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矿渣粉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际应用,明确了矿渣作为掺合料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技术指标,对掺配比例和质量要求作了说明,对矿渣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和初期养护提出了要求,尤其是结合工程中实际使用效果,对矿渣粉与粉煤灰符合掺配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路面应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承担交通部九五联合攻关课题--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高等级公路路面应用研究的过程和初步成果,提出粉煤灰在路面混凝土中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减少水泥、增加强度、延长寿命、提高使用品质并降低污染等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对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HFCC)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分析了不同龄期、不同粉煤灰掺量混凝土的强度与粉煤灰含量的关系,并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进行对比,提出了路用HFCC中粉煤灰的合理比例.  相似文献   

4.
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路用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试验,对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HFCC)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分析了不同龄期、不同粉煤灰掺量混凝土的强度与粉煤含量的关系。并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进行了对比,提出了路用HFCC中粉煤灰的合理比例。  相似文献   

5.
许斌  赵伟智 《公路》1991,(4):21-24
本文主要通过对S_3型早强减水剂(以下简称S_3减水剂)与粉煤灰“双掺”技术的研究及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试用的结果,指出采用S_3减水剂与粉煤灰(即称“双掺”技术),只要使用正确的应用技术,混凝土的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性能无明显差异.认为“双掺”技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应用是可行的,也是利用粉煤灰节省水泥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季冻区掺粉煤灰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北季冻区夏季多雨、冬季寒冷、春秋两季冻融频繁的实际特点,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进行研究.首先对各种原材料开展室内试验,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显示:掺入粉煤灰后,水泥混凝土和易性和抗弯拉强度均明显改善.然后分别对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耐磨耗性、抗渗性、干缩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掺减水剂和粉煤灰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抗冻性能,并且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水泥用量和减水剂用量,而砂率的显著性水平为不显著;当粉煤灰掺量为10%时,混凝土28 d的耐磨性能最好,而粉煤灰掺量大于30%时,其耐磨性能显著下降;同时,掺粉煤灰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抗渗性显著增强,干缩值大大降低.最后,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和社会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7.
国内开展高掺量粉煤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地方较多,线路较长的公路上,尚无修筑路面质量较好的。本文介绍近3年来开展高掺量粉煤灰水泥混凝土路面课题研究的情况。通过近1km实地试验说明粉煤灰替代40%水泥,加入减水剂、激发剂的混凝土具有后期强度很高,工作性与耐磨性等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根据粉煤灰混凝土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环保效益特点,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双掺技术,通过大量、系统的试验,开发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尚传  傅智  罗翥  杜天玲  王大鹏 《公路》2006,(10):67-70
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弹性模量、折压比和耐磨性的影响。粉煤灰水泥混凝土28 d强度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降低,而56 d的弯拉强度有大幅度提高;粉煤灰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普遍提高,折压比增加;粉煤灰水泥混凝土耐磨性在粉煤灰掺量为10%时有所改善,而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耐磨性降低;从水泥混凝土28 d耐磨性角度考虑,用于路面的粉煤灰水泥混凝土最大粉煤灰掺量为20%,超过此值,则水泥混凝土耐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葫芦串"预应力加载方法,研究水泥等级、粉煤灰掺量、胶凝材料总量和功能组分对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性能混凝土徐变在加载100 d后趋于稳定;PⅡ 52.5水泥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徐变系数明显低于PO 42.5水泥配制的;8%掺量粉煤灰极大地降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系数,继续增加粉煤灰掺量,反而增大了徐变系数;440~480 kg/m3范围内的胶凝材料总量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系数影响不大;减缩剂显著地降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系数,单掺纤维以及双掺纤维和减缩剂均增加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系数.提出配制低徐变值混凝土的技术要点:优选52.5级水泥,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10%,不使用纤维,建议使用减缩剂.根据研究结果配制的混凝土在沪杭客专特大桥主梁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