纳塔不到两年的时间在中国汽车市场创造了非常耀眼的业绩,不仅仅因为有政府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因为索纳塔轿车良好的品质和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1956年第一辆解放卡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线,两年后,第一辆红旗轿车驶入中南海;5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着共和国从“一五”到“十五”的发展步伐,中国的汽车业也从边际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并使中国汽车业逐渐脱离计划经济模式,走向市场导向体制。在这个舞台上, 一辆辆各式新车无疑牵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但汽车行业的领军精英、有识之士们却是真正的主角,他们长期全身心地浸润在这个行业中,对中国汽车的发展有着切身的感悟和深刻的思考,而每年的“两会”,作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他们,更是发声最集中的时段。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的第一年,也是汽车业新的五年战略的制定年,在欣喜地看到中国车市消费“井喷”的同时,本土品牌依旧在困境中挣扎,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和不科学的汽车税收政策等现实存在的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矛盾,更让中国汽车人为之苦思良策。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是如何为中国汽车业的大发展把脉诊疗的,是如何献计献策的,势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当库存的压力开始逼近汽车厂商和经销商所能承受的极限,当数不胜数的“新车”越来越难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求,当“有车族”不停地感慨着“拥堵”和“停车难”,中国汽车业的全方位调整已经在所难免——2005中国汽车业步入调整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