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国外内燃机》2009,(4):19-19
Kistler公司研发出一种新的车载发动机燃烧分析系统,被命名为“KiBox To Go”。用这套系统获得的重要燃烧分析参数具有很高的精度,能与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实时状态相一致。通过“CankSmart”技术,车辆传感器的曲轴转角信号也可以用于准确地测量示功图,这样可以省去传统的光学曲轴转角传感器,从而大大节省了安装和维护费用。该系统简洁明了的工作界面、传感器  相似文献   

2.
由于环保以及经济原因,大缸径燃气发动机,尤其是中速机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除了发电用途外,这种发动机也在海运和铁路运输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除了必须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外,发动机可达到的燃料经济性水平也是客户考虑的关键因素。文章分析了大缸径燃气发动机特定的应用要求。由于其独特的应用要求,发动机燃烧系统的设计更具挑战性。与客车和商用车发动机不同,大缸径燃气发动机需要一种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文章重点描述了FEV公司预燃室燃烧系统的开发。为开发该燃烧系统,在单缸发动机上将既有的CMD方法与试验进行了有机结合。依据CMD所进行的预燃室设计,开发进程因测试变量数量的减少而明显缩短。经系统优化后,较好的燃烧稳定性可将BMEP值控制在30 bar范围内。通过参数的调整,仿真和试验结果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相关性,而且还明确了预燃室结构改变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柴油机研发中应用的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技术不仅对于基本燃烧过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由于各种参数优化的复杂性,以及有限的研发时间和成本,它对整个研发过程而言都是极为关键的技术。零维和(或)一维发动机系统模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以应对不断增加的各种装置及其运行参数的要求,诸如整个发动机系统、涡轮增压器、废气再循环管路及电控喷油系统的设计,以及这些装置运行参数的设定。介绍了2种发动机系统模拟器的实例:(1)一种用于评价发动机进气空气流的模型预测控制逻辑;(2)一种高效率且精确的缸内燃烧模型,被用于分析瞬态燃烧模式的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天然气发动机的总体设计原则;对WD615增压柴油机进气系统及燃烧系统进行了改进;确定了采用缸外预混合稀薄混合气燃烧模式以及前馈控制与闭环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设计了电控多点顺序喷射燃料供给系统。  相似文献   

5.
《国外内燃机》2014,(1):28-28
日本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院的内藤健教授针对汽车、飞机及发电设施等采用的发动机压缩、燃烧原理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可将影响性能的热效率提高到现在的2倍水平。应用新原理的发动机压缩和燃烧过程不在整个燃烧室范围内进行,而是集中在燃烧室中央的某一点,这样,除了能提高混合气的压缩比外,而且由于燃烧后的高温气体不接触燃烧室周围壁面,热能难以泄漏到外部,因而可以取消冷却装置。并且,可以有效利用原本会逸人冷却液等处的热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发动机的燃油耗,实现高效燃烧,使用高速彩色摄影机等光学摄影装置,使观察发动机缸内的燃烧火焰成为可能。介绍了气缸内爆震的观察方法、气体燃料发动机机内着火及火焰传播过程的详细观察技术,以及运用小孔观测器观察柴油机柴油喷束产生的着火燃烧图像。运用上述观察技术将有助于掌握燃油雾化及喷雾燃烧机理,探索抑制爆震、降低氮氧化物和颗粒排放,以及实现高效燃烧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评价了各种供油条件下单缸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燃用天然气时的性能和燃烧特性。在同一台发动机上,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进气行程缸内燃油的分布,并分析了燃气状态。通过调整喷嘴在进气道的位置,控制混合气形成及其对发动机性能、尤其是热效率和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柴油的自着火作为多点点火源,以改善汽油机的敲缸现象。试验与数值分析的结果均表明,通过控制燃烧开始时间及燃油空间分布,可以控制燃烧持续期。点火前的燃油广泛分布可以在抑制敲缸的前提下实现快速燃烧,从而改善热效率。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二维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液体燃料费用的上升,排放标准更加严格,需要采用更经济、更有效的燃烧方法。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由于具于较好的排放特性,爱到研究人员的关门。为了改善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本文采用离散型液滴模型模拟喷雾,采用k-ε双方程模型模拟湍流运动,用多步快速反应模型模拟燃烧化学反应。建立了双燃料发动机二维燃烧模型,并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地得到的偏微分方程组进行离散求解。对一台单缸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了模拟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本文的数值计算正确地反映了缸内燃烧过程的实际规律,能够反映引燃油量、发动机转速与负荷等运行参数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因而该模型对于进一步优化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揭示影响其燃烧的主要因素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二甲醚均质充量压燃(HCCI)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特性。测试了废气再循环(EGR)条件下不同喷射量及喷射定时的燃油喷射策略。缸内直喷和EGR导致缸内温度及混合均匀性的改变,也改变了HCCI燃烧相位。随着空燃当量比的提高,总平均指示压力(IMEPgross)升高,碳氢(HC)和一氧化碳(CO)排放降低。由于二甲醚具有更高的十六烷值和更好的自燃性,大部分燃烧在上止点前完成。缸内直啧二甲醚的潜热作用导致滞燃期延长,所以缸内直喷的IMERgross比气道喷射的高。但是,2种喷射的HC和CO排放很接近。直喷时,IMEPgross持续升高,直到喷射定时达到260°CA之后下降。气道喷射时,喷射时刻对IMEPgross的影响较小,因为随着直喷定时的推迟,IMEPgross随缸内气体均匀性而改变。局部较浓的燃烧会产生较高的燃烧温度,导致在较晚喷射时生成氮氢化物(NOx)。研究表明,HCCI燃烧最佳的喷射定时约在260°CA。喷射定时延迟到260°CA之后会使NOx增多。EGR可以提高IMEPgross因为燃烧推迟使燃烧相位从上止点前改变到上止点后,同时,更低的燃烧温度使HC和CO排放增加。缸内直喷和更高的空燃当量比使燃烧效率提高,从而导致更高的燃烧温度。随着EGR率的增大和喷射定时的推迟,燃烧推迟,从而提高了热效率。此外.较大的空燃当量比会导致过早自燃,降低热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1台均质充量压燃式发动机上测定了着火定时的特性、失火条件、燃烧噪声和排放。在发动机试验中,利用详细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发动机循环模拟,揭示出着火定时的特性,并观察到了低氮氧化物(NOx)燃烧。通过利用动力学模型的定容燃烧模拟,推算出燃烧期内燃烧噪声与压力升高率的关系。基于废气再循环、进气温度、压缩比和燃料组分对着火定时、燃烧噪声和NOx排放的影响,探讨了均质充量压燃式发动机的燃烧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描述了大型高速(额定转速为1200~1800 r/min)、中速(额定转速达1000 r/min)燃气发动机的发展现状及中、短期的发展战略。最近几十年来,用于发电和气体压缩机等固定用途的天然气发动机的数量显著增长。对CO2减排的持续关注以及未来更加严格的NOx排放标准使得燃气发动机在船舶和机车领域同样具有吸引力。为促进燃气发动机的长期发展,需要对功率密度和热效率进一步改进。目前,燃气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BMEP)已达到具有竞争力的水平,其热效率水平甚至比柴油机更高。燃气发动机能够取得上述改进效果得益于稀薄燃烧原理、米勒气门正时、燃烧系统的逐步开发(如燃烧室几何形状的优化)、压缩比提高等。燃气发动机的性能发展一直面临解决爆震燃烧的难题。为进一步提高平均有效压力和/或热效率,抗爆震性能仍有待改善。米勒循环以及增压空气冷却能够通过降低燃烧温度来抑制爆震的发生。然而这样则需要进气管内有更高的压力。由于单级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压比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应用两级增压以获得较目前更强的米勒定时。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发动机耐受峰值燃烧压力的能力。目前,市场上许多燃气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已由10~12 bar提高到20~22 bar,因此它们或许已经接近其峰值燃烧压力的极限。要进一步提高平均有效压力,需要进行大量的设计改进,甚至开发全新的发动机。文章基于AVL公司专有的单缸发动机及仿真方法等燃气发动机的开发经验,阐述了燃气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局限性、发展潜力以及对未来燃气发动机的要求。使燃气发动机能够进一步发展的最关键技术是,采用更强的米勒定时并结合两级涡轮增压,同时将峰值燃烧压力提高到250 bar以上。  相似文献   

13.
要降低汽油机的碳氢化合物(Hc)排放,了解有关冷起动期间燃油喷射、蒸发及燃烧的过程非常重要。为了了解更多关于冷态发动机起动过程的情况,在1台4.2L8缸直接喷射汽油机上进行了研究。改变喷油定时、点火定时和喷油量等参数,以了解它们对燃烧过程和转速上升的影响。特别是在发动机加速运行期间,对每个后续的燃烧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因此,在发动机各缸中安装了高压示功装置。发动机的瞬态压力和瞬时曲轴转速借助于l套显示系统进行记录。此外,还采用快速响应的氢火焰离子化分析仪来测量发动机初始几次循环期间的瞬态HC排放。各缸的压力用最高压力和平均指示压力评定。并且,转速信号用每次点火的增加量进行分析。为了获得关于燃烧品质的额外信息,对未燃HC的排放进行了分析。基于这些测量结果,得出了发动机起动期间每次后续点火的最优参数设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涡喷—5型飞机燃烧系统的自循环增压器试验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一种装备涡喷-5型飞机燃烧系统的自循环增压器试验台的工作原理及其系统结构的主要特点。在燃烧系统与检测系统方面做了重大改进,克服了常规方法的诸多缺陷和不足。经过对比试验,验证了试验台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在研制过程中,应用了计算流体动力学和单缸试验机研究燃烧过程,仔细斟酌发动机基本参数的选择,诸如缸径、行程和燃烧室形状。最后,选择了长行程和新设计的燃烧室,使滚流运动几乎一直保持到上止点,同时缩短了火焰传播距离。通过改进燃烧室设计,以及采取双主动气门控制系统、滚流气门和废气再循环冷却器等一系列措施,新机型能够适应全球各国的环保法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卡特彼勒C-9发动机设计机理的研究和分析,查找了四冲程发动机由燃油系统、电控系统、进排气系统及机械故障导致的不能启动的原因和解决故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改善发动机热效率的燃烧技术,并概述了汽车、船舶、发电等用途发动机的燃烧技术。汽油机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高压缩比,以及包括直喷、预混合压缩着火在内的稀燃技术和优化进、排气门正时及升程的技术。而柴油机的关键技术是增加喷油速率、多次喷射等喷油系统控制及高增压技术。进一步缩小发动机排量、增加燃烧控制系统柔性、回收废气热能将是未来改善系统效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1996年世界上若干主要的发动机生产厂家的产品和技术进展。介绍的发动机产品包括柴油机、双燃料和气体燃料发动机,其中柴油机有的可燃用重油,发动机应用领域包括船舶推进、船用辅机、机车牵引以及陆用发电等。在发动机技术方面,介绍了发动机的控制管理系统、燃烧系统以及排放系统的改进和可靠性、耐久性方面的改进情况等。  相似文献   

19.
Akihama  K【日】  Kosaka  H  Hotta  Y  Nishikawa  K  Inagaki  K  Fuyuto  T  Iwashita  Y  Farrell  JT  Weissman  W  孙大伟 《国外内燃机》2010,(2):26-34
对一种使用低辛烷值汽油(或称为“石脑油”)运行的燃烧系统在高负荷时的效率和排放潜力进行了计算和试验研究。石脑油发动机在低负荷时采用火花点燃,中负荷时采用均质压燃,高负荷时采用压燃方式运行,重点讨论高负荷时的压燃运行。试验在1台压缩比为16、采用共轨喷射系统的单缸柴油机上进行。考查了3种燃料:轻质石脑油(研究法辛烷值(RON)≤59,十六烷值(CN)≤34),重质石脑油(RON≤66,CN≤31)、添加十六烷改进剂的重质石脑油(CN≤40)。在上止点单次喷射燃料(类似柴油机燃烧),随负荷的增长会产生很大的燃烧噪声。与计算流体动力学预测的一致,噪声限制了最大功率。单次预喷后,受噪声限制的最大功率略为增加。在与传统轻型柴油机功率水平差不多的峰值负荷下运行,要求采用一种“分段燃烧”方法,即采用间隔很大的预喷和主喷。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在低速、中高负荷下具有很好的性能和效率。由于加入十六烷改进剂后石脑油的着火性仍不佳,发动机分段燃烧高速运行时的转速被限制在2700r/min以下的范围内。中低负荷下的大量预混燃烧使氮氧化物和颗粒排放降低,分段燃烧在高负荷下出现了很高的排放(类似柴油机)。因此,为了高效率运行,虽然这种方法能达到不错的峰值负荷水平,但是,转速和排放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柴油预喷着火的增压燃气发动机中生物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认为,通过调整柴.油预喷的喷射量,即便使用生物燃料产生的热解气体,也能实现稳定的燃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