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PCR扩增技术对来源于AEM0812菌株的核苷磷酸化酶基因进行扩增。利用克隆载体pD18-T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MD18-T-deoD,再将其导入Escherichia coli DH5α菌体内,克隆目的基因。利用表达载体pET-28a与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8a-deoD,导入E.coli BL21(DE3)菌体内,获得工程菌E.coli(deoD)。利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采用SDS-PAGE方法检测到在大约27 KD处出现了明显的蛋白条带,其分子量与已知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ase)的分子量(25.82 KD)一致,这表明在E.coli(deoD)中成功表达出deoD基因,同时表明成功构建了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ase)工程菌。  相似文献   

2.
采用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提取人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报道的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人β-干扰素核基质结合区(matix at tachment region,MAR),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连接T-载体,测序,分析其序列特征。结果显示PCR扩增出800bp条带,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片段序列和报道的序列同源性为97%,克隆的DNA片段具备典型的MAR特征。结果显示我们成功从人基因组克隆了人β-干扰素MAR序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B72/hTEliT融合基因转染胃癌细胞激发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将构建的真核荧光表达载体pEGFP—C3-B72-hTERT,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人胃癌细胞株GC823。把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负载肿瘤抗原后,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3d,获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PL)。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TL对转染和未转染pEGFP—C3-B72-hTERT质粒的人胃癌细胞GC823的杀伤活性。结果:C11L对转染pEGFP—C3-B72-hTERT的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大于未转染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结论:人B72/hTERT融合基因转染肿瘤细胞后,可诱导出明显的抗GC823细胞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4.
通过小铁研抗裂性试验、焊接热模拟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和金相显微组织分析,研究了t_(8/5)对BWELD700QL4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接头过热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WELD700QL4低合金高强钢抗裂性较差,焊接时需要适当预热;当t_(8/5)为7.2~13.0 s时,其过热区的组织均为板条马氏体,t_(8/5)对硬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为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三星奖与美国LEED金奖评定要求,本文结合大竹林车辆段综合楼自身特点,从土地资源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以及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阐述符合工程特点的系列举措。研究结论:大竹林综合楼采取的措施符合国家建筑三星奖要求,达到美国LEED金奖评定水平:(1)双层玻璃幕墙、地源热泵系统、地道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光伏光导系统等节能措施的采用充分体现了新兴实用技术在绿色建筑的适用性;(2)列车再生制动系统的应用体现了轨道交通建筑的特点;(3)雨水回收系统满足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定标准;(4)本工程实例可以为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内类似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地铁盾构施工是一个复杂过程,地质条件对盾构参数有重要影响。为研究地质条件对盾构参数的影响,本文以某市地铁过江隧道为例,对砂性、岩性两种地质条件下的贯入度等4种参数构建复杂网络,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各种盾构参数的演化规律。研究结论:(1)验证了将地铁盾构参数时间序列转化为复杂网络进行研究的可行性;(2)在不同地质条件交汇处,各参数网络的节点度明显增大,说明盾构系统在此处有较大波动;(3)砂性地质条件下的网络相较于岩质地质条件下更不稳定,且气仓压力对外界变化更为敏感,可用于监测盾构系统的稳定性;(4)本研究可为地层识别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采用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对铁路内四种环境三百余样品进行 BaP 定性定量,并就四种环境样品分别进行全程序回收及平行测定精密度试验,实验结果证实本法简便、灵敏、易分离、少污染,适于不同环境批量样品 BaP 分析测定。人类环境中的多环芳烃(PAH)多达数十种,其中苯并〔a〕芘(BaP)是有代表性的强致癌物,BaP 对人体的严重危害,引起世界各国卫生及环境组织的高度重视,已将其列为环境污染致癌物检测工作中常规检测项目之一。检测 BaP 的方法,国内目前多选用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我们曾经用该法就路内四种不同环境样品先后检测BaP,实践证实该法具有操作简便、污染范围小,灵敏度高、成本低、易于普及等优点,现将实验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当前铁路行业推广BIM建模与应用方兴未艾,智能铁路概念又强势来袭,铁路行业亟需数字工程的空间观与工程控制论的组织原则来提供技术理论支撑,客观地辨识智能铁路、数字工程与铁路BIM的关系,科学合理地为有关技术决策者提供智能铁路顶层技术路线的技术支撑。研究结论:(1)构建数字铁路工程是开展智能化铁路工程的前提与载体;(2)从空间本体论与工程控制论角度出发,指出了铁路BIM构建数字铁路工程难以逾越的三大问题,即空间统一、高效构模及体系化系统性组织问题;(3)铁路行业内给予BIM的地位远远大于其在数字工程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建筑行业BIM"拿来主义"模糊了铁路数字工程前行的视线;(4)三维数字铁路产品回归空间本体与系统工程组织,沿袭"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数字工程"一脉相承的技术理念,以3D GIS的技术手段与空间观出发,通过对铁路工程构件的自动建模研发,以空间数据库的组织形式提供了真正的全生命周期普适性应用价值,可为开展智能铁路应用创造实体条件与应用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社会联结对护理专业学生(简称护生)专业承诺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某高校大一至大四本科护生中进行调查,其中男生46人(9.5%),女生440人(90.5%),回收有效问卷486份。结果: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得分为2.87±0.39,较之前其他学者调查结果有所提升。社会联结总分及其因子社会参与、人际沟通、人际和谐与专业承诺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人际和谐可以正向预测专业承诺(校正的R~2=0.174,F=11.215,P0.001)。结论:社会联结是护生职业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护理教育需要关注社会联结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铁路信号设备故障文本的不断积累,亟待构建集故障信息、专业知识、技术规则及其内在关联于一体的铁路信号设备故障知识图谱,为铁路运营及设备维修提供全面高效的辅助策略。故障信息实体识别是构建铁路信号设备故障知识图谱的核心。以高速道岔故障文本为基础,并针对此文本挖掘过程中使用传统方法导致知识获取不够全面以及文本语义稀疏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高速道岔故障信息实体识别任务的BMBC多层级模型。首先,通过分析高速道岔故障文本的结构特征,从中提取出故障现象、故障定位和故障致因等7类实体;其次,利用BERT预训练模型的迁移特性构建双向词表征并嵌入位置信息,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MHA)使关键特征信息得到重点关注,随后依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进行特征信息融合,从而充分获取全局语义信息以及更好表达序列间的长距离依赖关系;最后,依托条件随机场(CRF)赋予标签约束条件,从而获得最佳识别结果。以各铁路局近5年的高速铁路道岔故障文本为基础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BMBC模型能够精确识别各类故障信息实体,有效缓解实体边界不清晰问题,模型识别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可达91.43%,93.15%和9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专利药物健骨Ⅳ号对骨组织修复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液氮冷冻成功建造30个大鼠股骨头坏死模型,将它们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手术组、模型组、加药组。定期对各组大鼠进行X线片观察;手术4周后分别提取总RNA,进行成骨转化因子Cbfa1、OSX两对基因的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结果:加药组在X线片和Cbfa1、OSX两对成骨调控因子m RNA表达等改变均较正常手术组和模型组明显。结论:从骨质生成的角度明确健骨Ⅳ号对成骨转化因子的调控作用,为健骨Ⅳ号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基于楔形体极限平衡原理,在围岩压力计算步骤中引入自定义的水平压力占比系数η、广义水平侧压力系数λ,从而建立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的统一表达模型及计算方法。该统一表达模型旨在以规则化的数学表达形式,取代《铁(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分别关于超浅埋、浅埋(非偏压)、浅埋偏压3种不同工况下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可实现浅埋隧道围岩压力公式在计算形式的统一性,物理本质的同一性,计算步骤的一致性,克服行业规范中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在浅埋条件不同时表达各异、物理内涵晦涩、操作繁琐的理论缺陷。研究结论:(1)统一表达模型实现了超浅埋、浅埋(非偏压)、浅埋偏压时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在理论上的大一统,数学形式简约;(2)可推广至多层土、地表非水平含超载、楔形体非规则、小净距及连拱形式时的隧道围岩压力计算;(3)统一表达模型计算结果与规范公式计算结果一致;(4)统一表达模型及计算方法对行业规范的修订和补充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泥石流灾害系统是一种自组织临界性系统,这种系统的演化总是处在混沌的边缘,系统的演化过程是可以预测的。将改进的重标极差分析方法(RSH)引入泥石流灾害前兆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分析中,并在计算赫斯特指数H时,定义1个涵盖序列历史和序列长时记忆信息的时间窗。应用该方法对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总径流量观测数据进行研究表明: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总径流量时间序列不仅具有持久相关性,而且在激增前赫斯特指数值要经历1个先降维,然后升维的过程。根据对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总径流量时间序列赫斯特指数值及其变化的分析,提出了预测预报泥石流灾害的3种定性判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对车间空气中稀土的定量分析尚未见报道,本文用比色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对车间空气和稀土作业者发中稀土总量和铈(以下均以氧化物计)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各点空气中铈的含量占稀土总量的百分比基本符合该厂生产的稀土盐中铈占稀土总量的比例。作业工人发中稀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空气中稀土浓度具有相关性。目前一般认为测定人发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可以反映环境污染的程度。人发作为生物样品具有易采集,无损伤,便于运送和保存等优点。现在国内仅有个别单位对车间空气中稀土粉尘浓度进行测量,而对空气中稀土的定量分析还未见报道,又鉴于有的国家已提出了车间空气中二氧化铈容许浓度的建议值。因此,我们进行稀土劳动卫生学调查时,选用比色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对车间空气和稀土作业者头发中的稀土总量和铈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了解车间空气中稀土浓度及寻找稀土职业接触、吸收程度和职业中毒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根据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网建设规划,为落实国家战略,强化宁波中心城的辐射能力,实现宁波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故在宁波-慈溪间建立城际轨道交通联系。因此本文从区域发展角度,分析宁波-慈溪轨道交通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研究轨道交通规划需要解决的运量预测、线路走向等关键问题。研究结论:(1)宁波-慈溪城际轨道交通既承担宁波与慈溪及周边地区间的城际联系功能,也发挥慈溪地区内部公交骨干体系功能;(2)客流预测后可知,近、远期单向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分别为0.72万人和1.45万人,远期全日客流为33.5万人;(3)通过研究线路走向、技术标准、系统制式、运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建议尽快开展客流预测专题研究,为宁波-慈溪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针对项目法人责任制下大型铁路建设项目绩效低下的现状,研究如何构建合理的工程供应链管理模型,实现项目公司与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有效协调,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和潜能来提高大型复杂建设项目的绩效,实现工程供应链战略目标。研究结论:本文构建了大型铁路建设工程供应链下实施和谐管理的模型,在此模型下,工程供应链的组织可以借助控制机制(谐则)与演化机制(和则)的耦合实现项目层的和谐主题——"六位一体"的绩效目标;同时,在战略层面上,供应链组织对项目满意度的反馈、调整机制及其需求的长期性与稳定性,能确保和谐主题与项目绩效之间相互作用、循环改进,不断地提高铁路建设项目绩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评估地铁列车司机室在高频电磁环境下的安全性,利用基于有限元法的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构建B型地铁列车无线通信天线电磁辐射条件下的司机室高频电磁环境模型(其中人体模型为坐姿,由人头、躯干和四肢组成,人头模型由头皮、颅骨和大脑3层组织构成),研究地铁司机的职业电磁暴露问题。结果表明:当天线的输入功率达到其最大值50 W时,人体模型的比吸收率最大值为0.523mW·kg-1,电场强度为11.96V·m-1,磁场强度为0.23A·m-1,皆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制定的职业电磁暴露限值;说明在此电磁环境下,司机室内的高频电磁辐射不会对地铁司机的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8.
依托重庆市两江桥的渝中连接隧道,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包括建筑物在内的3D隧道模型。分别计算小净距左右不同跨度隧道采用左洞先行的CD+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工况Ⅰ)、左洞先行的超短台阶+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工况Ⅱ)和右洞先行的CD+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工况Ⅲ)施工方法对上部建筑物的位移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工况下,隧道施工对上部建筑物最不利影响发生在左右隧道交接阶段,上部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影响规律大致相同;相比工况Ⅲ,工况Ⅰ下的水平偏移量减少21.1%,沉降量增加0.2%,在工况Ⅱ中相应值为-19.44%、0.29%;建筑物沿高度方向的位移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逐渐增大,但增长速度减缓,工况Ⅲ中沿建筑物高度方向沉降增加量百分比分别为5.73%,9.32%,10.46%;当围岩较好、支护支撑合理、地表存在不对称荷载时,先开挖远离建筑物一侧的隧道更合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断口宏观与微观形貌观察、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金相显微组织分析等方式对3根贝氏体钢轨母材轨头核伤的原因予以分析,发现伤损均为氢致裂纹引起的轨头内部横裂型核伤。断口中心区域存在粗大的非金属夹杂物是导致钢轨中的氢在此处富集并形成裂纹的主要原因。贝氏体钢轨氢致裂纹型核伤的主要特征有:伤损位于轨头内部踏面下方4~10 mm处,断口中部存在粗大夹杂物;断口附近的低倍样中观察不到微细裂纹。通过采取改进生产工艺、降低钢中的氢含量(将钢水氢含量控制在1.7×10^-6以下)、减少钢中的粗大夹杂物等措施,再上线的贝氏体钢轨未出现该类伤损。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以其运行速度高、运输能力大、安全性能好、舒适程度高、能源消耗低的优势,被誉为绿色工程,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青睐。但高速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高速铁路线带状结构对生态环境的深度阻断和切割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人为干扰方式。针对现行高铁生态环保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以优势度变化值、适时绿化率、水土流失量、动植物保护度为核心的高铁建设生态环保目标规划指标体系,并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对高铁建设生态环保指标进行目标规划。以某高铁项目为例,对该铁路的生态环保目标规划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并将ANFIS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1)在不具有大量训练样本的情况下,将神经网络的学习机制引入模糊系统,采用ANFIS方法对高铁建设生态环保进行目标规划,构建人类感觉和认知成分自适应系统,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2)与BP神经网络方法相比,ANFIS方法预测精度较高,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3)构建的高铁建设生态环保目标规划指标体系,采用ANFIS法可合理地对生态环保指标进行规划,研究成果为可持续发展型绿色高铁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